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低下的血液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后局部出血的风险。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6月我科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389例患者,将3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的3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0^9/L〈血小板计数≤30×10^9/L的5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行PICC置管后72h内出血量的情况。结果两组置管后7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血液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在20×10^9/L以上的情况下,行PICC置管是安全的,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出血的风险。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液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血标本的不同状态,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的精确。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本院健康体检对象40例为研究对象,用xs500i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与手工计数法,分别检测放置不同时间后的EDTA-K2抗凝静脉血、EDTA-K2抗凝末梢血以及不抗凝的末梢血的血小板数量。结果用仪器分析法测放置不同时间后的抗凝静脉血的血小板数与手工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仪器分析法测充分振荡混匀放置10分钟内的EDTA-K2抗凝末梢血的血小板数与手工计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仪器分析法测即刻测定状态下的不加抗凝剂末梢血血小板数与手工计数比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不同的样本状态都可用以检测血小板数量,但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的长短、采血部位的不同等都可能(会)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准确。当仪器分析法测得的血小板数与临床不符时,最佳做法是采集静脉血标本用手工计数法复检。若采血困难则可以采集不抗凝的末梢血即刻检测,并积极与临床沟通,以达到消除计数误差提高精度的目的。

  • 标签: 血小板 静脉血 末梢血 抗凝 仪器分析法 手工计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样本,根据给药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联合给予硫酸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普拉格雷片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PA(40.23±0.10)%、PRI(24.98±0.43)、治疗有效率96.43%、不良反应发生几率3.57%,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结论应将普拉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改善患者MAP等各项指标,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口服 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在预约式机采血小板采集模式下新鲜血小板的供应是否得到充足及合理控制冰冻血小板库存的可行。方法通过电话沟通预约、网络QQ预约、微信平台预约等方法,再根据当日医院的预约数量、新鲜血小板的库存量、冰冻血小板的库存量,合理分配与反馈预约信息。结果在预约式机采模式下,预约采集比例达到95%,新鲜血小板的供应也100%得到满足,冰冻血小板的库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预约式模式与随机模式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预约式采集血小板模式,改变了以往机采血小板的随机被动捐献模式,工作人员的主动强,工作效率提高,既可满足临床新鲜机采血小板的需求,又可合理控制冰冻血小板的库存,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预约平台 随机 模式
  • 简介:摘要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很多种西药以及中药都被研究出有抗血小板的作用,为了更有效的制备最合适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人们仍不停地在研究在创新。

  • 标签: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研究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胰腺炎(AIP)超声表现,以及总结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以为后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AIP患者30例,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同期收治的30例胰腺癌的表现进行比较。结果30例AIP中,常规超声表现为局灶性病变者20例,占66.67%;表现为胰腺弥漫肿大者10例,占33.33%。30例胰腺癌常规超声均表现为胰腺低回声局灶性病变,均无全胰弥漫性病变。AIP患者中,胆总管下端狭窄者20例、胆囊壁及胆管壁增厚者20例、脾大者15例,而胰腺癌少见上述表现,两者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胰腺癌患者中,胰腺体尾部萎缩者18例、血管侵犯者16例、胰管扩张者26例。超声造影局灶AIP增强早期呈低增强者7例、等增强者11例、高增强者2例;增强晚期呈低增强者7例,等增强者13例。10例弥漫AIP呈实质均匀低增强。胰腺癌增强早期呈低增强者24例、呈等增强者4例、呈高增强者2例;增强晚期呈低增强者28例、呈等增强者2例。结论AIP患者超声表现可分为弥漫或局灶性病变两种,而胰腺癌大部分均仅表现为局灶性病变一种。超声造影能够用于两者的鉴别中,AIP的胰外表现更具有特征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超声 胰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善自身免疫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采用综合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我院78名自身免疫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改善自身免疫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采用综合护理服务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护理3周后认知功能障碍,观察组患者记忆能力评估(MQ)、智商评定(IQ)评分相比于比较组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部受损程度评价(DQ)方面,观察组患者分值明显低于比较组,说明观察组患者脑部受损恢复较好,脑功能恢复偏好,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身免疫脑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改善其认知功能,帮助恢复受损脑组织及神经,在减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上效果明显,对患者改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综合护理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收治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 68例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肿体积缩小,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水平、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 TSH、 FT3、 FT4)水平均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对于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可作为临床优选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糖皮质激素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类免疫细胞过度激活、攻击自身组织、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发生炎症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就自噬在系统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及骨关节炎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概述。

