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海带中含有60%的岩藻多糖,是极好的食物纤维,糖尿患者食用后,能延缓胃排空和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如此.即使在胰岛素分泌量减少的情况下,血糖含量也不会上升.而达到治疗糖尿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 海带 饮食 食物纤维 血糖含量 胃排空
  • 简介:德国的1项长期调查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不仅对孩子益处颇多,还可降低母亲患2型糖尿的风险。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德国期刊《糖尿学》上报告说,德国多家科研机构在1994年至2005年对1260多名母亲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 标签: 2型糖尿病 母亲 风险 哺乳 母乳喂养 研究人员
  • 简介: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的艾米·欧勤克劳斯10月12日表示,生活在健康社区的居民患糖尿的风险比其他社区居民少38%。因此,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让人们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扭转糖尿在全球泛滥的趋势。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内科医学文献》上。

  • 标签: 社区居民 糖尿病 健康 风险 生活方式 居住环境
  • 简介:据联合早报消息,东芬兰大学的1项研究表明,鱼肉中所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助人体降低Ⅱ型糖尿的发病风险。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脂肪酸 预防
  • 简介:日本UCC上岛咖啡株式会社,对咖啡豆中含有的绿原酸类对糖类降解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1)脱咖啡因咖啡豆抽出物的糖类降解酶抑制活性脱咖啡因咖啡豆抽出物中所含的绿原酸类,对于糖类降解酶麦芽糖、

  • 标签: 咖啡豆 抽出物 咖啡因 糖尿病 预防 抑制活性
  • 简介: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表明:每周食入两份鱼可能会降低糖尿人失明(该病被称之为糖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为视网膜含有丰富的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因此研究人员提出假设:摄入富含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将会降低糖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 标签: 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美国医学会杂志 视网膜疾病 初榨橄榄油 低脂饮食
  • 简介: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食品供应的充足问题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社会稳定。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引起食品供应问题造成的危害,需要建立食品应急保障供给机制

  • 标签: 食品应急保障 应急供应 应急采购
  • 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最新合作研究发现,水稻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调控水稻的粒长和品质,这为水稻粒形的分子设计、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近日,国际着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表了这一成果。

  • 标签: 种质创新 中国水稻研究所 新品种培育 稻粒 生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 简介:为获取一种营养、口味独兼食疗作用的复挂面,燕麦、马铃薯为对象,统研究了最佳配比、小麦粉改良剂和干燥对其品质的影响,并构了非拟的复挂干燥型.结果表明:小麦粉改良剂和干燥对挂品质影响显著,佳配方:谷朊粉8%,魔芋粉0.3%,聚丙烯酸钠0.15%;

  • 标签: 马铃薯 成型机制 挂面 燕麦 复合 品质影响
  • 简介:按照IS09001:2008的思路,提出了构筑ISO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PDCA循环,建立长效机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 标签: 面粉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 长效机制 构筑
  • 简介: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的第一年。福建省通过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深入扎实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部署各地各部门加强种养、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大力抓好食品安全七大体系建设,重点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消费。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福建省 安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制 食品放心工程
  • 简介:蛋白质微胶具有优异的尺寸效应、生物兼容性和疏水分子荷载能力.可望成为新一代功能性食品配料。本文对蛋白微胶的制备技术,形成机制及调控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蛋白质聚集行为控制与蛋白质微胶形成的关系;提出营养微胶的概念;对蛋白质微胶形成时蛋白与植物多酚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蛋白质微胶的界面吸附行为和凝胶特性及其在真实食品体系的应用情况。

  • 标签: 蛋白质 微胶 营养 输送
  • 简介:科学研究发现,水果经过咀嚼,可以在大肠中吸收水分并形成一种胶状物。它酷似海绵,能够包裹住胆固醇物质,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 标签: 水果 血管 科学研究 胶状物 胆固醇 大肠
  • 简介:黑龙江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承担并主持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一“黑龙江省马铃薯病毒的鉴定及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继2003年在黑龙江省宾县发现马铃薯蕨叶病后,今年,黑龙江检验检疫局项目研究人员先后又在省内通河、方正、宾县和尚志发现该病害。经电镜观察、生物学测定、种薯传毒试验及血清学检测,确定致病病毒为番茄黑环病毒。这是国内首次对该病毒害进行检测。据了解,番茄黑环病毒在美国、土耳其、

  • 标签: 马铃薯病毒 番茄 种薯 传毒 鉴定 快速诊断技术
  • 简介:冬枣黑腐为冬枣果实在贮藏中发现的主要病害,本研究表明其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er]、实腐茎点霉(Phomadestractivaplowr)以及壳梭孢属的Fusicoccumsp..此三种病原菌可以单独或混合侵染.本试验通过抑菌圈法,用六种抑菌剂对黑腐混合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戴挫霉、科博、喷克、恩威植物提取液在试验的浓度下对该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必备、亚硫酸氢钠在该试验浓度下对该菌没有作用.

  • 标签: 冬枣 黑腐病 抑菌试验 杀菌剂 贮藏 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