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液分析仪采用抗凝剂EDTA-K2抗凝进行血液细胞分析时,有时会发生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偏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 thrombocytopenia, EDTA-PTCP)。EDTA-PTCP如未被及时发现,会给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误诊、误治,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对EDTA-PTCP相关因素的探析及其实验室对策的研究备受关注,尤其是EDTA-PTCP实验室解决方案的建立更有必要。文章探析了血液细胞分析仪因EDTA导致的EDTA-PTCP发生的相关因素,论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其实验室质量控制。

  • 标签: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探讨与分析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寻求剖宫产中有效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选择血小板计数(Plt)<70×109的32例产妇,分蛛网膜下腔麻醉组20例(Plt>50×109~70×109/L和全麻组12例(Plt<50×109/L)。结果所有产妇均未出现并发;蛛网膜下腔麻醉产妇和全麻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1min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蛛网膜下腔麻醉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术前对此类产妇进行充分评估、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均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蛛网膜下腔麻醉 全身麻醉 血小板减少症 剖宫产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小板减少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女性多于男性,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并不罕见。如血小板极度减少可以引起严重的出血危及母婴生命,本病一经诊断需严密监护治疗。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严重出血及婴儿死亡明显地减少。现将我院1994年至2003年收治的20例患者临产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对于生育年龄女性来讲,正常的月经、妊娠生理状态就会带来很多困扰,临床常见月经过多、月经紊乱。美国疾控中心报道,10.7%月经过多的女性有遗传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而英国和瑞典报道的数据要高于此,分别为17%和34%。13%严重月经过多的女性为血管血友病患者。月经过多发生率在普通人群中为5%,在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为50%,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为17%~20%。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血小板减少还可导致患者发生卵巢内自发性出血,从而导致卵巢扭转及腹腔内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若血小板减少,患者一旦患有妇科疾病,如妇科良、恶性肿瘤及各种急腹症需要手术时,手术期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本文即对血小板减少患者妇科相关疾病处理进行探讨。

  • 标签: 妇科 血小板减少 手术治疗 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进行诊断鉴别,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我院的93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共有74例患者因为血液系统疾病而引起单纯血小板减少,占79.6%,有66例良性疾病,占70.9%,8例恶性疾病,占8.6%,19例非血液系统疾病,占20.4%;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就诊时血小板计数分布、男女比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提供免疫指标、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可以确诊。结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比较多,需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鉴别,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随访。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病因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临床检验中出现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与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在(14-142)142×109/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

  • 标签: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对产妇分娩方式、麻醉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就分娩方式、麻醉方式等情况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经阴道分娩26例,剖宫产57例,剖宫产患者中血小板<50×109/L者35例,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有出血倾向及血小板<20×109/L者13例行泼尼松治疗,剖宫产术患者血小板>70×109/L者采用硬膜外麻醉,<50×109/L者选用全身麻醉。结论大多数轻度血小板减少孕妇处理得当可经阴道试产,预后良好,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孕妇及时、规范处理,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相对安全。

  • 标签: 妊娠期 血小板减少症 分娩方式 麻醉方式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5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血小板减少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感染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缺氧、免疫及遗传等也占一定比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肺出血等。65例患儿中58例治愈,治愈率为89.2%。3例死亡(肺出血合并DIC),4例经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激素及输血小板等治疗血小板计数反复下降难以上升超过50×109L-1,其中1例因严重颅内出血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母孕期有高危因素者、宫内发育迟缓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要动态监测血常规,警惕血小板减少甚至DIC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症 感染
  • 简介:对于与止血、凝血机能密切相关的血小板减少,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临床主要依赖输注浓缩血小板进行治疗.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类新药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即将上市.该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hTPO,将解决长期困惑临床的一大难题-血小板减少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上市 人血小板生成素 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知识产权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成分输血等治疗方法。结果28例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为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13例,HELLP综合征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脾功能亢进1例及不明病因5例。早产3例,阴道分娩6例、剖宫产19例。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处理的重点是治疗病因,加强监护,适时提升血小板数,防止分娩期出血。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血小板减少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的临床特征、与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疾病复发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9年间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PAPS患者,比较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和血小板正常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未来症状再发风险,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27例PAPS患者,其中36例(28.3%)合并血小板减少,中位年龄38.0(28.5,51.5)岁,女性占63.9%(13/23),平均血小板计数为(58.9±27.0)×109/L。与血小板正常组(91例)相比,血小板减少组血栓及病理性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19.4%对3.3%)、网状青斑(16.7%对3.3%)、慢性肾脏病变(25%对8.8%)、抗磷脂(aPL)抗体三阳性(61.1%对37.4%)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补体C3、C4水平显著降低(C3 0.87 g/L对1.07 g/L,C4 0.12 g/L对0.18 g/L,P值均<0.05),中位改良APS总体评分(aGAPSS)显著升高(13分对9分,P=0.0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补体血(OR=5.032,95%CI 3.118~22.095)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PAPS患者血小板减少多为轻中度降低。低补体血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伴血小板减少的PAPS患者再发风险较高。

  • 标签: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低补体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以我院50例2017年2月13日至2018年5月1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0例单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实验室检查,观察其临床表现,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皮疹概率为52.00%,高于对照组,CRP、C4、C3水平分别为(7.39±0.97)mg/L、(179.02±4.73)mg/L、(930.24±7.57)mg/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差异不大,P>0.05;重度患者皮疹概率为100.00%,C3水平为(932.40±10.28)mg/L,高于轻中度,P<0.05,两组其他指标对比不强,P>0.05。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可见皮疹、免疫因子水平增高等表现,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血小板减少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的临床特征、与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疾病复发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9年间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PAPS患者,比较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和血小板正常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未来症状再发风险,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27例PAPS患者,其中36例(28.3%)合并血小板减少,中位年龄38.0(28.5,51.5)岁,女性占63.9%(13/23),平均血小板计数为(58.9±27.0)×109/L。与血小板正常组(91例)相比,血小板减少组血栓及病理性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19.4%对3.3%)、网状青斑(16.7%对3.3%)、慢性肾脏病变(25%对8.8%)、抗磷脂(aPL)抗体三阳性(61.1%对37.4%)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补体C3、C4水平显著降低(C3 0.87 g/L对1.07 g/L,C4 0.12 g/L对0.18 g/L,P值均<0.05),中位改良APS总体评分(aGAPSS)显著升高(13分对9分,P=0.0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补体血(OR=5.032,95%CI 3.118~22.095)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PAPS患者血小板减少多为轻中度降低。低补体血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伴血小板减少的PAPS患者再发风险较高。

  • 标签: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低补体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仪器法在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减少的检验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343例血小板检验的患者血液作为本次检验的标本,采用仪器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并用手工计数法对血小板数量进行复检,并分析仪器法血小板数量减少的原因和对策。结果仪器法检验血小板值<100×109/L的有297例,比手工计数血小板值<100×109/L减少了46例,当仪器检验血小板出现报警符号时,要采用草酸铵法进行复检,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血涂片染色进行检验观察。结论血小板计数的精确对疾病的确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血小板减少样本的检验时,需要将仪器法和手工计数结合起来计算。

  • 标签: 仪器法 血小板计数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