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微循环的变化,探讨乙酰化白藜芦醇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乙酰化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和白藜芦醇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气管内滴注LPS(5 mg/kg)的方法制作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病理变化、肺组织湿/干重比值,用伊文思蓝法检测肺微血管通透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骨架重构相关蛋白FAK、cofilin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细胞间隙改变情况。结果LPS干预4 h后,大鼠肺部损伤明显,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增高,肺湿/干重比值及通透性明显增加,FAK-cofilin通路明显激活,肺微血管内皮单层细胞间隙明显增加;乙酰化白藜芦醇预处理显著减轻了LPS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减少了炎症因子的释放,并且抑制了FAK-cofilin通路的激活及肺微血管内皮单层细胞间隙的增加。结论肺微循环的改变参与了LPS诱导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乙酰化白藜芦醇能够通过抑制FAK-cofilin通路减轻肺损伤。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类 FAK-cofilin通路 微循环 乙酰化白藜芦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在静息状态下,组织多普勒(TDI)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绞痛(ANOCA)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CMD)及左心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ANOCA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TDI检查、2D-STI检查评价左心功能,使用经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SE)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评价微循环功能。根据CFVR将ANOCA患者分为CMD组(CFVR<2)和对照组(CFVR≥2),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TDI参数包括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射血时间(ET)以及Tei指数,2D-STI参数包括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达峰时间(TTP)、达峰时间离散度(PSD)。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DI和2D-STI参数对CMD的预测价值,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构建CMD的联合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78例患者,年龄(55.5±11.2)岁,女性43例(55%),CMD组38例(49%),对照组40例(51%)。与对照组相比,CMD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比例高,Tei指数高、IVCT长、TTP长、PSD高、ET短、GLS绝对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CT延长、Tei指数增高、PSD增高、GLS绝对值降低是CMD的正相关因素。ROC曲线显示,联合以上预测因子对CM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884,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80%。结论TDI联合2D-STI在评价ANOCA患者CMD及左心功能损伤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此类患者诊断、预测以及进一步危险分层。

  • 标签: 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 组织多普勒成像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 简介:本文对蛙肠系膜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网和微动脉分支中的血流摆动现象以及微静脉中的血流变化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在局部应用微量的肾上腺素和组织胺,初步分析了血流摆动现象的机制。

  • 标签: 微循环 血流摆动 血管运动
  • 简介:摘要皮瓣移植技术在创面修复、功能重建和体表器官再造领域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由于其术后发生的血管危象直接影响到皮瓣移植成功率,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的监测方法应运而生。但术后监测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仍然备受争议,尤其是侵入性辅助监测技术,然而国内尚未见对其进行系统报道。本文旨在总结其优点和缺点,为临床一线显微外科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皮瓣移植术 血管危象 微循环监测 侵入性
  • 简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交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快捷、便利的城市交通网络对于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泰城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微循环系统做了调研并稍作浅析,旨在就如何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建立道路微循环系统,缓解交通压力,完善交通网络提一点粗浅的意见,希望能为促使泰城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品位与特色建设得以不断提升尽一点绵薄之力。

  • 标签: 泰安交通 微循环系统 完善
  • 简介:目的探究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微循环以及免疫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7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浆中T细胞亚群数量,两组NK细胞和sIgA水平,两组微循环状态,两组血清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CD3^+、CD3^+CD4^+、CD4/CD8、NK、IL-2、IFN-γ以及IL-10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从Ⅰ-Ⅳ期呈现下降趋势。而sIgA、IL-4水平高于对照组,从Ⅰ-Ⅳ期呈现上升趋势。另外观察组微循环状态中无聚集的少于对照组,而轻度聚集、中度聚集以及重度聚集的均多于对照组,在Ⅰ期至Ⅳ期中无聚集所占比例逐渐减小,而重度聚集的比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相关免疫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其微循环聚集程度更大,并随着宫颈癌程度的加深其免疫水平更低,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临床分期 免疫水平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循环阻力指数( IMR)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用不同案例中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微循环阻力的方法进行检测比较,探究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测效果;结果: IMR在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IMR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复性更好。

  • 标签: 微循环阻力指数 围手术期心梗 微血管阻塞
  • 简介:目的:探索通过共焦激光眼底血管造影仪(HRA2)观测正常大鼠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和分布以及荧光标记的白细胞在眼底的运动情况的方法。方法:大鼠麻醉后散瞳并将其置于动物台上,荧光素钠血管造影观察大鼠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和分布,并照相和进行视频记录。另外,体外分离大鼠的外周血白细胞并用CFDA(6-carboxyfluoresceindiacetate)进行荧光标记,之后通过尾静脉将其回输进入同窝另一只大鼠的体内,观察白细胞在眼底血管的运动情况。结果:通过HRA2能够清楚而有效的观察到大鼠视网膜4级以上血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并能够观察到白细胞在眼底血管中的各种运动状态。结论:建立了一种通过HRA2观测大鼠视网膜血管及白细胞运动的方法。

