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三种剖宫产再次剖宫产各200例,其中新式剖宫产200例作为研究1组;改良新式剖宫产200例为研究2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腹壁切口情况,腹腔粘连情况,有无切口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两组研究组切口愈合为1类明显高于对照组;腹腔粘连研究1组高于研究2组及对照组,而研究2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开腹时间对照组明显少于两组研究组,胎儿取出及手术时间两组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面三种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脏,壁层腹膜可增加盆腹腔粘连,导致再次剖宫产难度,笔者认为新式剖宫产要缝合脏壁层腹膜可减少粘连。

  • 标签: 不同术式 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可行腔镜手术、亦可行开腹手术的阑尾炎患者30名,随机行传统开腹手术、多(3或4)孔腹腔镜阑尾切除、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对比研究三种不同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上,传统手术优于腔镜手术(P<0.05);在住院日和肛管排气时间上,腔镜手术优于传统手术(P<0.05);在切口长度上,经脐单孔腔镜优于其余两种(P<0.05);在中出血量方面,三种间都有区别(P<0.05)。结论阑尾炎的各种均有优缺点,在实际临床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不同

  • 标签: ??阑尾炎 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无张力疝修补,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对比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后,接受为期1~3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愈合不良以及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疝修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 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治疗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效果及术后远期疗效。方法回顾自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治疗的8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根据分为两组,PCDV组:33例患者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PCDV),SRS+PCDV组:51例患者采用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SRS)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PCDV)。采用SPSS19.0软件,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自由门静脉压力(FPP)改变、术前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采用χ^2检验对比分析手术病死率和术后流出道阻塞、再出血、门静脉血栓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CDV组术后FPP较术前有显著变化(t=2.707,P﹤0.05),但门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t=1.191,P﹥0.05);SRS+PCDV组术后FPP、门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术前有显著变化(t=6.881、14.183,P﹤0.05),PCDV、SRS+PCDV两组术后FPP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2.452,P﹤0.05)。术后随访中,SRS+PVDV组流出道阻塞、再出血及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C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5.33、5.81,均P﹤0.05),术后病死率及远期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PCDV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DV可阻断脾胃区反常血流,但术后血流状态、淤血情况改善不明显;SRS+PCDV联合既可明显降低门静脉高压又不增加术后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的风险,因此可以作为治疗PHT的首选

  • 标签: 高血压 门静脉 脾肾分流术 外科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疤痕子宫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组65例患者首次剖宫产为新式剖宫产,对照组49例患者首次剖宫产为采用传统。比较二次剖宫产的进腹时间、中出血、腹盆腔粘连、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进腹时间、中出血量、腹盆腔粘连等情况均差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恢复与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采用不同对患者再次手术有较大影响,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合理,以减少对患者的影响,也为有再次生育需求的患者再次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 标签: 首次剖宫产 不同术式 再次剖宫产 影响
  • 简介:目的对甲状腺单侧结节治疗中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病患8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对对照组病患实施单纯结节切除手术治疗疾病,对实验组病患实施峡部及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治疗疾病。对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折。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单侧结节的治疗中.峡部及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为优越,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于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单侧结节 临床分析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三种不同对产妇实施剖宫产过程中所导致的腹腔黏连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研究1组产妇实施剖宫产;采用新式剖宫产对研究2组产妇实施剖宫产;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研究3组产妇实施剖宫产。结果研究3组产妇中出现腹腔黏连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研究1组和研究2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2组略少于研究1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产妇实施剖宫产可以有效降低腹腔黏连的发生率。

  • 标签: 三种术式 剖宫产 腹腔黏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紧张部穿孔的治疗方式和注意点.方法资料完整的紧张部穿孔病例共105例,107耳,根据CT扫描提示的乳突病灶部位和范围,57例,57耳行乳突开放加鼓室成型,48例,50耳行I型鼓室成型(鼓膜修补).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获干耳97耳,总有效率为90.7%,病灶清除加鼓室成型组中复发5耳,单纯鼓膜修补组复发5耳,术后无面瘫、眩晕、耳鸣及感音性聋等发生.结论对于鼓膜紧张部穿孔的中耳炎,保守治疗不能治愈时,应积极行CT扫描,明确乳突情况,中先清除乳突病灶再成型,可提高疗效.关键词鼓膜穿孔紧张部鼓室成型TreatmentoftympanicmembraneperforationinparstensaXINGFenli,TANGHui,WANGJun,etal(Departmentofotolaryngology,NanjingFirstHospital,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Province210006,P.R.China)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tympanoplastyinpatientswithperforationoftympanicmembraneinparstensa.MethodsOf107earswithperforationoftympanicmembraneinparstensa,50earswithoutmastoidproblemunderwentmyringoplasty.57patientswhohadevidenceofmastoiddiseaseunderwenttympanoplastywithmastoidectomy.ResultsAllcaseswerefollowedupforover1year.Therewasnopostoperativefacialpalsy,vertigo,tinnitusorhearingloss.Thetympanicmembranegrafttakeratefortheentiregroupof107earswas90.7%(97graftssucceed).ConclusionTopatientswithperforationoftympanicmembraneinparstensa,theCTscanbeforeoperationwasnecessaryandtympanoplastywithmastoidectomycanreceivesatisfactoryresultsforthepaGtientsKweityhwomradsstoidproblem..tympanicmembraneperforation,parstensa,tympanoplasty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7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180例,其中60例行传统腺样体刮除,60例行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60例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进行手术。比较三种的临床疗效。结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鼻内镜下吸切钻腺样体切除相比,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具有切除彻底,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等优点。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手术方式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喉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63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63例声带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给予观察组32例患者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的治疗方式除掉息肉,给予对照组31例患者支撑喉镜下非显微的治疗方式除掉息肉。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32例患者治愈27例,5例患者呈明显好转状态,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1例患者治愈22例,5例患者呈好转状态,4例患者未愈,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数据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采取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疗效显著,优于支撑喉镜下非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存在可运用性。

  • 标签: 支撑喉镜 显微手术 非显微 疗效 声带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収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减少,最大尿流率减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与最大尿流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中出血量减少,留置尿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采取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机体组织伤害较小,并发症发病率较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上颌窦内、外提升应用于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种植义齿修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行种植义齿修复患者127例,植入种植体216颗.其中,上颌窦外提升、内提升及常规种植的种植体数分别为40、61、115颗.于种植术后随访6~60个月,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比较各组间种植体累计存留率、骨结合状况和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结果在随访期内,各组间种植体5年累计存留率及完成上部结构修复1年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种植术后1年的骨吸收量平均每年小于0.2mm.结论上颌窦内、外提升与常规种植种植义齿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种植体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相关手术技巧的掌握.

  • 标签: 种植义齿 上颌窦内提升 上颌窦外提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食管癌患者使用不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食管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均分为使用胸内吻合手术进行治疗的治疗组A、使用食管床吻合手术进行治疗的治疗组B和使用颈部吻合手术进行治疗的治疗组C。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A手术后DeMeester评分为(127.5±7.6)分。治疗组B手术后DeMeester评分为(87.5±6.6)分。治疗组C手术后DeMeester评分为(47.5±5.6)分。治疗组A同治疗组B、C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使用不同进行治疗,其胃食管反流情况不同,吻合口位置越低,反流情况越严重,因此临床上要尽量提高吻合口位置,有效预防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不同术式 临床效果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肌瘤剔除,观察组则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则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病率以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且术后病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阴式 开腹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乳腺癌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腔镜下淋巴结清扫,对照组采用常规淋巴结清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等临床手术指标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度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明显,治疗满意度较高,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 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