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牦牛,又称多头,为多头绦虫感染寄生牛脊髓、脑部等诱发的一系列神经症状的寄生虫。此多见犬养殖频繁活动区,控制此的发生,对提升牦牛养殖效益大有裨益。文章由此为出发点,就牦牛的诊断和防治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牦牛 养殖 棘球蚴病
  • 简介:绦虫属是圆叶目的多节绦虫亚纲动物,由1个有4个吸盘的头节、1个小颈部和1个一连串节片形成的大链体组成。头节将寄生虫吸附在小肠粘膜上。接近头节的是未成熟节片,链体中间是成熟节片,包含雄性和雌性性器官(雌雄同体),链体末端是妊娠节片,包含数千个卵。

  • 标签: 多节绦虫亚纲 棘球蚴病 囊尾蚴病 妊娠节片 未成熟 绦虫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囊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本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年4月22日至2022年3月5日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5例肝囊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腹部影像学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15例肝囊型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9~78岁,中位年龄为51岁。15例患者中,农民12例,自由职业者2例,不明职业者1例。11例患者因腹部胀痛、乏力就诊,1例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3例患者未诉明显不适,为体格检查中发现。8例患者的囊肿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2例为肝左、右叶多发。2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未出现胆瘘、膈下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腹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4~23 d,所有患者均服用阿苯达唑(400 mg/次,每日1次)。结论肝囊型以肝右叶多见,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手术是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需规律服用阿苯达唑。

  • 标签: 肝囊型棘球蚴病 疾病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肝囊型(HCE)是全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学、流行学、免疫学、影像学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而忽视其自然衰亡病程的系统研究。现代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普及使研究者能够获得HCE病程不同时期、不同影像学特征及不同病理学状态的临床资料。笔者基于CT检查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实践,探讨HCE的自然衰亡病程,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囊型包虫病 自然病程 死亡 胆瘘 感染 破裂
  • 简介:摘要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疾病,也叫包虫。骨桥蛋白(ostepontinOPN)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最早在骨基质中被发现,参与骨基质的矿化和中吸收。OPN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被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从其所受调节的复杂多样性到其参与的各种病变过程中的复杂性,为各种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很多新的靶点和方向。更加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包虫

  • 标签: 骨桥蛋白 棘球蚴病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青海地区牛羊脑的防治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该病的研究和实践,发现了一些有效的防治策略,包括预防措施、药物治疗和疫苗接种等。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和危害,提高牛羊的健康水平。

  • 标签: 牛羊脑棘球蚴病,预防,药物治疗,疫苗接种,青海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粒(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就诊于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的13例肝细粒外科切除患者的病理标本,对其临床资料、B超表现、病理组织学形态特点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例肝细粒患者中女性8例,男性5例;发病年龄11~53岁,平均年龄32岁;肝右叶是主要的好发位置,占比为10/13;临床症状多为腹部胀痛(9/13)或症状不明显而在体检发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包虫专家工作组(WHO-IWGE)彩超分类方案肝细粒分为6种类型,本组研究的13个病例中囊性病变(CL)型1例,囊性包虫(CE)1型2例,CE2型4例,CE3型3例,CE4型3例。病理检查发现,肝细粒大小不一,直径2.7~13.5 cm,10/13的病例直径大于10 cm,大体上细粒囊壁外观为瓷白色凉皮样特点,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和坏死,显微镜下分为角皮层和胚层两层;囊内为液和数量不等的原头。特殊染色显示细粒的内囊含有大量的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并清楚地显示角皮层特征性的平行的板层纹理结构和深染的原头钩器等结构。免疫组织化学示外囊宿主免疫反应中的炎性细胞含数量不等的CD20和CD3阳性表达的B和T淋巴细胞、CD38阳性的浆细胞,部分病例可见明显CD68阳性的肉芽肿病变,同时发现少数B淋巴细胞灶性弱表达IgG和IgG4。结论细粒是流行于西藏等牧区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肝脏是其主要累及器官,其临床、B超和病理学特征很有研究必要。

  • 标签: 肝疾病 寄生虫病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流行地区造成了相当大的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囊性(CE)的表现因年龄而异。与成人肝脏受累不同,肺囊性是儿童人群的主导部位。肺囊性通常首先在胸部x光片上出现,或是偶然发现的,或在囊肿破裂或继发感染后出现呼吸性症状。在儿童中,肺囊性有广泛的鉴别诊断,而明确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血清学和组织学的结合。在获得性免疫防御综合征(艾滋)和结核(TB)等疾病的感染具有高负担的国家,诊断还具有挑战性,因为非典型感染比发达国家更常见。肺囊性采用手术和化疗的联合治疗。

  • 标签: 棘球绦虫 囊性棘球蚴病 肺棘球蚴病巨大囊肿
  • 简介:是由细粒绦虫的幼虫期所引起。其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中,幼虫中绦期主要寄生在多种动物和人的脏器中,形成包囊,俗称包虫。此能使患畜生长发育不良,乳、肉毛的数量和质量降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人感染后往往引起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本文将对半细毛羊流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控策略。