  • 标签: 微循环 眼底血管造影 大鼠 白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压氧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微循环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70名断指再植术患者,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手术治疗+高压氧辅助治疗,n=35),另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n=35),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在治疗后,末端血液循环评分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患侧局部疼痛评分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高压氧辅助治疗措施,能够有效修复患者的损伤局部毛细血管,形成侧枝循环,改善再植指体的微循环灌注,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效果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高压氧 断指再植术 微循环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污水处理问题亟待解决。而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探寻更为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生态复合型微循环污水处理技术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是在生态学原理和微生物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建立微型循环,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实现了污水的变废为宝,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文章对生态复合型微循环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组成、技术原理、功能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为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生态复合型 微循环 污水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周细胞是微血管的一种壁细胞,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同构成神经血管单元,维持脑基本功能。周细胞功能障碍会导致脑微循环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围绕周细胞的特性、鉴别、亚型、与脑微循环的关系以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周细胞 脑微循环 神经血管耦连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颅脑创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是脑组织向骨窗外急性膨出的一种危急状况,易造成脑梗死、缺血等弥漫性脑组织损害。虽然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但现有的假说不能解释所有情况,需要重新审视。除了手术继发的颅内血肿和术前已存在的脑梗死和脑肿胀等因素之外,容量血管的急速充血可能是脑向外膨出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提出"静脉开关"理论,即颅内静脉系统的开启滞后机制可能导致血液循环淤滞,造成单纯性急性脑膨出。本文主要针对颅内静脉系统在颅脑创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作用展开述评。

  • 标签: 颅脑创伤 急性脑膨出 颅内静脉 脑肿胀 急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目的研究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损伤对大鼠脊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脊髓挫伤组、单纯爆破减压组和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每组8只。在伤前、伤后即刻、30、60、90min5个时间段观察脊髓伤区及周围微循环情况,伤后6周取各组伤段脊髓,纵轴冰冻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保存,借助计算机软件估算出脊髓剩余体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脊髓损伤组、单纯爆破减压组和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评分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损伤较重。脊髓组织病理分析表明,病变持续性加重,伤后6周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平均剩余脊髓体积百分比仅为66%。结论爆破性减压可明显加重损伤脊髓微循环障碍,且有持续继发性病变加重作用,提示爆破性减压可能进一步损害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

  • 标签: 大鼠 爆破性减压 脊髓损伤 复合伤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微循环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对细胞和组织的功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甲襞微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客观地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旨在探讨潜艇水下远航前后艇员微循环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XQX-IA型微循环显微镜分别于出航前一天和返航后第二天检测57名艇员甲襞微循环,根据田牛氏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对微循环观测指标进行评分。结果返航后和出航前比较,微循环发生了明显代偿性改变,血流速度减慢,RBC聚集;微血管呈扩张状态;管周有轻到中度的渗出现象。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值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水下长时间潜航可引起艇员微循环发生代偿性改变,微循环检测对评判艇员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长航后注意改善微循环对艇员健康的恢复将是十分有益的。

  • 标签: 艇员 水下远航 微循环
  • 简介:摘要动物肠系膜微循环活体观察装置的技术关键在于观察装置能够模拟腹腔内环境。微循环观察装置的技术要求:观察盒要能"保温、保湿、灌流、固定",灯光照明要具备"强、聚、冷"特性。皖南医学院科研人员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装置,经实际使用发现,该装置能满足"保温、保湿、灌流、固定"的微循环观察研究技术要求,显微镜光源采用LED光源并具备"强、聚、冷"特性。该观察装置设计巧妙合理、技术稳定、操作方便、微循环观察效果良好,较好地解决了体外肠系膜微循环模拟腹腔内环境的技术难题,使微循环观察研究更加方便自如,为肠系膜微循环观察研究较理想的装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物 肠系膜 微循环
  • 简介:摘要交通微循环是减少城市高速公路交通压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在公路和高速公路之间使用分叉、街巷、里弄等组织交通微循环,费用改善了交通状况,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单向交通是交通微循环设计中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单向交通在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中的应用,并设计了交通微循环网络组织优化的两级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是多目标规划问题,下层模型是容量受限的交通分布模型。设计了解的遗传算法,最后验证了算例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单向微循环的交通组织效应优于双向交通组织。

  • 标签: 交通工程 网络优化 交通微循环 单向交通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现状,为规范显微外科医护人员在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2017年9月第七届中国穿支皮瓣高峰论坛现场,对来自全国的266名显微外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术后微循环监测现状、监测指标、方法和记录方式,共计20个条目。结果251名(94.36%)所在科室开展了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其中有专门术后微循环监测的记录单占66.92%,使用颜色评估工具的占9.56%,使用红外线皮温计的占17.13%,使用皮瓣微循环分区监测的占15.94%;169名(67.21%)所在科室对术后微循环监测7~10 d。皮瓣监测的颜色3种及以下为主,时段及频次也不一致。结论我国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方法、时段、频次、记录及监测辅助工具的使用均不统一,不同等级医院存在差异,有必要建立规范的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监测标准。

  • 标签: 皮瓣移植 微循环监测 皮瓣颜色评估工具 血管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