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聋哑儿童执行功能缺陷与功能连接间的关系及特征。方法从特殊教育学校招募28名聋哑儿童和27名人口学指标匹配的正常听力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分别选用磁共振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评估聋哑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在灰质体积之间的差异,采用功能磁共振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方法分析聋哑儿童与正常听力儿童执行功能网络内连接的差异,用执行功能测试工具评价聋哑儿童各执行子功能与听力正常儿童的差异。结果聋哑儿童的灰质体积在左侧角回(MNI坐标:-48,-72,45;700 voxels)、右侧顶上回(MNI坐标:20,-62,57;594 voxels)和左侧枕中回(MNI坐标:-32,-87,42;782 voxels)较听力正常儿童减小。聋哑儿童在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额下回(MNI坐标:-24,21,3;54 voxels)功能连接较听力正常儿童减弱。在行为学测试结果中,聋哑儿童在转换功能上较正常儿童存在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9,P=0.02)。结论聋哑儿童执行功能存在一定缺陷,其神经机制可能与执行功能相关区出现功能连接减弱及灰质体积减小有关。

  • 标签: 聋哑 执行功能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三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失语症,言语交流困难作为失语症患者最普遍的临床表现,将导致患者产生情绪障碍、交流参与减少甚至生活质量降低。与痴呆患者不同,卒中后失语患者对于已经获得的语义知识仍有能力进行辨别认知,但与正常人相比,无法进行随意提取、正确命名。已有研究证明在言语治疗中,语义治疗与语音治疗相比具有更长的疗效维持时间。其中,语义特征分析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行为学治疗效果。但是,受损区的功能是否重塑仍未可知。探索大脑的语义处理过程,需要明确是"什么"类别的语义特征产生激活,在"哪里"可见激活中心及相关活动,"何时"产生活动并通过描述时间顺序,对"如何"进行处理产生影响。文章为了明确具有特定语义特征的训练素材其治疗效果在神经影像学方面的证据,综述了语义特征在空间、时间、频率关系上对大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并对临床及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言语治疗 语义 语义特征 脑功能成像 失语症
  • 简介:摘要遗传代谢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常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肺为遗传代谢病的常见受累靶器官之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和/或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久之出现肺功能损害,增加了遗传代谢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由于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早期识别困难,易被误诊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探讨遗传代谢病的肺部受累情况,从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生化及基因分析等多方面予以甄别,有助于临床医师提高警惕,进行及时的早期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肺部表现 肺功能损害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慈悲冥想者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材料与方法招募同一年龄段、性别一致、慈悲冥想年限3年以上并世居于青海的长期慈悲冥想者15例及非冥想志愿者16例,使用Prisma 3.0 T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结构及功能序列的图像采集,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logy,VBM)及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等方法处理并进行组间对比,提取差异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与ReHo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长期慈悲冥想组在双侧颞上回、右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及右侧上部中央后回的GMV增加;ReHo值增加的区有双侧丘脑及左侧小脑4/5区;ReHo值减低的区有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额中回。结论长期慈悲冥想者出现多个区GMV增加,存在ReHo值的变化,长期慈悲冥想组和对照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为冥想辅助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冥想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 灰质体积 局部一致性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结构 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电反馈训练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功能状态。方法:将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8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 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就诊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本次就诊患者采取常规药物 +基于电反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疗效;病情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功能状态工作负荷、大脑活力、睡眠质量、紧张焦虑以及疲劳程度。结果:观察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疗效、病情改善的时间、功能状态工作负荷、大脑活力、睡眠质量、紧张焦虑以及疲劳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常规药物 +基于电反馈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效果良好,对本病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