  • 标签: 半细毛羊 棘球蚴病 流行原因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人泡型是由多房感染所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呈"恶性肿瘤样"浸润性生长。病灶的不同分型、临床分期、生物学活性、脉管侵犯情况、病理特点、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共同决定治疗措施的选择及相应预后或转归。然而,虽然目前存在多种分型方法,但仍缺乏公认的分型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规范诊疗。本研究系统回顾近20年内的国内外文献,重点分析了超声、计算机断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血清学和病理学以及部分新技术的分型方法,详细分析了各分型方法的优缺点和联系。同时提出了未来新分型方案的参照因素或理论依据,为尽早提出更优化的分型方案建立了基础。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超声 计算机断层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对肝细粒影像学特征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个医院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血清学检查证实的 48例患者影像学与病理特征。 结果 48例患者中,单房囊型 21例,子母囊型 15例,完全钙化型 5例,并发症型 7例。 结论 肝细粒的多样性表现与病程相关,影像学检查有确诊价值。

  • 标签: 肝细粒棘球蚴病 影像学 病理
  • 简介:摘要:猪线虫属于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这两种疾病都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对养殖影响极大。近些年有关猪线虫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结合实际,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对猪线虫的临床特点、危害及防治措施展开探究论述,提出几项观点与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 标签: 猪线虫病与棘球蚴病 临床特点 危害 防治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新疆克州家犬和家畜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克州境内的1市3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和阿合奇县),每市(县)按照东西南北方位分层随机抽取农业区、牧业区和城镇共27个调查乡/镇,每户仅采集1条犬,每市(县)至少采集320份的粪样。在屠宰季节,每个市(县)选取当地繁育的2齿龄以上的家畜1000头(包括羊、牛、马等)进行调查。结果共检测犬粪样2219份,阳性率为3.33%(74/2219)。乌恰县阳性率(7.50%)与阿克陶县(5.94%)、阿图什市(2.14%)与阿合奇县(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和1.06,P>0.05);乌恰县和阿克陶县阳性率高于阿图什市和阿合奇县(χ2=23.41~10.15,P<0.05)。共调查屠宰家畜3796头,包虫包囊携带率为7.67%;其中羊、马、牦牛和黄牛携带率分别为3.08%、1.92%和1.04%;山羊未查出包囊。羊与马、马与牦牛和黄牛的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0.28和1.57,P>0.05);羊携带率高于牦牛和黄牛(χ2=8.85和20.82,P<0.05)。结论克州的犬粪抗原阳性率和家畜包囊携带率比以前相对较低,但流行状况仍然比较严重。建议对农(牧)区和城镇居民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家犬管理,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有效降低人群感染率。

  • 标签: 细粒棘球绦虫 包虫病 终宿主 中间宿主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联合手术治疗肝肾囊型(cystic echinococcosis,CE)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1例肝肾C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8例、女3例,中位年龄44岁(22~60岁)。症状包括腹痛、腰痛、发热;肝+右肾病灶9例,肝+左肾病灶2例,病灶体积中位数944.1 cm3(67.1~9 310.4 cm3)。采用同期联合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外/内囊切除10例、肝/肾切除4例以及肝肾外病灶切除5例。手术均顺利,根治率为63.6%(7/11),术后未发生肝/肾功能不全,中位手术时长2.5 h(1.4~4.5 h)、中位出血量100 ml(50~200 ml)、中位住院天数7 d(5~10 d)。中位随访时长42个月(34~123个月),无死亡或疾病复发病例,均获得治愈。结论采用同期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或继发性肝肾CE安全、可行、有效,可一并切除其他临近器官的CE病灶,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实施。

  • 标签: 棘球蚴病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海省牧业区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青海省牧业区监测点数据,采用ArcGIS 10.8软件绘制病例分布地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5软件进行空间扫描和病例的聚集性分析;采用GeoDa 1.14软件和ArcGIS 10.8软件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流行的相关因素。结果2019年青海省牧业区监测点共监测64 741人,病例829例,患病率为1.28%,病例分布具有空间相关性(Moran's I=0.41,P<0.001)。空间扫描分析一类聚集区有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久治县、达日县和甘德县(LLR=460.77,RR=9.20,P<0.001)。牧业区的流行与年降水总量呈正相关(β=0.13,P=0.036),与人口密度(β=-1.36,P=0.019)和医护比(β=-25.60,P=0.026)呈负相关。结论青海省牧业区病例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年降水总量增加,其流行风险增加,人口密度和医护比增加,其流行风险降低。

  • 标签: 棘球蚴病 空间特征 空间滞后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肝泡型和肝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肝泡型病患者14例与肝恶性肿瘤患者1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两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肝泡型和肝恶性肿瘤的超声声像图在结节表面、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包膜以及有无血流信号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泡型结节表面比较粗糙,内部强回声,伴有钙化,一般无包膜,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肝恶性肿瘤结节包膜比较光滑,内部低回声,一般无钙化,有包膜,结节内部有比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肝泡型结节与肝恶性肿瘤结节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明显的差异,超声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述两种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 肝恶性肿瘤结节 超声 诊断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