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初中生物学中的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在讲清楚血管与心脏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只限于课堂讲授很难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必须结合多方面的实验观察,从直观活动的形象中,启发思考多方面的问题,才能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血管"~节的教学中,只限于教师语言讲授与挂图示范,学生很难理解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及与其功能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直接观察到活体的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的活动形象,才能深入的理解血管的结构与其机能的意义.现在有些学校的教师,在讲授本节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感性知识,多用鱼尾与蛙蹼做为观察循循环的实验对象,但是鱼尾与蛙蹼上有很多的色素细胞,不容易观察清楚.下边介绍几种观察没有色素细胞器官的微循环.

  • 标签: 静脉血管 实验观察 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 心脏 微循环
  • 简介:ObjectiveResearchinthetherapeuticeffectandmechanismofmicro-circulationbarriersafterFracturedLimb(fingers)Replantation(FLR)appliedwithHyperbaricOxygen.MethodTheresearchobjectivesare33paintswhoaresufferingfrommicro-circulationbarriersafterFLR,andtheordinaryclinictherapyisunsatisfactory.After10to20timesofHyperbaricOxygentreatment,thestatisticisworkedoutaccordingtoclinictherapeuticeffectstandard.Thus,theeffectiveratereaches86.11%.Thecomparisonoftherapeuticeffects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isobviouslydifferent(P<0.01).ConclusionThetherapeuticeffectisabsolutelygorgeousifappliedHyperbaricOxygentosubsidernicrocirculationbarriersafterFLR.Thetherapeutic.Mechanismistosoothanoxicstate,improvemicrocirculation,andfacilitatetheretrievaloffracturedlimb(fingers).

  • 标签: 再植术 断肢(指) 微循环障碍 高压氧治疗 术后
  • 简介:脑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良好的血液循环,在脑部病变尤其是脑血管病的发生、诊断与治疗中,脑血液循环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改善脑的血液循环,重视其微循环水平的治疗,以更好地恢复脑细胞功能.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微循环 溶栓治疗 抗凝 降纤 抗血小板
  • 简介:本实验应用高分子右旋糖苷复制家兔脑软膜微循环障碍,选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及多部位微循环观测系统观测脑微循环的改变。显示约60%家兔脑软膜微循环障碍。电针足三里、曲池及人中、内关可增加高分子右旋糖苷所引起微循环障碍后脑微循环血流量

  • 标签: 软脑膜 微循环 针刺研究 高分子右旋糖苷
  • 简介:微循环是脉管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指微小血管(口径为2~250μm内)的血液循环,血液通过微循环直接向组织细胞提供氧和其它营养物质,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微循环的调节机理与脉管系的其它部分有所不同.微循环可根据组织需要调整局部血流.在教学和科研中,如何做好微循环的标本是很重要的.在肠系膜标本中,我采用了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大白兔四种动物的肠系膜作了比较,最后认为采用大白鼠的肠系膜较为理想,操作简单,结构典型,对比清晰,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动物选择:大白鼠200g左右,水合氯醛麻醉后打开腹腔,用线接扎胃幽门和直肠将整个消化道取下来,放在24cm的蜡盘中,用大头针将肠道的系膜顺其自然而展开,倒于AF固定液(95%酒精80ml;福尔马林20ml)固定45min,用蒸馏水洗2~3次.用Hansen苏木素染色10min,充分水洗约5min,用0.5%盐酸酒精分色1min,充分水洗15min,入70%酒精5min,入0.5%伊红染5~10min.入80%、95%、100%酒精脱水10~15min.入二甲苯透明10min.用眼科剪将肠系膜剪成2mm的正方形平铺在载玻片上镜检,中性树胶封片.结果:微循环的血管呈树枝样蓝色交错成网,内含丰富桔红色的血细胞.在血管的终末处,可见变形为长条形的血细胞和清晰可见的末端小动静脉间的通路以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注意事项:结扎肠道必须防止肠道内容物溢出污染固定液和染液.固定液、染液量要适中,以埋没标本为好.取材一定要新鲜,10min内完成.

