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为探讨肛裂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侧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除加括约肌松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不一样,肛裂切除加括约肌松懈相比于传统的侧切疗效更好,术后恢复更快,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术式 肛裂 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治疗肾癌和行开放治疗肾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肾癌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开放,观察组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对患者随访12个月,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天数,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复发、转移及切口种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治疗肾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 肾部分切除术 肾癌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不同剖宫产对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下段剖宫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良情况以及腹腔粘连分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腹壁粘连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假性肠梗阻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疤痕明显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再次手术的影响力小,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妇产科手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翼状胬肉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93例(114眼)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31例(38眼),对照组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治疗,观察A组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观察B组实施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愈合率和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A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愈合率分别为81.59%、92.11%,观察B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愈合率分别为86.84%、97.3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高于对照组60.53%、65.79%,P<0.05;1年内观察B组复发率为5.26%,低于观察A组7.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翼状胬肉患者,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或羊膜移植治疗效果显著,且手术操作安全性较高,同时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率最低,推进临床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术 丝裂霉素 羊膜移植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4月—2017年9月,研究对象134例本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7)、实验组(n=67),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眼压情况、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眼压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视力矫正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显示,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梁切开术 超声乳化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应用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急性阑尾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两种不同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76 例交通行脑积水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接受的手术不同,将患者分成各自 38 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室一腹腔分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腰大池—腹腔分流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状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 交通性脑积水
  • 简介:目的评估和比较异体羊膜移植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两种不同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复发性翼状胬肉计72例(72只眼),均为单眼,曾行单纯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有眼球运动障碍或胬肉增生组织达角膜瞳孔区。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另一组行异体羊膜移植。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对两种不同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疗效比较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临床安全性的主要终点事件:无术后并发症;二是临床有效性的主要终点事件:避免复发。结果术后12个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8只眼中36例痊愈,2例复发,复发率5.26%;异体羊膜移植组,34只眼中28例痊愈,6例复发,复发率17.65%。在临床安全性主要终点事件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有效性主要终点事件中,胬肉复发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即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翼状胬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异体羊膜移植组。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异体羊膜移植 手术治疗 安全性和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比较针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分别施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点剥脱与腔内激光闭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室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患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5例,确诊后拟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点剥脱治疗;观察组共35例,确诊后拟行腔内激光闭合治疗。手术时记录2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毕后记录2组的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显著更短,手术出血量显著更少,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以腔内激光闭合治疗的价值较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点剥脱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原发性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 腔内激光闭合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胫骨高位截骨不同治疗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内翻患者72例做回回顾性分析的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接受治疗的,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37例患者的内侧手术组和35例患者的外侧手术组;内侧手术组采用内侧张开式楔形植骨给予治疗;外侧手术组患者采用外侧闭合式楔形截骨给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一年后的膝关节HSS评分,以及膝关节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HSS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彼此之间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手术1年后,所有患者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并且内侧组与外侧组的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外侧组患者的胫骨后倾角、髌骨高度的降幅显著大于外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特点,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膝内翻症状,在治疗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 不同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股沟疝患儿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8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4例,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治疗)和观察组(54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医疗成本、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术后患儿自主活动恢复时间比较、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术后患儿自主活动恢复时间比较、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医疗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儿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观察组手术成本低,患者经济负担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下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不同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再次妊娠结局。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患者6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分为2组,A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阴剖宫产疤痕憩室切除修补,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继发不孕率、瘢痕妊娠率以及憩室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患者采用阴剖宫产疤痕憩室切除修补治疗,临床学效果显著,且对子宫的影响较小。

  • 标签: 不同术式 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乙状结肠癌手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明显低于开腹组的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具有对患者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荐为首选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腹腔镜辅助手术 开腹手术 乙状结肠癌 疗效
  • 简介:摘要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都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较高,有些患者合并两种结石,增加了治疗难度。近年来,伴随临床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消化系结石手术的理念和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腹腔镜、胆道镜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当前,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方式尚无统一意见,临床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对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依据综合年龄选择不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所有住院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病人进行心理年龄,生理年龄评估。综合年龄=实际身份证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3(1)。结果;全部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107例,比实际年龄大的77例,这其中76例实际身份证年龄也在76岁以上,一例实际身份证年龄70岁,综合年龄77岁。接近实际身份证年龄的27例。比实际年龄小的3例,这其中1例实际身份证年龄是81岁,综合年龄是78岁,另2例实际身份证年龄和综合年龄匀是81岁以上。结论我们是按综合年龄的结果进行选择,对一例实际身份证年龄70岁,但综合年龄是76.7岁的病人选择了全髋关节置换,对1例实际身份证年龄81岁,但综合年龄是78岁的病人,过去常规股骨头置换,我们选择了全髋关节置换1。

  • 标签: 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 临床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3例。参照组采取超声乳化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的治疗方法,观察并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视力改善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4.76%)显著低于参照组11例(17.4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