  • 标签: 基于脑电反馈训练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 脑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认知功能障碍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具体机制不明。已知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损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而周细胞作为BBB的组成部分,参与BBB的形成与维持以及神经血管系统的调节。近来研究显示,周细胞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文章总结周细胞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途径,周细胞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 )及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以期为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脑周细胞 血脑屏障 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术后神经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导致宿主免疫失调反应而导致脏器功能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的特点。脓毒症状态下,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通透性增加、黏膜完整性破坏以及肠道内菌群失衡,促进了脓毒症的进展,因而被称为脓毒症的"发动机"。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损害在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中的关键作用一直受到争议。笔者结合最新研究,对该理论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以期用新的依据回答该问题,即肠道损害还是脓毒症的"发动机"吗?分析发现,尽管细菌移位理论假说已不被试验结果支持,但肠道损害仍是脓毒症进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因素包括:肠源性毒性淋巴液、上皮细胞凋亡和通透性增加、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等。

  • 标签: 脓毒症 肠道损害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近年在针灸效应、针灸治病脑机制研究的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在健康受试者及患者的治疗前后进行,采用任务态、静息态、结构等多模态成像方法,观察针刺后的形态、功能激活及网络的变化,初步发现了人体经穴针刺的效应特征,特别是针灸疗效相关的功能及网络变化规律,丰富了针灸脑科学的内涵。

  • 标签: 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刺 脑机制 针灸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导致永久性残疾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十分重要。针刺疗法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检索近10年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fMRI研究及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fMRI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分析文献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功能连接机制。共纳入11项基于感兴趣区域的fMRI技术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枢机制主要是激活患者的初级运动皮层、后扣带回、楔前叶等区的功能连接。表明初级运动皮层等区的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是针刺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枢机制。

  • 标签: 针刺疗法 卒中 功能性磁共振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电击伤致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高压氧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科收治的电击伤导致伤害的患者50例,给予高压氧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出现昏迷的症状,且20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50例患者的丙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均明显升高;47例患者脑电图显示双侧大脑半球以慢活动为主,并伴有少量的低幅度α活动;2例患者因大动脉破裂死亡,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治愈出院;患者治疗后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击伤致损害的患者多会昏迷,高压氧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患者治疗后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 标签:   电击伤 脑损伤 临床表现 高压氧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证实,内皮功能障碍是小血管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内皮功能障碍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慢性灌注不足、氧化应激及炎症等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就内皮功能障碍在小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干预策略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微血管 内皮,血管 血脑屏障 氧化性应激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结构改变[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容积、黄斑厚度]与帕金森病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36例帕金森病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12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测验与Hoehn-Yahr分期,并根据MoCA评分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认知正常帕金森病(PD-NCI)组(12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组(13例)、帕金森病性痴呆(PDD)组(11例)。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分析各组的RNFL厚度及黄斑容积、厚度,并将其用体重指数校正。结果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组总RNFL厚度[单位:μm/体重指数,PD-MCI组:3.55±0.12(t=2.552,P=0.014),PDD组:3.07±0.18(t=4.122,P<0.001)]较正常对照组(4.05±0.16)变薄,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组(PD-MCI组和PDD组)各象限RNF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变薄,RNFL厚度随认知损害程度加重而逐渐变薄(r=0.558 3,P<0.001)。帕金森病各亚组黄斑容积[单位:mm3/体重指数,PD-NCI组0.274±0.010 (t=2.523,P=0.015),PD-MCI组0.268±0.010 (t=2.848,P=0.007),PDD组0.266±0.010 (t=2.604,P=0.013)]较正常对照组(0.316±0.010)变小,黄斑容积随认知损害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变小(r=0.234 1,P=0.024)。帕金森病各亚组黄斑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变薄,黄斑厚度随认知损害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变薄(r=0.283 9,P<0.001)。黄斑厚度[正常对照组(10.67±0.12)μm/体重指数,帕金森病组(9.51±0.07)μm/体重指数,t=8.312,P<0.001]及容积[正常对照组(0.316±0.010) mm3/体重指数,帕金森病组(0.270±0.010)mm3/体重指数,t=3.570,P<0.001]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变薄、变小。结论帕金森病患者RNFL厚度、黄斑容积及厚度随认知损害严重程度加重而变薄、变小。黄斑容积及厚度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变小、变薄,可以作为帕金森病早期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帕金森病患者出现RNFL厚度变薄,可能伴随认知功能损害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损害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神经纤维 黄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茶多酚 (TP)对反式脂肪酸致大鼠肾功能损害保护作用。方法 将四十只 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 5组,用 TFA处理大鼠形成肾损伤模型,然后使用茶多酚对大鼠进行保护,实验时长为八周,隔天灌胃一次,最后一次灌胃后,动物禁食 12 h,测定各组动物的体重麻醉处死后取肾脏称重,并测量各项指标活性。结论 经 TFA染毒组的小鼠实验后脏器系数增加,肾损伤严重,氧化应激指标相应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受 TP保护的各组相较于 TFA组,各项血清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茶多酚对反式脂肪酸致肾脏损伤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修复损伤肾脏。

