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疗法对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例纳入的白质疏松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12例。在常规血管危险控制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远隔缺血预适应方法,每周5次,每次15~20 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广度测试(DST)及复杂词语和简单词语的词语流畅性测试(VFT)评分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能力以及言语能力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定;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行磁共振灌注成像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脑室旁白质、皮质下白质及全平均血流量(CBF)的变化。结果经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oCA、DST评分以及复杂词语和简单词语的VFT评分分别为(22.75±3.88)、(14.14±2.34)、(8.43±0.97)和(12.29±2.36)分,均较组内治疗前[(17.88±4.61)、(11.14±2.41)、(7.14±0.89)和(9.14±1.77)分]有明显提高(P<0.05),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脑室旁CBF、皮质下CBF和全CBF[(15.85±3.23)、(14.57±3.95)和(53.57±3.59)ml/(min·100 g)]较组内治疗前[(11.71±1.97)、(10.43±1.90)和(47.71±2.14)ml/(min·100 g)]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远隔缺血预适应改善白质疏松患者的认知损害,有可能与改善血流量有关。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认知 远隔缺血预适应 脑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损害患者展开康复治疗,并探讨其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诊治的病毒性脑炎损害患儿,从中选取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展开比较。结果: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FMA量表评分对比中,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的数据比为94.87%(37/39)VS 76.92%(30/39),P<0.05。结论:通过对病毒性脑炎损害患者实施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肢体痉挛情况,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损害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空气污染暴露与婴儿肺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将生于斯德哥尔摩的健康婴儿纳入两项队列(n=99和n=78)。婴儿肺活量测定法包括容积描记和计算用力呼气流量的增量。汇总分析显示,婴儿6月龄时的肺功能与婴儿自出生至测试期间居住地的时间加权平均空气污染程度有关。污染物包括空气动力学直径< 10 μm(PM10 )或<2.5 μm的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结果婴儿期空气污染暴露于所有污染物均与0.5秒用力呼气量(FEV0.5)及用力肺活量(FVC)存在显著负相关。例如,PM10的四分位增量为5.3 μg/m3时,FEV0.5和FVC的下降量分别为10.1 ml(95%可信区间1.3~18.8)和10.3 ml(0.5~20.1),每分通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相应变化为43.3 ml/min(-9.75~96.3)和0.84 ml(-4.14~5.82)。结论空气污染暴露会损害婴儿的肺功能,具体体现在气道口径和肺容量方面,这表明相对低水平的空气污染会对生命早期的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指各种病因导致的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以及血管周围实质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综合征,而且是导致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CSVD起病隐匿,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文章对CSVD的不同影像学标志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导致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主要原因,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血脑屏障破坏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针对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分泌、神经系统损伤以及微RNA等方面对CSVD患者认知损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在采取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时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1月,纳入我院70例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最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丁苯酞软胶囊 脑小血管病 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轻微型肝性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区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改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5例乙肝肝硬化伴MHE患者(MHE组)、27例无MHE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30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颅脑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扫描,将原始图像经过处理后得到ReHo图,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和MHE组三组之间ReHo差异的区。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HE组区ReHo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相比,MHE组数字连接试验A (Number Connection Test-A,NCT-A)量表评分显著升高、数字符号试验(Digital Symbol Test,DST)及MoCA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对照相比,MHE组右侧额中回、颞中回、颞下回及双侧中央旁小叶的ReHo显著降低,左侧楔前叶ReHo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MHE组MoCA评分与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中回及部分枕部的平均ReHo值呈负相关(P<0.05),与右侧缘上回的平均ReHo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MHE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区ReHo的改变有关。

  • 标签: 轻微型肝性脑病 认知功能 局部一致性 血氧水平依赖 功能磁共振成像 数字连接实验A 数字符号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韦尼克病(WE)患者的前庭功能异常表现,并探讨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眩晕中心的WE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学评估,治疗前除完善头颅磁共振、血清硫胺素水平检查外,并完成视频头脉冲检查(vHIT)、眼震视图检查及前庭双温试验。结果12例患者均有饮食缺陷病史,其中8例酗酒。12例患者均有行走不稳,7例有头晕,8例出现振动性幻视。有眼肌麻痹者6例,12例患者均可见凝视诱发眼震。12例患者在治疗前vHIT均发现双侧水平半规管病理性扫视波,而垂直半规管仅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完善眼震视图检查,所有患者均可检测到双向水平凝视诱发眼震,其中3例伴有垂直眼震,扫视试验结果1例异常,平稳跟踪试验结果3例异常,视动性试验结果1例异常,双温试验结果均存在异常。结论WE患者可出现vHIT异常及双向水平凝视诱发眼震,类似前庭周围及前庭中枢同时受损的特殊异常表现。前庭功能检查有利于WE的诊断,适合于有营养障碍病史并出现头晕或行走不稳怀疑WE患者的筛查。

