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免疫血小板减少(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过程。抗血小板黏膜糖蛋白抗体IgG产生,使网状内皮系统(主要是脾脏)对血小板破坏增加[1]。血小板破坏速度超过骨髓再生能力时出现血小板减少。急性型ITP是自限性疾病,常见于有病毒感染的儿童。慢性型ITP好发于20~30岁女性,发病率为0.0001%~3%[2]。妊娠期ITP发生率为1‰~2‰,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期 血小板破坏 诊断 网状内皮系统 抗体IG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血小板减少脾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1例免疫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检查、术前准备)和经脾切除术治疗后的血小板变化。结果21例患者总有效率83%,显效率71%,复发率4.70%,无严重并发和死亡病例。结论脾切除术治疗免疫血小板减少患者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副作用少。

  • 标签: 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症 脾切除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血小板减少(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我院近5年来89例新诊断的ITP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骨髓细胞学资料,探索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诊断的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越多,治疗效果和预后越好。结论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数与其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从而可用骨髓巨核细胞数早期预测ITP患儿的疗效和预后。

  • 标签: 骨髓巨核细胞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ET)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间诊治的50例ET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40-60岁之间;大多伴有出血症状与血栓症状者,骨髓象巨核细胞明显增多;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6个月,无1例转为继发白血病或者骨髓增生综合征。结论ET患者具典型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临床应予以重视,以防误诊。

  • 标签: 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 羟基脲 &alpha 干扰素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1岁。主因间断胸闷、心悸22余年,加重伴呼吸困难6d于2011年9月20日入院。查体:脉搏63/min,血压135/70mmng(1mmHg=0.133kPa),自动体位,轻度混合呼吸困难,颈静脉稍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肺栓塞 治疗
  • 简介:患者,女,74岁。因服用降压药"咪达普利"2个月,全身多处淤斑20d,胸闷14d,于2011年6月29日在当地医院住院,血小板降至7g/L,输注血小板1次(AB型),胸痛加重,心电图示心肌缺血,遂急转入我院就诊,查血小板为50g/L,

  • 标签: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当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若出现头痛、眼前发黑、心慌等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尽量避免肌内和皮下注射。必须注射时应选择号小的针头,各种穿刺点延长按压时间10~15min,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情况。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治疗多采用骨髓抑制剂及放射核素磷(32P),1985年开始应用anagrelide,1990年以后开始应用IFN-α。32P是治疗ET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其可能诱发白血病,在临床上应用较少,但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32P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放射性核素磷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E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ET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9例确诊为E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ET的病因和病理特征。结果:9例ET患者中,表现为乙状窦血栓形成及脑梗死各1例;2例表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表现为腰椎骨髓信号异常及膀胱形态改变;2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表现为单纯脾肿大。结论:ET患者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当影像学检查发现血栓形成、出血、淋巴结或脾肿大等征象时,提示患者有发生ET的可能。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影像学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美罗华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难治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采用小剂量美罗华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采取严格规范地进行药物配制,控制输液速度,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措施。结果20例中2例恶心、厌食,1例畏寒、皮疹,经过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使用美罗华治疗时应严格掌握使用方法,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美罗华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ITP孕妇的围生期处理有维持血小板计数到安全水平,减少出血危险;规律监测胎儿生长和胎盘功能,预测和预防新生儿被动免疫血小板减少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确定胎儿血小板计数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 标签: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5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血小板减少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感染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缺氧、免疫及遗传等也占一定比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肺出血等。65例患儿中58例治愈,治愈率为89.2%。3例死亡(肺出血合并DIC),4例经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激素及输血小板等治疗血小板计数反复下降难以上升超过50×109L-1,其中1例因严重颅内出血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母孕期有高危因素者、宫内发育迟缓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要动态监测血常规,警惕血小板减少甚至DIC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症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导致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选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患者的中位血小板计数为981.4×109/L720~1336×109/L。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4例(3例犯罪血管为右冠状动脉,1例为回旋支);4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3例犯罪血管为右冠状动脉,1例为前降支)。8例中2例可见右冠脉近中段完全闭塞,1例有大量血栓,1例无血栓;冠脉重度狭窄2例,狭窄程度80-90%,可见冠脉内大量血栓;冠脉中度狭窄2例,狭窄程度60-80%,可见血栓;冠脉轻度狭窄2例,未见血栓,狭窄程度50-55%。随访一年,7例同时行降低血小板冶疗的患者未再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事件,1例患者一年内再次发生急性心梗住院治疗。8例患者在一年的治疗中未发生出血事件。结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累及右冠脉动脉,多可见大量血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的过程中,强化降血小板治疗的出血并发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增多 冠状动脉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