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入路在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60例腰椎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简称后路组),另外30例行前路减压钛网置入内固定(简称前路组),比较两组患者间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s角度数改变,观察记录有无不良反应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随访检查结果示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治疗后cobbs角度数减小、椎体高度增加显著,且明显优于前路减压钛网置入内固定,两组检查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16例患者并发不同程度椎间盘退行性变,2例矫正治疗失败,与前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定型骨折安全可靠,疗效肯定,但恢复期有椎间盘退行性变和矫形失败风险,临床操作应重视。

  • 标签: 腰椎不稳定型骨折 椎弓根钉固定术 减压钛网置入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脾切除、外囊次全切除及内囊摘除治疗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的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及患者预后进行分析,以探讨临床治疗首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1例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脾切除26例(A组),外囊次全切除26例(B组),内囊摘除19例(C组)。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的中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残腔并发症、复发等相关指标。结果A组中出血量最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带管时间、住院天数最长,住院费用最高;B组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天数最短,住院费用最少(均P<0.05)。随访2.5~12.5年,A、B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85%(1/26),无一例复发;C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4/19),复发率为15.79%(3/19)。三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2,P=0.090),但C组术后复发率最高(χ2= 8.28,P=0.016)。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外囊次全切除治疗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较为安全,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较低等优势,可视为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棘球蚴病 脾切除术 继发性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观察两组临床诊疗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尿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置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内平均尿量、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及储尿期刺激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max、VMCC等尿流动力学参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能显著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尿流动力学参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之下不同运用在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本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5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予以调查及分析研究,2016年02月至2019年03月是抽选时间,分组法参考随机双盲法,一组入组25例,试验组予以鼻内窥镜下常规手术加下鼻道开窗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鼻内窥镜下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手术治疗有效计算率、术后并发症计算率实行评比。结果试验组手术治疗有效计算率大于对照组数值指标,证实指标检验和评定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计算率对比对照组数值指标,未证实指标检验和评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开展鼻内窥镜下常规手术加下鼻道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鼻内窥镜下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更优。

  • 标签: 鼻内窥镜 术式 真菌性鼻窦炎
  • 简介: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不同LEEP在治疗宫颈糜烂的中效果。方法将146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LEEP+干扰素)和对照组(LEEP),每组各7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持续排液时间、结痂脱落时间、脱痂阴道出血发生率及疗效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持续排液时间、结痂脱落时间及脱痂阴道出血发生率上均比对照组的少,而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比对照组的高(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不同LEEP治疗宫颈糜烂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宫颈糜烂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不同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再次妊娠结局。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患者6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分为2组,A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阴剖宫产疤痕憩室切除修补,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继发不孕率、瘢痕妊娠率以及憩室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患者采用阴剖宫产疤痕憩室切除修补治疗,临床学效果显著,且对子宫的影响较小。

  • 标签: 不同术式 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额肌瓣悬吊和提上睑肌缩短治疗,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进行额肌瓣悬吊的患者为34例,进行提上睑肌缩短的患者26例;额肌瓣悬吊总矫正率为95.89%,提上睑肌缩短总矫正率为8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在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优于提上睑肌缩短,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总矫正率
  • 简介: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移植A、B组,每组80例。移植A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移植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翼状胬肉治疗效果、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移植B组翼状胬肉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移植A组(85.00%)(P<0.05)。移植B组术后干眼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移植A组(12.5%)(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的临床效果优于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效果,对泪液功能无不良影响,可降低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不同移植术式 干眼症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外伤性黄斑孔(TMH)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玻璃体切除治疗的外伤性黄斑孔64例(64只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行玻璃体切除治疗,临床试验组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及黄斑孔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视力(logMAR)高于对照组(t=3.988,P=0.000),试验组视力提高率高于对照组(χ2=4.267,P=0.039)。术后6个月对照组黄斑孔闭合率为75.00%,试验组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6,P=0.168)。两组患者手术后黄斑孔直径逐月缩小(P<0.05),且试验组患者术后黄斑孔直径均小于对照组(F时点=9483.998、F交互=119.806、F组间=94.454, 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能够更有效地治疗外伤性黄斑孔。

  • 标签: 黄斑 眼损伤 玻璃体切除术 剥除,内界膜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20例,分为X组(n=40)、Y组(n=40)以及M组(n=40)。X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Y组采用常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M组采用常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对比X、Y、M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X组分别与Y组和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组与Y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取得的临床疗效尤为显著,患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治疗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的疗效的影 响。方法 选择 2019年 8月~ 2020年 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 82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 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结果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 87.04±7.63) mL对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 60.35±4.71) mL明显较少( t=16.2948, P< 0.05),与对照组康复进程对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 QOL评分为表现明显差异(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 QOL评分较低( P< 0.05)。结论 不同治疗效果不尽相同,与开腹手术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疗效确切,可降低手术出血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对于预后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胆囊炎,急性 胆囊结石病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剖腹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不同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的要点。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 60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 30例和动力髋螺钉 30例治疗, 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康复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要点。结果:人工骨头置换术后 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动力髋螺钉治疗术后 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2例压疮,四名患者部经过及时的治疗并在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恢复率 92.0%;动力髋螺钉治疗术后患者恢复率 95.0%。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术后护理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措施,对减轻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同术式 老年粗隆间骨折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1年内收治的60例翼状胬患者,按照其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对目液功能无影响,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可降低其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不同移植术式 干眼症 临床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子宫手术不同对生育期妇女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生育期子宫肌瘤患者共83例为研究对象,取动态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观察组41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内实施对比性临床研究。统计不同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结果:(1)卵巢功能:术前卵巢激素血清检验结果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术后3月时,患者卵巢激素水平较术前均变化,观察组FSH、LH低于对照组,E2及AMH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应激反应:观察组术后血清NE、E及F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均可实现对卵巢疾病的有效治疗,但就术后生理应激及卵巢功能损伤而言,腹腔镜对患者卵巢功能维护效果较好,可根据患者生育意愿需求合理选择开展治疗。

  • 标签: [] 子宫肌瘤 开腹术式 腹腔镜术式 卵巢功能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接受腹腔镜下不同治疗的临床疗程差异性。方法 筛入组7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依据治疗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选择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治疗方案,观察组选择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卵巢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选择腹腔镜下开窗取胚及输卵管切除均可实现治疗目的,提升输卵管通畅率,但是二者相比,选择腹腔镜下开窗取胚有助于保护卵巢功能,有助于强化患者生育能力,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 输卵管切除术 开窗取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