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DAS、WCST、Stroop测试,另外选择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DAS评分、Stroop总时间、Stroop错误数、WCST总应答数、WCST完成分类数、WCST错误应答数、WCST持续错误数、WCST非持续错误数等指标均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情感障碍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抗抑郁治疗后认知功能仍难以完全恢复。

  • 标签: 首发抑郁症 认知功能损伤 特点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对肾功能影响因素、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现代传染病学》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选择1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24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6.5岁。乙型肝炎肝硬化13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1例,丁型肝炎肝硬化1例,终末期(死亡组)33例。其中代偿期98例(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4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2~50岁,平均年龄41.5岁。进行肝功能、血液生物化学检测,分析不同病期、血液系统、肝功能改变及并发症对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尿素(Urea)、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变化、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患者不同病期血液检测均显示,随病情进展,β2-MG、LDH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37,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Urea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0例血液检查,肝炎肝硬化贫血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组和血小板减少组β2-MG、LDH、Cr及Urea水平与其各自的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三系血细胞减少组升高最为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49,P〈0.01)。肝炎肝硬化患者按ALT、AST、AST/ALT比值、甲脂蛋白(AFP)变化分组,其升高组与其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β2-MG、LDH、Cr及Urea均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随着肝炎肝硬化病情的进展,血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恶化,血清β2-MG、LDH、Cr、Urea水平逐渐升高。结论在肝炎肝硬化病期中检测β2-MG、Urea、Cr、LDH变化可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并与病情轻重和疾病转归密切相关,是预测肝肾病情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肾功能 Β2-微球蛋白 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例窒息新生儿发生器官功能损害患儿55例,发生率为78.6%,其中多器官功能损害40例,发生率为57.1%,重度窒息患儿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患儿死亡0例,病死率为0;重度窒息患儿死亡3例,病死率为10.7%,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率高,重度窒息死亡率高,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可保护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特点
  • 简介: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概念是由Schdev提出的,其定义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严重到可以诊断的水平,包括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到血管性痴呆(VaD)的一系列疾病类型.在过去20年VaD的诊断标准不断发展,但准确的定义仍存在争议.以往根据Alzheimer病(AD)引申的VaD早期诊断标准着重于记忆的缺陷,而非与VaD密切相关的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的障碍.……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亚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并发器官损伤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危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患儿50例,入院后行支持、对症、维持等综合抢救,同时针对不同器官损伤积极进行相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7d行心电图、胸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查,观察临床疗效及患儿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d,50例患儿治愈28例,占56%;好转19例,占38%;治疗有效率为94.0%。治疗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心肌酶、尿素氮、肌酐、转氨酶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多并发心、肺、、肝、肾、胃肠等器官不同程度损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轻病残。

  • 标签: 窒息 新生儿 多器官损害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导致宿主免疫失调反应而导致脏器功能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的特点。脓毒症状态下,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通透性增加、黏膜完整性破坏以及肠道内菌群失衡,促进了脓毒症的进展,因而被称为脓毒症的"发动机"。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损害在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中的关键作用一直受到争议。笔者结合最新研究,对该理论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以期用新的依据回答该问题,即肠道损害还是脓毒症的"发动机"吗?分析发现,尽管细菌移位理论假说已不被试验结果支持,但肠道损害仍是脓毒症进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因素包括:肠源性毒性淋巴液、上皮细胞凋亡和通透性增加、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等。

  • 标签: 脓毒症 肠道损害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而为疾病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窒息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合《实用新生儿学》分为窒息重度组26例与轻度组34例,重度组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胎龄≤36周、重度窒息、5minApgar评分≤5及入院时pH≤7.2与多器官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36周、重度窒息、血清pH≤7.2、5minApgar评分≤5是影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对窒息新生儿整体器官的监护,确保并发症及时分析与处理,以将窒息新生儿的病死率降至最低水平。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多器官功能损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登革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登革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进行研究,做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予以针对性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登革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能提升了满意度,值得肯定。

  • 标签: 登革热 多器官功能损害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了解高压氧病区损害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高压氧病区975例损害患者的血、痰、尿等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3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77株,占66.04%;革兰阳性菌213株,占16.04%;真菌238株,占17.92%。分离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和尿,分别占58.59%、35.24%。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67%、81.82%、82.44%、4.65%。革兰阳性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结论高压氧病区损害患者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 标签: 高压氧病区 脑损伤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耐药率
  • 简介:烯醇化酶(enolase)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催化2-磷酸甘油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及其同工酶均为胞质二聚体,由α、β、γ三种亚基组成,包括五种同工酶,即αα、ββ、γγ、αβ、αγ。组织内有αα、αγ、γγ三种同工酶存在,其中γγ型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质中,故名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本文综述缺血缺氧性损害患者中NSE的变化。更多还原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缺血缺氧性脑损害 生物血指标 脑缺血
  • 简介:摘要新生儿期是人一生中低血糖发病率最高的时期,其发病率为4.4/1000出生儿,<2.5kg体重婴儿为15.5/1000活产儿。如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是智力落后及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血糖症可引起渗透性利尿、脱水、颅内出血,应激性高血糖尚可引起心肌损害等。故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 高血糖 心脑损害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轻微型肝性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区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改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5例乙肝肝硬化伴MHE患者(MHE组)、27例无MHE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30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颅脑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扫描,将原始图像经过处理后得到ReHo图,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和MHE组三组之间ReHo差异的区。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HE组区ReHo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相比,MHE组数字连接试验A (Number Connection Test-A,NCT-A)量表评分显著升高、数字符号试验(Digital Symbol Test,DST)及MoCA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对照相比,MHE组右侧额中回、颞中回、颞下回及双侧中央旁小叶的ReHo显著降低,左侧楔前叶ReHo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MHE组MoCA评分与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中回及部分枕部的平均ReHo值呈负相关(P<0.05),与右侧缘上回的平均ReHo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MHE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区ReHo的改变有关。

  • 标签: 轻微型肝性脑病 认知功能 局部一致性 血氧水平依赖 功能磁共振成像 数字连接实验A 数字符号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