  • 标签: 韦尼克脑病 反射,前庭眼 硫胺素缺乏 头脉冲检查 眼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熵,这一原本热力学概念被引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中,用于度量时间尺度上的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时域功能熵和功能连接之间存在负的时空线性相关,被认为是大脑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标,能提供区域灌注、低频波动幅度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作为大脑功能信号的一项基本特征,fMRI的时域功能熵已用于揭示意识、衰老等生理和病理状态(如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成瘾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为认识疾病提供了新的利器。本篇文章从fMRI时域功能熵及其分析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生理基础及意义、临床应用和未来方向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以期能为相关专业领域的同道们进一步了解功能熵提供帮助。

  • 标签: 放射学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复杂性 大脑
  • 作者: 石庆丽 李越秀 王金芳 陈红燕 张玉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12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医学部,北京 100050,武汉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影像中心,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合并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与正常人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额顶叶网络(frontoparietal network,FPN)、凸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注意网络(dorsal attention network,DAN)之间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改变,以及这种功能连接变化与执行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WML患者,分为WML-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组(none-dementia vascular cognition impairment,VCIND组)(n=19),WML-血管性痴呆组(vascular dementia,VaD组)(n=17),同时选取无认知功能障碍且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n=24)。使用Stroop色词干扰测验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C、连线测验B(trail making test B,TMT-B)、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评估所有受试者的执行功能。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挑选出FPN、SN、DMN、DAN四个静息态网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这四个静息态网络所包含重要区间功能连接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这种功能连接差异与执行功能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VaD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左侧顶下小叶(left inferior parietal lobe,IPL.L)之间的FC(0.267±0.320)较NC组(0.520±0.253)显著降低(P=0.005);VaD组MPFC-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PCC)的FC(0.655±0.284)较VCIND组(0.810±0.232)显著下降(P=0.017);VaD组MPFC-左侧岛叶(left insula,insula.L)、MPFC-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L)之间的FC[(0.411±0.277),(0.545±0.311)]较VCIND组[(0.239±0.308),(0.353±0.270)]显著升高(P=0.044,0.028);VCIND组左侧顶上小叶(left superior parietal lobe,SPL.L)-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igh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R)之间的FC(0.488±0.157)较NC组(0.301±0.257)显著升高(P=0.010);VaD组MPFC-insula.L、MPFC-DLPFC.L之间的FC较NC组显著升高(P=0.020,0.037)。(2)MPFC-PCC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与Stroop色词干扰C(r=-0.279,P=0.036)、TMT-B(r=-0.313,P=0.018)评分存在负相关;MPFC-IPL.L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与Sroop色词干扰B(r=-0.311,P=0.018)、Stroop色词干扰C(r=-0.308,P=0.020)及TMT-B(r=-0.367,P=0.005)评分存在负相关,与VFT存在正相关(r=0.357,P=0.006);SPL.L-DLPFC.R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与Stroop色词干扰B评分呈正相关(r=0.305,P=0.021)。结论WML患者认知相关网络内部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区间功能连接的差异与执行功能存在相关性,这些区间功能连接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可能出现的执行功能的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认知障碍 静息态脑网络 执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球囊通道技术在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对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9年12月到2022年6月于我院中进行深部病变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析组40例采用自制球囊引流管,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引流管,对比两组治疗结局。结果 数据显示分析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数据显示分析组脑神经功能评分更理想,对比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球囊引流管 脑瘤 脑功能
  • 简介:摘要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临床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而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psychogenic erectile dysfunction,pED)是ED中最常见的类型,既往认为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大脑特定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网络异常已得到广泛证实。网络分析提示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结构性网络和功能性网络存在默认网络、认知控制网络、情绪/额叶-边缘系统和突显网络的拓扑连接模式异常,可能是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这一发现为pED的中枢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 脑网络 结构网络 功能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在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视觉注意损害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确诊的CSVD患者25例作为CSVD组,以同期体检的2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广泛性焦虑量表(7-items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对CSVD组和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评估;使用Fazekas量表对两组进行磁共振白质高信号评分;使用视觉三刺激Oddball实验范式测定两组ERP成分P3的波幅与潜伏期。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波幅、潜伏期的差异;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P3波幅、潜伏期与相关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P3波幅组别×刺激交互效应显著[F(2,96)=3.922,P=0.023];组别主效应显著[F(1,46)=15.976,P<0.01];刺激主效应显著[F(2,96)=86.212,P<0.01];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9.82±5.14)μV,(11.12±4.72)μV],CSVD组靶刺激[(6.59±4.22)μV,F(1,48)=7.363,P=0.009]以及新异刺激[(7.08±3.91)μV,F(1,48)=13.907,P=0.001]诱发的P3波幅均显著降低。(2)P3潜伏期的组别主效应显著[F(1,48)=4.870,P=0.032],P3潜伏期的组别×刺激交互效应显著[F(2,96)=4.561,P=0.013];刺激主效应显著[F(2,96)=16.299,P<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CSVD组新异刺激诱发的P3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F(1,48)=17.124,P<0.01]。