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患者中分离的卡他莫拉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3-2014年北京儿童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189株卡他莫拉菌分布、产酶情况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依照2013年CLSIM45-A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卡他莫拉菌多分离于婴幼儿患者,常混合其他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5.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0、2.1%4.2%。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严重,耐药率达到了82.5%83.1%。结论儿童患者携带的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其高产酶特点使青霉素类药物不能作为临床一线用药。卡他莫拉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并加强其耐药监测

  • 标签: 卡他莫拉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4-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350株流感嗜血杆菌分布、产β内酰胺酶情况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标准进行药敏检测结果判断。使用WHONET5.6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常见合并其他病原感染。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53.1%,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最高,为76.9%,环丙沙星、头孢唑肟、氯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头孢克洛、氨苄西林敏感率分别为99.1%、98.9%、95.4%、88.3%、87.7%、74.9%、65.4%、56.6%、46.0%,未检出对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不敏感流感嗜血杆菌。结论儿童分离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是流感嗜血杆菌氨苄西林耐药主要机制,其高产酶特点使氨苄西林不能作为临床一线用药。流感嗜血杆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最高,β内酰胺类以外抗菌药物,最敏感是环丙沙星,其次为氯霉素。

  • 标签: 儿童 流感嗜血杆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目的考察替加环素肺炎克雷伯菌潜在耐药性。方法测定替加环素对于药敏背景不同肺炎克雷伯菌防突变浓度(MPC)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MIC与MPC之间相关性,考察是否能用MIC推测MPC值。结合MPC防耐药突变窗(MSW)与替加环素药动学参数评估替加环素单药治疗对于肺炎克雷伯菌潜在耐药性。结果碳青霉烯类耐药、喹诺酮类耐药组肺炎克雷伯菌替加环素MPC较碳青霉烯类敏感、喹诺酮类敏感组高出8倍。替加环素对于肺炎克雷伯菌MPC范围在4~512mg/L,MPC90为64mg/L,远高于替加环素血药浓度。结论替加环素长期单药治疗对于肺炎克雷伯菌潜在耐药率较高,不宜单独使用,提示临床应加强监测替加环素菌株敏感性及替加环素疗效。

  • 标签: 替加环素 肺炎克雷伯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 简介:目的研究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分子机制。方法2003-2007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8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多重PCR检测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质粒携带AmpC耐药基因,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染色体AmpC酶基因oprD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共检出40株产口内酰胺酶菌株,其中产AmpC酶、ESBLs、金属酶(MBL)未知酶型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分别是62.5%(25/40)、20%(8/40)、7.5%(3/40)10%(4/40)。25株产AmpC酶菌株均有不同程度AmpC酶基因表达量升高,其中,仅1株细菌携带DHA质粒型AmpC酶基因,12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减低,这些菌株均亚胺培南耐药,13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正常,其中仅5株菌亚胺培南耐药;7株菌(占产AmpC酶菌株28%,不产金属酶)酶粗提物能微弱水解IPM,这7株菌AmpC酶基因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其中5株菌同时伴有oprD2基因表达量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AmpC酶可做弱水解亚胺培南,且其水解亚胺培南可能与AmpC酶产生量有一定关系;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原因可能是细菌AmpC酶表达量增加oprD2表达量减低两者共同作用结果。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AMPC酶 OprD2蛋白 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分离株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检验报告系统统计分析金葡菌分离株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比率,并分析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结果共分离到647株金葡菌,其中MRSA194株,占29.98%。MRSAMSSA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均100%敏感,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阿米卡星、青霉素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A大多β内酰胺类药物及其含酶抑制剂、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MSS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葡菌儿童临床感染形势严峻,MRSAMSSA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明显,儿童金葡菌相关性感染可根据病情及参考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测定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协同抗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微量稀释法测定Ecg、Egcg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体外协同抗MRSA作用;以RT-PCR技术检测EcgEgcg自溶酶基因lytMlgrA表达影响;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EgcgMRSAPBP2a蛋白表达影响;测定EcgEgcgβ内酰胺酶抑制情况,并与他唑巴坦抑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50mg/LEcg/Egcg均能增强苯唑西林、头孢拉啶、头孢呋辛和美罗培南MRSA抗菌作用,并以与美罗培南协同作用最强;且Ecg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协同效果比Egcg明显。随着EcgEgcg浓度增高,MRSAlytM、lgrA基因表达上调,同时Egcg可使MRSA-2菌PBP2a蛋白表达下调。浓度为256mg/L他唑巴坦可完全抑制金葡菌β内酰胺酶,而Egcg/Ecg金葡菌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很微弱。结论Ecg/Egcg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MRSA协同作用是由于Ecg/Egcg在抑制PBP2a表达下调同时使自溶酶lytMlgrA基因表达上调,导致自溶酶分泌增多,促使细菌黏肽水解增加,从而协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抗菌 机制
  • 简介:目的评价MicroScanWalkAway96Plus(MSW)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鉴定与预警中指导价值。方法同时用PCR法MSW系统检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验室保存8l株CRE。以纸片扩散法PCR法为金标准,比较该分析仪器CRE菌株鉴定及预测是否产碳青霉烯酶可靠性。结果MSW判定CRE符合率为69.1%(56/81).PCR检测有48株细菌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仪器法检测这些菌株时,高级专家系统(AES)预测产碳青霉烯酶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42.4%,阳性预测值为70.3%,阴性预测值为82.4%,准确度为72.8%。结论MSW系统CRE具有较强检测能力。