  • 标签: 自噬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能否替代洗涤红细胞。方法检测并计算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含量、溶血率,并与手工制备的洗涤红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制备浓缩血小板后悬浮组和制备富血小板白膜后悬浮组均符合洗涤红细胞标准(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但洗涤红细胞的上清蛋白的含量要更低(p<0.05)。结论虽然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上清蛋白含量比洗涤红细胞要高,但其完全符合洗涤红细胞标准,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替代洗涤红细胞。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 制备富血小板白膜 浓缩血小板后的悬浮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人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集整理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尼群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尼群地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3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尼群地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较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内科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震颤(ET)患者3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仅有手部震颤者15例,首发震颤部位头部者8例,由头到双手者12例,由手到头2例,受累咽喉部6例,下颏2例,下肢2例,躯干1例。经治疗,疗效评定减少1级者15例,减少2级5例,分级无减少10例。结论轻的ET患者不需治疗,且早期治疗也不能控制其发展。如患者要求或震颤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可给予药物治疗。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首选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

  • 标签: 原发性震颤 普萘洛尔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结合微粒皮移植治疗难愈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2015年 9月至 2017年 9月期间收治的 12例经临床治疗 1个月后创面不愈合的患者,使用 PRP联合微粒皮移植治疗。在患者正常的皮肤组织上,按供受比 1:4~ 1:8设计供区取刃厚皮,并将其制备成微粒皮,同时采用 PRP制备用套装制成 PRP凝胶,经彻底清创后先将微粒皮均匀移植至创面,再用 PRP凝胶均匀全部覆盖,以聚氨酯泡沫敷料包扎固定。术后第 6天首次换药,每隔 3天换药观察 1次,连续观察 2周,随访 1~ 2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的 12例患者均在 20天内达到满意愈合,随访无复发,供皮区 7天内愈合。结论: PRP联合微粒皮移植治疗难愈创面有良好的疗效,其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供区损伤,值得探讨研究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 富血小板血浆 微粒皮移植 难愈性创面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纤支镜检查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发病率低,临床少见,缺乏典型症状及体征,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但纤支镜检查对其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病情的进展,胸部CT可表现为双肺多发渗出、实变、结节及空洞影。结论临床中应高度警惕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出现侵袭性气道肺曲霉菌感染的可能,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治疗,若诊断不及时,其死亡率极高。

  • 标签: 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 回顾性分析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330例拟诊或需除外PBC的患者(最后确诊34例PBC,296例非PBC)病例资料,采用欧蒙免疫印记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anti-mitochondrialantibo-dies-M2,AMA-M2)、抗三联体抗体(anti-BCOADC-E2PDC-E2OGDC-E2antibodies,anti-3E/BPO)、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SP100抗体(anti-SP100antibodies,anti-SP100)、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抗体(anti-promyelocyticleukemia,anti-PML)、抗核包膜蛋白gp210抗体(anti-gp210antibodies,anti-gp210)及抗Ro-52,并对以上抗体进行诊断价值评估及临床意义探讨。结果(1)34例确诊PBC患者AMA-M2、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和抗Ro-52抗体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分别为85.3%/84.8%、79.4%/93.2%、35.3%/98.0%、41.2%/96.3%、44.1%/96.6%和61.8%/68.6%;AMA-M2分别与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和抗Ro-52抗体串联检测(seriestest)特异度分别为94.9%、99.3%、99.3%、98.3%和92.2%,并联检测(paralleltest)灵敏度分别为91.2%、94.1%、94.1%、94.1%和91.2%;(2)PBC患者中AMA-M2阳性组和阴性组、抗3E/BPO阳性组和阴性组、抗SP100阳性组和阴性组、抗PML阳性组和阴性组、抗gp210阳性组和阴性组、抗Ro-52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各项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MA-M2阳性的PBC患者中41.3%(12/29)抗gp210阳性,31.3%(9/29)抗SP100抗体阳性,37.9%(11/29)抗PML抗体阳性;而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60%(3/5)出现抗gp210,抗SP100,抗PML抗体阳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P=0.00)。结论(1)AMA-M2和抗3E(BPO)诊断PBC的敏感度高于抗SP100、抗PML和抗gp210抗体,可作为诊断PBC的筛选试验抗体;(2)抗gp210、抗SP100和抗PML抗体诊断PBC的特异度高于AMA-M2,有助于AMA-M2阴性的PBC患者的确诊;(3)AMA-M2与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抗Ro-52并联检测,诊断PBC敏感度显著提高,有助于提高PBC的诊断符合率;(4)AMA-M2与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和抗Ro-52串联检测,诊断PBC特异度显著提高,有助于PBC的排除诊断。

  • 标签: 肝硬化 胆汁性 自身抗体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