  • 标签: 茶多酚 反式脂肪酸 修复作用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焦虑症患者其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入焦虑症患者共计为60例,属于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所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在社区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以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结合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对照组严重,P

  • 标签: 焦虑症 焦虑 抑郁 认知功能损害
  • 作者: 马艳玲 陈红燕 王金芳 叶娜 王诗男 冯丽 李越秀 石庆丽 贾伟丽 张玉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 10221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北京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患者白质微结构改变与执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2年3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并证实存在WML病灶的34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排除焦虑抑郁,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对所有WML患者进行评分,将其分为WML无认知功能障碍组(WML-cognitive normal,WML-CN)、WML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WML-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n dementia,WML-VCIND)、WML伴痴呆组(WML-dementia,WML-VAD),并使用Stroop色词干扰测验、数字连线测验、数字符号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等量表对其执行功能进行评价。另外选择MRI扫描无WML病灶的1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所有入组对象均采用德国西门子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DTI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全基于体素的分析(voxel based analysis, VBA),分析四组被试全及感兴趣区DTI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并与WML患者执行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在执行功能测验中,与认知功能正常者(WML-CN组、NC组)相比,WML伴认知障碍的患者(WML-VAD组、WML-VCIND组)在Stroop色词干扰B时间[(65.54±6.24)s和(43.67±0.95)s、(76.75±2.13)s和(43.67 ±0. 95)s、(65.54±6.24)s和(43.66±1.81)s、(76.75±2.13)s和(43.66±1.81)s]、Stroop色词干扰C时间[(88.58±6.76)s和(61.63±1.31)s、(96.37±1.47)s和(61.63±1.31)s、(88.58±6.76)s和(66.31±8.19)s、(96.37±1.47)s和(66.31±8.19)s]、TMTA时间[(40.47±2.76)s和(30.92±0.47)s、(44.24±1.43)s和(30.92±0.47)s、(44.24±1.43)s和(31.99±2.07)s、(40.47±2.76)s和(31.99±2.07)s]、TMTB时间[(88.66±6.55)s和(80.34±0.61)s、(96.70±1.72)s和(80.34±0.61)s、(88.66±6.55)s和(83.10±5.91)s、(96.70±1.72)s和(83. 10±5.91)s]、数字符号测验得分[(39.25±5.63)分和(47.00±2.55)分、(31.27±3.93)分和(47.00±2.55)分、(39.25±5.63)分和(48.86±4.34)分、(31.27±3.93)分和(48.86±4.34)分]、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8.94±1.00)分和(11.71±0.47)分、(6.64±0.81)分和(11.71±0.47)分、(8.94±1.00)分和(10.86±0.69)分、(6.64±0.81)分和(10.86±0.69)分]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WML伴认知障碍的患者中,WML-VAD组在Stroop色词干扰B时间、Stroop色词干扰C时间、TMTA时间、TMTB时间、数字符号测验得分、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较WML-VCI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L-CN患者部分执行功能评分如Stroop色词干扰C时间、言语流畅性试验得分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胼胝体膝部、下纵束等的FA值与Stroop色词干扰B测验、Stroop色词干扰C测验、TMTA时间呈负相关(r=-0.436~-0.471),与数字符号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呈正相关(r=0.428~0.573);胼胝体膝部、上/下纵束、下额枕束等MD值与Stroop色词干扰B测验、Stroop色词干扰C测验、TMTA时间呈正相关(r=0.432~0.609),与数字符号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呈负相关(r=-0.424~-0.630,经校正,均P<0.003125)。结论WML伴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显著下降,且白质微结构破坏越严重,执行功能损害越严重。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执行功能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脑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颈性眩晕患者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22例的相关资料,并纳入同期2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采用眩晕可视化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眩晕严重程度,采用6分分类法评估眩晕的发生频率。