  • 标签: 肠系膜微循环 脉管系 动物选择 固定液 微小血管 血液循环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654-2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微循环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法,即以传统疗法752例为对照组,以654-2为主的综合疗法1028例为治疗组.结果以654-2为主的综合疗法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疗法.结论该方法选择时机得当,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防止发生多器官衰竭,从而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

  • 标签: 654—2 重症肺炎 微循环障碍 综合疗法 婴幼儿 微循环障碍
  • 简介:目的①了解颅脑损伤病人脑部微循环及全身微循环的变化并总结其规律.②观察颅内高压与脑部微循环的相关性.方法在发病早期、治疗中、恢复期三个阶段对5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双眼球结膜及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结果颅脑损伤后病人的球结膜及甲襞微循环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颅内压增高与BCM异常呈正相关,BCM障碍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微循环 球结膜 甲襞
  • 简介:血浆中主要血脂成份有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及游离脂肪酸和微量的类固醇激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体内脂类物质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脂类物质对微循环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我们用多功能显微镜诊断仪,对高血脂病人的活细胞进行了观察分析,仅就细胞形态学的角度来说明如下。

  • 标签: 脂类物质 微循环 血浆 高血脂 细胞形态学
  • 简介:消风散是临床治疗皮肤病的经典处方。笔者自1998-05~1999-10,用消风散治疗慢性湿疹患者32例,并对其甲襞微循环情况作了治疗前、后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 标签: 消风散 慢性湿疹 微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组织微循环变化在IgA肾病(IgAN)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55例IgAN肾穿标本的PASM-Masson染色片,用图像分析仪分别测定其中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平均吸光度,红细胞面积密度,以及毛细血管床面积密度。结果在IgAN病变各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吸光度和红细胞面积密度均显著升高,毛细血管床面积密度均明显降低。结论肾单位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和红细胞淤积,毛细血管床减少等病变存在于IgAN的整个过程,是IgAN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

  • 标签: IGA肾病 微循环 图像分析
  • 简介:本文对蛙肠系膜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网和微动脉分支中的血流摆动现象以及微静脉中的血流变化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在局部应用微量的肾上腺素和组织胺,初步分析了血流摆动现象的机制。

  • 标签: 微循环 血流摆动 血管运动
  • 简介:目的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成功后心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既往有无心绞痛史分为A组(有心绞痛史,24例)和B组(无心绞痛史,2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后6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分组对照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A组与B组比较:①两组患者在大量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阳性家族史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肌酸激酶峰值(CKmax)分别为(1790±255)U/L和(2530±360)U/L,(t=8.098,P<0.01);③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0.60±0.14)和(0.51±0.12)(t=2.331,P<0.05);④介入治疗成功后抬高的ST段于0.5h内降幅≥50%或于2h内恢复至等电位线者与末达上述标准者分别为87.5%和45.5%(x^2=7.419,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无上述病史者心肌微血管损伤为轻,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机制保护心肌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性有关。

  • 标签: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肌微循环功能 预适应 冠状动脉造影术
  • 简介:本文研究了玫瑰花总提取物对正常状态以及肾上腺素所致微循环障碍时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玫瑰花总提取物局部应用可增加微动脉的血流速度,对微静脉作用不明显。滴加肾上腺素可导致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局部滴加玫瑰花总提取物后,可加快微循环障碍的恢复。玫瑰花总提取物的上述作用与丹参注射液相似但较弱

  • 标签: 肠系膜 微循环 玫瑰花 丹参注射液 实验研究
  • 简介: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及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对照组应用706代血浆和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1)。提示山莨菪碱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及周围血管病变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山莨菪碱 糖尿病 周围神经炎 周围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双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与甲襞微循环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微循环彩色电脑测量系统,观察经双甲软肝片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情况,用田氏甲襞微循环定量评分法进行微循环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双甲软肝片治疗后,随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逐渐改善,镜下观察患者甲襞微循环的管襻数明显增加、血管畸形减少、血流明显加速,其甲襞微循环积分发生了根本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双甲软肝片有显著的改善肝脏微循环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双甲软肝片 甲襞微循环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淤滞带微循环血流变化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及巴曲酶治疗组,在各组动物背部均造成4cm×4cm大小深Ⅱ度烫伤。分别于伤前、伤后0.5、2、4、6、12、24、72h测定创面局部皮肤血流量;于伤后立即、伤后14、18d测定烫伤面积及残留创面面积;于伤后30d将大鼠处死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毛囊计数。结果大鼠伤后2~72h皮肤血流量进行性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巴曲酶后皮肤血流量得到明显改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愈合后皮肤附件明显增多。结论巴曲酶能逆转烧伤后创面淤滞带循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皮肤愈合质量。

  • 标签: 巴曲酶 深Ⅱ度烫伤 创面 微循环 愈合 血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