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接纳与承诺疗法是第三代行为疗法中的典型代表,与源自东方哲学思想的森田疗法有许多互通之处。两者均已证实在精神心理科临床方面有明确的治疗效果。本文从阐述两种疗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流程、适应对象等方面出发,以探讨一种临床上的整合式思维。

  • 标签: 接纳与承诺疗法 森田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同伴教育对艾滋病的预防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选择祥云县720名居民作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设为A组与B组,各360名。A组给予艾滋病常规宣传教育,B组配合同伴教育,调查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结果调查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安全套正确使用情况,教育前,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教育后,B组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在艾滋病宣传中应用价值高,可提高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积极预防艾滋病,实现对艾滋病的有效控制。

  • 标签: 同伴教育 艾滋病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抑郁症的患者情绪还有自我接纳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的方法就是选择在我院进行抑郁症治疗的患者,共80例。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40例。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的方式是心理疏导护理。得出的结果是,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情况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在进行护理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的实验组,抑郁情绪好转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对抑郁症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方面的疏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护理 情绪 自我接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当中,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其自我接纳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开展相关分析,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及认知组,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方式干预,认知组患者则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自我接纳情况以及干预之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认知组患者接受干预之后的自我接纳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且焦虑与抑郁情况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干预方案中,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可以不断提高其自我接纳功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 自我接纳 行为 干预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1年内的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和自我接纳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情绪不稳定情况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程度上,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同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变化较大,在临床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情绪 自我接纳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的抑郁症患者中,抽取9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接纳评分。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自我接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探讨精神病患参加同伴支持服药团体后的服药历程。研究对象为市三院10名住院精神病患。研究者担任团体督导员,团体活动方式,每周举行二次每次60分钟共进行10次。全程现场录音并详细记录,将团体过程总结为文字稿,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团体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激励共勉的互动历程,成员能够分享主题经验,并通过比较他人与自己服药的经验,加深自己对服药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提供改善病患服药依存性的动力。期待本研究可作为未来开展精神病患服药团体操作模式及健康教育内涵建设的参考。

  • 标签: 同伴支持服药团体 精神病患服药历程 综述文献(主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伴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中心接受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慢病管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慢病管理基础上进行同伴教育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对该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血糖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知识掌握程度(90%)明显高于对照组(55%),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患者对治疗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使患者掌握一定自我护理方法,对其血糖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提倡。

  • 标签: 糖尿病 同伴教育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药物滥用人群中预防艾滋病、降低毒品伤害方法以同伴驱动社区干预工作方法为起点,同伴为基础,外展干预活动、清洁针具等物资发放、健康教育活动、小组活动、艾滋病快速检测等活动。结果同伴驱动社区干预工作实现了在药物滥用人群中预防艾滋病和降低毒品伤害的目标,同时也对干预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同伴驱动社区干预 药物滥用 降低毒品伤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南桥镇同伴教育对糖尿病管理的模式影响。方法在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从南桥镇居委里选取2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组125例,试验组1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每月进行一次健康讲座宣教,试验组每月进行一次糖友手拉手活动(同伴教育)。比较2组患者分别教育后的糖尿病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结果同伴教育6个月的试验组,比较3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6个月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组患者问卷调查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桥镇同伴教育对于糖尿病的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进一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糖尿病患者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南桥镇同伴教育对糖尿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从南桥镇居委里选取2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组125例,试验组1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每月进行一次健康讲座宣教,试验组每月进行一次糖友手拉手活动(同伴教育)。且每组在干预前,干预后都进行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的评定,以及3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均升高,从健康饮食,饮食与血糖,健康行为,遵嘱服药几个维度的得分都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更明显。结论南桥镇同伴教育对于糖尿病的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能提高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进一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
  • 简介:摘要当前小学生独生子女家庭依然很多,许多孩子都以“独”为特性,再加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导致他们根本不懂交往与亲和,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也缺乏合作、共生、互生等理念的渗透,这让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与精神意识经常性陷入矛盾,在学校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并不融洽。为此,本文就提出了基于沙盘游戏技术的小学生同伴关系改善技术,希望深层次研究沙盘游戏在小学生同伴关系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 标签: 沙盘游戏技术 小学生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对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手术后生命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位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位病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同伴教育,对照组仅仅采取了传统健康教育这一种方法。我们使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分别在患者住院时和出院六周后进行生命质量的评价分析和数据的收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不同的健康教育后,两个小组生命质量评分,包括测定量表中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功能维度,还有症状和副作用维度(表现为疼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分别为干预前躯体功能P0.562,心理功能P0.713,社会功能P0.777,干预后躯体功能P0.007,心理功能0.025,社会功能P0.004,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的患者,同伴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同伴教育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同伴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6-2018.7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用护理常规方法,同伴教育组用同伴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满意率;维持性血液透析作用认知、治疗疾病的信心水平;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血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同伴教育组满意率、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维持性血液透析作用认知、治疗疾病的信心水平、血透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较常规护理干预组更好,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同伴教育模式效果理想。

  • 标签: 同伴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影响
  • 简介:慢性病已位列全球疾病首位。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自我管理能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研究指出,将同伴教育方式应用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同伴教育也称同伴支持教育[1],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一种交流或教育形式。国内外研究显示,

  • 标签: 同伴教育 自我管理 口口相传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同伴支持型教育模式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糖监测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47,2.285,2.497;P=0.001,0.026,0.015)。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同伴支持型教育模式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同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同伴支持型教育模式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预防中应用同伴教育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月健康教育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为本县三所高中的500名高二学生自愿接受研究的学生,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同伴教育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不接受同伴教育,而同伴教育组则加用同伴教育处理,比较两组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率,以及回答相关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结果同伴教育组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在回答相关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上也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应用在艾滋病预防中可以提高被教育者艾滋病知识掌握率,使得他们更准确地了解与掌握传播途径,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控,减少艾滋病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同伴教育 预防 传播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同伴支持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规范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市辖区2017年3月-9月的下属3个乡镇居住社区的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同伴支持管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掌握的情况以及糖转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转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控制的显著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开展实施同伴支持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效果更好,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更规范,依从性更好,但若要大规模开展实施“管住嘴,迈开腿”的糖尿病管理方案,还需更多志愿者加入,更多医护人员的努力。

  • 标签: 同伴支持 2型糖尿病 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