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脑部MR扫描,采集两组受试者功能MRI数据,数据分析采用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技术,用于评估患者功能局部改变情况。将颈性眩晕组和健康对照组的ALFF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REST软件包提取异常区的ALFF值,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功能改变与眩晕病程和眩晕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颈性眩晕患者左侧颞上回(体素数=45,t=-3.36)、右侧颞上回(体素数=32,t=-2.82)和左侧缘上回(体素数=57,t=-4.85)区域的ALFF值降低,而左侧小脑(体素数=41,t=4.26)和右侧小脑(体素数=33,t=4.57)的ALFF值增高(AlphaSim校正,均P<0.05)。颈性眩晕组患者左侧和右侧颞上回ALFF值与患者病程(左R2=0.437、右R2=0.259)、VAS评分(左R2=0.453、右R2=0.341)及DHI评分(左R2=0.553、右R2=0.594)呈负相关(均P<0.05),左侧和右侧小脑ALFF值与患者病程(左R2=0.555、右R2=0.490)、VAS评分(左R2=0.307、右R2=0.282)和DHI评分(左R2=0.632、右R2=0.591)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双侧前庭皮层自发神经活动降低,双侧小脑自发神经活动增强,脑部功能改变与眩晕病程及眩晕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颈椎 眩晕 磁共振成像 椎间盘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毒蜂蜇伤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对 100 例 毒蜂蜇伤致肾功能损害 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均 50 例。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化指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化指标均好于对比组,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毒蜂蜇伤致肾功能损害患者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护理后 生化指标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毒蜂蜇伤 肾功能损害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MRI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总体负担和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联合预测CSVD患者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就诊的C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VCI诊断。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CSVD总体负担以及Hcy与CSVD患者VCI风险的独立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CSVD总体负担和Hcy单独及联合预测VCI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82例CSVD患者。其中,男性98例(53.8%),年龄(68.97±5.14)岁;VCI组103例(56.6%),非VCI组79例(43.4%)。单变量分析显示,VCI组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空腹血糖、CSVD总体负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与非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后,高脂血症[优势比(odds ratio, OR)1.53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63~3.048;P=0.021]、CSVD总体负担(OR 1.405,95% CI 1.198~2.962;P=0.033)和Hcy(OR 1.617,95% CI 1.315~3.192;P=0.018)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OR 0.702,95% CI 0.477~0.895;P=0.012)和维生素B12(OR 0.726,95% CI 0.494~0.913;P=0.039)是VCI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SVD总体负担预测VCI的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0.639],Hcy的预测价值中等(AUC=0.717),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AUC=0.836)。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显著大于CSVD总体负担(Z=3.860,P<0.001)和Hcy(Z=2.489,P=0.006)。结论CSVD总体负担与Hcy联合预测CSVD患者VCI风险的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高半胱氨酸 磁共振成像 认知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腧穴、原穴,临床上多与光明、合谷穴配合治疗多种疾病。搜索并查阅文献可知,针刺太冲穴及光明、合谷配穴不仅能激活大脑功能区域,还能有效激活小脑的特定功能区。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发现太冲、太冲配光明、太冲配合谷小脑激活区域增强,同时表明小脑可能也具有特异性和偏侧性;小脑在针刺太冲及其不同配穴多任务中被激活,针刺治疗相关疾病神经网络信号可能在小脑中进行整合。本文主要为明确针刺单穴与配穴对小脑的功能区域变化,有利于揭示配伍规律,对临床应用配穴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针刺 太冲穴 光明穴 合谷穴 功能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