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小霞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6-06
  • 出处:《护理前沿》2020年20期
  • 机构: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压控制的有效方法及其肾功能保护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压控制与肾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然后结合本院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通过收集患者资料,对比护理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肾功能指标变化,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肾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也有所降低。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满意度增强。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血压控制和肾功能保护策略,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监测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血压控制 肾功能保护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脑肿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后依据结果分为良性组20例,恶性组20例,患者均以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进行检测,对比其关键数值。结果:在D参数、D*参数、ADC标准值中,恶性组数值较低,在f参数中,恶性组数值较高,P<0.05。结论: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对脑肿瘤进行鉴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脑功能成像 脑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结构与功能连接研究。通过对结构和功能连接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介绍,概述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研究结构和功能连接中的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结构 功能连接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NAION患者功能变化的研究。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NAION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医院健康体检的5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初级视觉皮层、右脑岛、额中回区域的峰值T均为负值,说明NAION患者的ALFF(低频振幅)降低;观察组桥、舌状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的峰值T均为正值,表明NAION患者的ALFF显著增加。结论 NAION患者会出现部分功能活动的异常,一般默认为网络功能障碍,需要对患者实施早期诊断,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施对了解NAION患者功能变化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NAION 脑功能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发生慢性肾病病例达到15亿人次左右,患病率占比是10.8%,因为高血压等疾病促使患者发生肾脏损伤的占比更为严重,特别是老年病患居多,一旦发现疾病未科学治疗,会导致患者身体受到极大的损害,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此次内容部分主要是以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方面,对调查目标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验的效果做评估。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入病例都为2022年4月-2023年7月期间接收的病例,其中15例高血压肾功能损伤患者为观察组,相同时间内到院诊疗的健康体检群体作为对照组,例数以上述一致,此次研究对象都实施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此期间并完成尿素、肌酐浓度评估,对各群体的相关指标情况进行了临床对比。结果:经过调研表示,查看患者CysC、Urea、Scr指标,结果为观察组各评分均较突出;经过临床诊断表示,肾脏损伤和患者指标数据有关联性,患者症状程度较重,显示其CysC、GFR更突出(P<0.05)。结论:主要高血压肾功能损伤者实施血清胱抑素C检验,其能能够和其他有关指标体现患者肾功能损害敏感指标,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效用。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功能性疾病在临床上是指由于大脑功能出现障碍而引发的系统性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情感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情进一步恶化时会出现器质性病变。虽然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与大脑的功能活动有关,但是在进行常规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过程中却可能无法发现异常,因此需要针对性的检查措施以及及时的治疗。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副作用越小的治疗方案越对患者有利,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可以精确地量身定制,在保证治疗范围的情况下维护周围正常组织功能,因此在需要对功能性疾病进行“器质性”手术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 神经外科 脑功能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酒精依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49例酒精依赖患者为研究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8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MoCA评分。结果:研究组T3、FT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FT4、T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oCA评分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及MoCA总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命名、定向2项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FT3与MoCA总分呈正相关(P<0.05);TSH、T4、FT4与MoCA总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T3、FT3水平与酒精依赖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在临床治疗中关注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从而为患者安排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酒精依赖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梗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策略及作用。方法: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负责康复管理的66例梗后遗症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各33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加强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比对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干预前BI与FMA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BI与FMA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BI与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87.88%)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改善梗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脑梗 后遗症 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氏针对于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治疗的中风患者共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评价组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宫氏针可应用于脑卒中、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加速患者缺损神经修复,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治疗体验。

  • 标签: 宫氏脑针 中风恢复期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诊治的120例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1组(高血压60例)、观察2组(糖尿病60例)。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测定3组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3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数值以及联合与单一检测的准确率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2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观察1组(P<0.05)。观察1组60例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单项检测显示阳性43例,检出率71.67%;观察2组60例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单项检测显示阳性46例,检出率76.67%;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显示阳性58例,检出率96.67%。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单项和联合检测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有效检出早期肾功能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数量保持一致,均为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依从性和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肝功能损害
  • 作者: 刘正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19
  • 机构:南京鼓楼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梗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及对护理依从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梗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运动功能、护理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为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运动功能、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梗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护理依从性 运动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重症挫裂伤患者的护理方面,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促进功能恢复上的影响。方法  筛选86例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医治的重症挫裂伤患者,以随机法划分43例的两组,护理方式包括常规护理(对照组)与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组),评测护理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MMSE与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3%)较对照组(13.95%)更低,差异(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挫裂伤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重症脑挫裂伤 功能恢复 促进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对新生儿低血糖功能的敏感性,为早期识别和处理新生儿低血糖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75例低血糖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出生76例无脑损伤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EEG监测结果,并分析aEEG监测结果异常程度与患儿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根据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结果将观察组患儿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较差组,比较两组aEEG监测结果,并分析aEEG监测结果异常程度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背景活动评估结果多呈现轻度或中度异常,连续性评估结果多呈现不连续性。两组背景活动与连续性评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aEEG监测结果中的背景活动异常程度及连续性异常程度均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0.05);Cut-off值为23.39,灵敏度为82.79%,特异度为84.31%,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对新生儿低血糖功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反映低血糖对新生儿功能的影响。

  • 标签: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 新生儿 低血糖脑功能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维宣教模式护理对动脉瘤患者功能恢复、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多维宣教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心理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SAS、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FMA、ADL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动脉瘤患者给予多维宣教模式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动脉瘤 多维宣教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蒙医康复护理在梗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间的60例梗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蒙医康复护理方案,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蒙医特色疗法应用以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等措施。经过观察与评估,发现蒙医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获得了患者的较高满意度。与常规护理相比,蒙医康复护理在梗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结果表明,蒙医康复护理在梗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蒙医康复护理 脑梗恢复期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全麻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全麻动脉支架植入术老年患者,时间介于2023年2月1日-2024年1月31日期间,例数55例,入院先后顺序组别的划分,参照组27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开展综合护理。研究并比较双方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高于参照组,焦虑情绪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穿刺部位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全麻动脉支架植入术老年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患者 全麻脑动脉支架植入 术后认知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