  • 标签: 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仪器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高级专家系统
  • 简介:2012年1月4日(食品药品管理局新闻稿)——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今日发布了一项命令,禁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某些用法用于牛、猪、鸡火鸡,此项命令自2012年4月5日起生效。2008年FDA曾颁布一项类似的命令,但在正式实施前撤销,本次FDA考虑了大量关于此事公众意见,采取这项措施以保护头孢菌素治疗人类疾病有效性。

  • 标签: 食品药品管理 食品安全 抗菌药物 人类疾病 品种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第21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开始报名。学习班时间:2017年4月;学习班地点:上海。学习班将邀请多名国内著名感染病诊治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专家进行授课,有朱德妹、张秀珍、倪语星、俞云松、徐英春、李光辉、卓超教授等讲授最新版CLSI手册(2017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医生沟通要求。

  • 标签: 病原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 医学教育 张秀珍 临床药理学 临床微生物学
  • 简介: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重要病原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有效,且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较好疗效,被广泛用于治疗CAP其他呼吸道感染经验性治疗。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问题也随之成为全球性问题,近10年来逐年加重,以亚洲国家(地区)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最为严重。本文就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状、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分离肺炎链球菌泰利霉素等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从各种临床标本收集97株肺炎链球菌,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这些菌株泰利霉素等3种新近上市其他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97株肺炎链球菌泰利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喹奴普丁-达福普汀也未发现耐药菌株,只是有18.8%菌株表现为中介。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如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60.8%、58.8%、0%、2.1%、12.8%64.5%,青霉素敏感率为85.6%。结论本院尚未用于临床3种新近上市抗菌药物泰利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对本院分离肺炎链球菌有良好体外抗菌活性。而上述细菌对红霉素、林可霉素以及四环素有较高耐药性。

  • 标签: 泰利霉素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不同时间8防御素-3(hBD-3)表达,探索hBD-3在呼吸道感染中作用及与细菌感染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为人工调控其分泌、防治呼吸道感染进行基础研究。方法不同浓度LPS(0.01、0.1、1、10mg/L)诱导HBEC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1、2、48h)用RT—PCR法检测hBD-3mRNA表达;同时用0.1mg/LLPS诱导HBEC4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BD-3蛋白表达。结果0.1mg/LLPS诱导HBEC4h后,可见培养支气管上皮细胞胞质呈棕褐色阳性颗粒,hBD-3蛋白明显表达;不同浓度LPS诱导细胞相同时间后,在同一时间点随浓度增加hBD-3mRNA表达亦随之增加,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浓度LPS在诱导细胞不同时间后,在同一浓度组hBD-3mRNA表达亦随时间而增加,不同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D-3在HBEC胞质有表达,LPS能诱导HBEChBD-3表达上调,LPS诱导hBD-3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时间依赖性,hBD-3可能参与气道LPS最初防御反应。