(3)靶刺激诱发的P3波幅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255,P=0.027),新异刺激诱发的P3波幅(r=-0.502,P<0.01)和P3潜伏期(r=-0.265,P=0.022)与Fazeka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CSVD患者处理视觉空间信息的速度和能力受损,尤其是对罕见刺激。ERP检查可能成为辅助诊断CSVD视觉注意损害的一种快速、客观和敏感的方法。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事件相关电位 P3 认知障碍 视觉注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中的改变及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共纳入28例MCI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采集所有受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图像后,利用GRETNA (Graph Theoretical Network Analysis)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功能网络构建,然后利用图论分析方法计算网络拓扑属性,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采用Bo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方法对结果进行校正。结果与NC组相比,MCI组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Cp)及局部效率(local efficiency,Eloc)均下降,下降最明显的区主要位于视觉及听觉功能相关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的特征路径长度(shortest path length,Lp)缩短(P>0.05),全局效率(global efficiency,Eglob)升高(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I患者的Cp及Eloc较NC组明显下降,且以视觉及听觉功能相关的区下降最明显,其有可能成为MCI准确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全局效率 聚类系数 特征路径长度 局部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剥夺状态下健康志愿者葡萄糖代谢和血流灌注的改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睡眠剥夺后脑功能损伤的具体区定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的17名健康志愿者[男8名、女9名,年龄(22.5±1.7)岁],对志愿者进行2次磁共振三维(3D)动脉自旋标记(ASL)及18F-FDG PET/CT显像,第1次在正常睡眠后2 h,第2次在睡眠剥夺24 h后。应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对3D-ASL图像和18F-FDG PET/CT图像处理,分别得到睡眠剥夺前后脑代谢及灌注差异激活图,再获得代谢及灌注差异共同激活区图。将异常激活的区设为ROI,获得其血流量(CBF)值及SUV比(SUVR)值(以小脑为参考区),采用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受试者睡眠剥夺后脑代谢与灌注均减低,且异常区相似,代谢减低的区明显多于灌注减低的区;睡眠剥夺后代谢及灌注共同减低的区集中于额叶、颞叶、顶叶等区;睡眠剥夺后受试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CBF值及SUVR值有相关性(r=0.58,P=0.014)。受试者睡眠剥夺后全平均CBF值[(46.32±7.39) ml·100 g-1·min-1]及SUVR值(1.46±0.04)均低于睡眠剥夺前全平均CBF值[(54.91±6.51) ml·100 g-1·min-1]及SUVR值(1.53±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67、-3.72,P值:0.012、0.001)。结论初步揭示了睡眠剥夺后受试者功能损伤的具体区定位。对于睡眠剥夺功能研究,18F-FDG PET/CT与3D-ASL具有一致性且前者更为敏感。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可能是睡眠剥夺后脑功能损伤的核心区。

  • 标签: 睡眠剥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磁共振成像
  • 作者: 袁伟 吕莹 施冬玲 廖怡馨 李锋 沈银忠 凌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病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科学研究部,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上海 20150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突变株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于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15日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连续收治的1 183例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收集临床资料、病毒基因分型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肝功能损害的基本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earson相关性检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125例(10.6%)患者基线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和60例(5.1%)基线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异常,其中33例(2.8%)患者接受了保肝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损害通常较轻,其中奥密克戎突变株肝功能损伤更轻。ALT升高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有所升高[(6.96±1.78)×109/L比(6.41±1.96)×109/L,P=0.005 2];CT提示肝脏密度减低的比例显著升高(2.4%比0.3%,P=0.018 0);AST升高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7.83±22.36)mg/L比(2.68±6.21)mg/L,P=0.007 8]、D二聚体水平[(0.34±0.39)μg/ml比(0.31±0.75)μg/ml,P=0.047 5]高于正常组。26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正常,病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另有8例患者入院时肝功能有异常,治疗过程中进一步进展。肝功能进展患者显著影响康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基线体质量指数值[比值比(OR)=1.80,P=0.047)]、非奥密克戎病毒株(OR=12.63,P=0.046)、D二聚体(OR=2.36,P=0.047)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OR=1.03,P=0.009),以及入院后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乌司他丁者(OR=6.89,P=0.034)肝功能进展风险较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部分存在肝功能受损,奥密克戎突变株相关的肝功能异常相对少见。新型冠状病毒诊疗中需对肝功能进行评估,尤其是对基线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入院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乌司他丁的患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损害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患者记忆功能损害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我院30例抑郁症患者,按相关诊断标准将入组病例分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15例(双相组)、单相抑郁患者15例(单相组),另抽取13例参与医院心理测试的正常人作为对照(普通组),评估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及记忆功能。结果:单相组及双相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均显著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组与双相组HAMD-17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组及双相组韦氏记忆量表(WPS)各项得分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组与双相组量表中经历、定向、数字顺序关系、再认、触觉记忆及背诵数目等测试项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向组患者图片回忆、视觉再生、逻辑记忆、联想学习得分明显低于单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相抑郁病例相比,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病例记忆功能受到损害的程度更严重。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 单相抑郁 记忆功能损害 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