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在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上应用心肌声学造影视觉评估方法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节段的血流灌注状况。方法将20只清洁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A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组)。采集术前及术后10、45min心电图,并在术前及术后20min、2h、6h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综合评估分析兔急性心肌梗死后造模节段血流灌注情况。实验结束后取出造模节段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均表明缺血后不同时间点造模节段运动幅度显著改变,心肌组织学有显著改变,表明成功建立了日本大耳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同时心肌声学造影视觉评估表明A组造模节段心肌血容量及灌注速度均显著低于非梗死节段及S组对应节段,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心肌声学造影的视觉评估能够准确判定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心肌节段的血流灌注的状况,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

  • 标签: 心肌声学造影 视觉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灌注
  • 简介: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伴糖尿病的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利用自主构建的伴糖尿病的牙周炎大鼠模型,检测阿魏酸钠干预1月、3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阳性对照)处理后牙龈出血指数、牙松动度、牙槽骨吸收值;HE染色检测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情况;血管渗透性染色检测牙龈血管渗透性;免疫组化检测VEGF及CD34在各组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出血指数、牙松动度明显减轻,牙槽骨丧失程度得到改善,且这种功效随干预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HE染色结果表明,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组织中炎症细胞显著减少,牙周膜排列整齐,可见成骨细胞。血管渗透性染色结果表明,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血管渗透性较未干预组大鼠明显减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阿魏酸钠干预后MVD计数明显降低,大鼠牙龈中VEGF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减少,着色减弱。VEGF抑制剂处理后能得到与阿魏酸钠干预3月后一致的结果。结论:阿魏酸钠可能是通过抑制牙周组织VEGF表达,来改善伴糖尿病的牙周炎牙周组织微循环

  • 标签: 牙周炎 糖尿病 微循环 阿魏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8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34例。常规组行常规手术,研究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血糖控制平稳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后的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足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因素、症状、治疗、预后。方法通过对一病案的咨询治疗过程结果的分析。结论突发或创伤事件,个性特征都是起病的原因,常见症状是麻木;情感分离,缄默,现实感丧失,对经历事件的的重新体验,做梦和闪回,对事件的回避。症状一般不超过四周,预后良好。

  • 标签: 急性应激障碍 原因 症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患者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其对眼底微循环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医院眼科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配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持续5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网膜循环、动静脉循环时间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PSV、视网膜中央动脉EDV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上升(0.14±0.06)高于对照组(0.0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可以增进视力改善效果,改善眼底微循环

  • 标签: 糖尿病 白内障 眼底微循环 羟苯磺酸钙
  • 简介:g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结合E-flow显像初步评价缺乏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指端微循环状态.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不伴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的RA患者45例(RA组).选取同期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右手中指末节指端血管高频超声检查并结合E-fIow显像.观察研究对象指端血管分布特征、走行,测量指掌侧固有动脉及甲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M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并且计算甲床内血管-甲床像素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RA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中指末端动脉血流参数、甲床内血管-甲床像素比.结果RA组患者中指末端指掌侧固有动脉及甲床动脉PSV、EDV、MV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甲床动脉RI高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RA组患者中指末端指掌侧固有动脉RI、PI及甲床动脉PI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0.65±0.08vs0.62±0.06,1.16±0.33vs1.02±0.18,1.17±0.32vs1.01±0.2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47;t=-2.09,P=0.041;t=-2.06,P=0.043).RA组患者甲床内的血管-甲床像素比低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9.82±4.68)%vs(15.56±5.4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1).E-flow显像显示,健康对照组受检者指掌侧固有动脉、甲床动脉及其细小分支能够清晰显示,末节指端血流信号丰富;较多RA组患者末节指端血流显示欠清晰,指掌侧固有动脉、甲床动脉及其细小分支连续性欠佳,血流分布减少,甲床动脉弓显示不完整.结论RA患者有效血管床减少,指端微循环血流灌注减少,血流阻力增加,血管系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高频超声检查结合E-flow显像可视化直观观察血流走行分布特征

  • 标签: 超声检查 关节炎 类风湿 指端微循环 四川南充
  • 简介:摘要目的PDCA循环法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一般护理用于对照组,PDCA循环法用于研究组,对2组患者的急诊接诊时间及抢救室平均停留时间与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接诊时间及抢救室平均停留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21.62%>5.41%),且差异显著。结论PDCA循环法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规避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梗患者 PDCA循环 临床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足患者中采取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和超声清创术对溃疡创面细菌清除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本次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将超声清创术和常规纱布换药联合治疗纳入到参照组,将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术和超声清创术联合治疗纳入到实验组,比较验证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愈合情况、细菌定量、创面血流灌、经皮氧分压与参照组对比,P<0.05,统计学展现检验分析意义。结论将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和超声清创术应用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存在显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清创术 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 细菌清除 微循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旨在是利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来评估侧支循环代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深入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病情。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260例此病患者,且要求其病程为1周内,并均对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此后根据NIHSS评分完成入院前病情评估,并且采用Rankin评分完成患者3个月治疗预后评估。结果260名研究对象中有86例患者出现颅内、外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症状,36例(患者75.00%)出现侧支代偿,48例表现为前循环病变。38例后循环病变中又有11例患者(28.64%)出现侧支代偿,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前循环病变人数较多(P<0.001);无侧支代偿组NIHSS评分高于侧支代偿组入院NIHSS评分即(P<0.001),并且Rankin评分在2分以下的患者多于无代偿组(P<0.0001)。结论采用DSA进行准确评估,可判定是否需要对颅内或颈部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建立侧支循环,除此之外,由本次研究还可得出侧支循环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无侧支循环患者的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评估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的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30例、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30例及正常人群30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TMT-A)时间、连线测验B(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总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接受测试者,比较各组的注意力、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结果双相Ⅰ型患者和双相Ⅱ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组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稍高于显著高于双相Ⅱ型组患者。结论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Ⅰ型组患者执行力损害较明显,双相Ⅱ型组患者注意力较双相Ⅰ型组损害明显。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 认知损害 双相Ⅰ型 双相Ⅱ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创伤后 应激障碍 心理护理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方法采用随机取样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住的心梗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36人)和干预组(36人),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1睡眠质量。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障碍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93,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及护理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仪器对早期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意识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GC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10天后,观察组GCS值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采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循环治疗仪 早期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90例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另外4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4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77%。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患者的颅内压水平,给予患者进行分治疗的主要方式,是给予患者进行脱水和利尿,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意识障碍患者 临床诊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中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在治疗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时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以及下肢运动功能、关节的活动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上下肢运动功能,改善关节活动程度,减少致残率,从而提高其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观察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4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观察组22例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2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45%、SF-36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利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效果理想。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儿护理方法的运用,探讨总结危重症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确诊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儿100例,对患儿进行临床密切观察,采取常规护理、胃肠及胃管护理、胃粘膜护理和用药护理方法后,分析患儿的临床护理对胃肠功能障碍的控制情况。结果加强护理后,患儿治愈情况取得明显效果,100例患儿中死亡3例,自动出院21例,存活76例。结论在临床治疗加强护理,对于危重症患儿控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有显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危重症 患儿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