  • 标签: 脂多糖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β防御素3 量效 时效
  • 简介:目的评价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细菌米诺环素、替加环素敏感性。结果多重耐药155株鲍曼不动杆菌,99株(63.9%)米诺环素敏感,39株(25.2%)米诺环素耐药,17株(11.0%)米诺环素中介。75株多重耐药MRSA,50株(66.7%)米诺环素敏感,20株(26.7%)米诺环素中介,5株(6.7%)为耐药株。93株多重耐药屎肠球菌中36株(38.7%)米诺环素敏感,57株(61.3%)米诺环素耐药。39株粪肠球菌中25株(64.1%)米诺环素敏感。75株MRSA替加环素100%敏感,132株肠球菌100%敏感。5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4株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不动杆菌全部替加环素敏感,MRSA肠球菌替加环素敏感性为100%。结论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耐药肠球菌MRSA有很好体外抗菌活性,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也不理想。

  • 标签: 米诺环素 替加环素 多重耐药菌
  • 简介:目的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防突变浓度(MPC),并探讨其与药动学参数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4种抗菌药物25株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MIC值,计算MIC50MIC90值;采用新鲜制备1010CFU/mL菌液测定MPC值,计算MPC50、MPC90MPC/MIC比值,并探讨MPC值与药动学参数关系。结果2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莫西沙星MPC值较低,MPC范围在0.5~2mg/L,MPC50MPC90值分别为1mg/L2mg/L,以400mg每日1次药动学参数计算莫西沙星Cmax/MPC90、AUC/MPC90分别为2.219.7;左氧氟沙星MPC范围在2~4mg/L,MPC50MPC90值分别为2mg/L4mg/L,在左氧氟沙星3个剂量组中500mg组Cmax/MPC90、AUC/MPC90明显高于200mg与300mg组,分别为1.99.6。结论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给药方案有望防止肺炎链球菌突变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肺炎链球菌 防突变浓度
  • 简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快速诊断仍然存在挑战,作者等使用酶免疫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GM),以便该试验直接用于靶器官标本检测。99例高危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其中58例患者为确诊或拟诊侵袭性肺曲霉病)使用酶免疫方法检测BALF中GM含量并分析其结果。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侵袭性肺曲霉病 血液系统疾病 半乳甘露聚糖 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测定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2:1)产ESBLs大肠埃希菌MIC持续效应。后者包括抗生素后效应(PAE)、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以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MIC。将大肠埃希菌与一定冲击浓度头孢曲松-舒巴坦作用2h后,在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继续培养,用倾皿培养法进行菌落计数(CFU/mL),以log(CFU/mL)培养时间(h)绘制生长曲线,计算PAE、PLIEPASME。结果①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大肠埃希菌MIC分别为8/4mg/L大于256mg/L。②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大肠埃希菌PAE为负值或很短。③舒巴坦大肠埃希菌PLIE在低冲击浓度(2MIC、4MIC)时为负值或很短,当浓度增加至10MIC时,其PLIE〉6.5h。结论时间依赖头孢曲松-舒巴坦产ESBLs大肠埃希菌PLIE存在明显浓度依赖效应,为了提高头孢曲松-舒巴坦临床疗效,其给药方法设计除了要延长T〉MIC外,适当提高给药峰浓度或许亦有利于疗效发挥。

  • 标签: 头孢曲松 舒巴坦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抗生素后效应 β内酰胺抑制剂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