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降黏度在治疗高血压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1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早期降黏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血压水平前后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治疗前接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降黏度有助于提升高血压治疗效果,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更有效控制。

  • 标签: 血黏度 高血压 药物治疗 运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透室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透室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 7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37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 37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并发症发生率( 16.22%)明显低于对照组( 43.27%),数据差异明显( P<0.05)。结论 :透室接诊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透室 护理
  • 简介:血液作为拯救生命特殊物质,是一种宝贵资源。血液只能来自人体,再生需要一定时间,一定时间内血液数量是有限。血站在制定全年供计划时,必须对以往供血量和影响供趋势因素有一个科学评估~([1])。红细胞是临床最常用血液成分,其有效期根据添加液不同而不同,国内红细胞保存期多为35d。面对临床大量血液需求和红细胞时效性,决定了采供血机构既要保持一定量红细胞库存而又不能大量采集制备。

  • 标签: 供血计划 数据分析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1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行血常规检验患者68例,分别采用血涂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两种方法来检查,就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68例患者当中,经血涂片检查得知,阳性23例(33.82%)。经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得知,阳性34例(50.00%)。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灵敏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1.30%、71.1%、8.7%、28.91%。结论 在采用自动血液分析仪开展血常规检查时,有着较高漏、误诊率,故仍需使用血涂片检查来对患者疾病状况加以明确,降低漏、误诊,促进准确率提升。

  • 标签: 血常规 血涂片分析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透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9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6.53%)明显高于观察组(6.12%)(P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透护理 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血液透析治疗已经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数在逐年不断增加。医院血液透析治疗工作承受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人们认识水平提高,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提出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网络信息不断发展,将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透析护理及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在实施透析治疗护理,对于医嘱变更,能够及时地体现在电子记录单上,方便了护士操作与更新同时也节省了护士处理医疗护理文件时间,使得护士操作流程更加安全与便捷,避免了工作失误,降低了差错事故发生风险,提高了患者就医安全性。本文就信息化管理在透护理应用开展相关研究。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血透护理 应用
  • 简介:摘 要: 血液透析主要是针对肾功能衰竭疾病所展开一种治疗方式。每种治疗方式都会存在不同程度风险,如果风险管理不受控制,那么对患者而言将是致命结果,从而导致医疗纠纷产生。对于透护理而言,在治疗过程也会存在许多风险因素,例如护理水平不高、治疗环境较差以及患者不予配合等,都是透护理管理风险因子,从这点出发,在透护理管理实施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而事实也证明,在开展风险管理后,不仅有效地控制了透护理因素发生,而且还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升,这说明血液透析护理引入风险管理模式是正确且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透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血常规检验利用血涂片分析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检验血常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A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组(涂片分析),分析诊断方法价值。  结果 B组诊断准确率高于A组,假阳性率低于A组(P<0.05)。 结论 开展血常规检验,利用血液分析仪,极易于出现误差,导致漏诊,利用血涂片分析,可以提高检验准确率。

  • 标签: 血涂片分析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透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9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6.53%)明显高于观察组(6.12%)(P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透护理 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透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9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6.53%)明显高于观察组(6.12%)(P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透护理 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在临床诊断时,对高尿酸症患者,使用肌骨超声效果。方法:50例高尿酸症患者,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入本研究,均行肌骨超声,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高尿酸症关节病变检出率,肌骨超声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50例高尿酸症患者,确诊43例关节病变,肌骨超声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时,对高尿酸症患者,使用肌骨超声效果佳,可以准确诊断出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肌骨超声 高尿酸血症 关节病变 灵敏度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在临床诊断时,对高尿酸症患者,使用肌骨超声效果。方法:50例高尿酸症患者,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入本研究,均行肌骨超声,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高尿酸症关节病变检出率,肌骨超声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50例高尿酸症患者,确诊43例关节病变,肌骨超声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时,对高尿酸症患者,使用肌骨超声效果佳,可以准确诊断出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肌骨超声 高尿酸血症 关节病变 灵敏度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将风险管理用于透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提高透护理管理水平为导向,在具体实施,将选取7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参与实验,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已经征得70例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实验。并且患者意识清晰,可无障碍交流,无不可入组情况。为保障本次研究顺利进行,将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例如对于先入组35患者,应将其纳入至对照组,继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于另外35例后入组患者则纳入至观察组,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首先,本次研究统计了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其中应用风险管理观察组出现1例“参数错误”、1例“上机温度未调节”、1例“穿刺针与管路不紧密”情况,风险事件发生率8.57%;而在对照组,因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局限性,共计出现8例风险事件,发生率22.85%,具体包括2例“参数错误”、3例“上机温度未调节”、3例“穿刺针与管路不紧密”,对比后确认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分别于血液透析后评估比较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具体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其中观察组包括20例“满意”、13例“基本满意”和2例“不满意”,满意度94.28%;反观对照组,“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数分别为17例、12例、6例,满意度82.85%,相比之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情况复杂,临床护理难度大,科学合理地护理管理对保障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有关键作用。从本次研究分析看,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有所不足,略显逊色,无法紧密贴合透患者实际情况,而风险管理模式则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管理不足。从本次具体实施情况看,风险管理实施可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而且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血液透析 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原因,总结相关问题解决对策。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内科培养阳性病例为例,根据培养结果分析污染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培养标本污染问题产生原因。结果培养标本污染以表皮葡萄球菌污染、草绿色链球菌污染及藤黄微球菌污染为主。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培养标本污染问题产生原因与护理人员自身能力、静脉血液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习惯及消毒时间等因素为主。结论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原因具有多样化特点,相关人员需要在避免不规范操作基础上,降低标本采集污染率。

  • 标签: 血培养标本 标本采集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可行性。方法将选取130例血液制品标本注入双相培养皿中进行培养,每天对生长状况进行多次观察,待发现双相培养皿上有细菌生长后进行涂片染色,使用梯度离心法将培养阳性标本使用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随后使用传统方法对上述鉴定结果再次进行鉴定。结果130例培养阳性标本革兰阳性菌引起52例,革兰阴性菌引起74例,真菌引起4例,进行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6.2%,100.0%,50.0%。进行药敏试验中大部分药物药敏符合率大于85%。结论培养阳性标本涂片确定菌种后使用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ATB药敏系统进行药敏检测可行度较高,缩短了需要等待实验结果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到了较多时间。

  • 标签: 血培养阳性标本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通过对1991年10月至1996年10月全院临床标本298例培养阳性结果药敏情况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材料及方法1.1材料1.1.1菌株来源:临床菌株来源于1991年10月至1996年10月全院临床各科培养标本1719例,经常规分离鉴定出29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9株,革兰阴性菌89株,酵母菌3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购自省临

  • 标签: 血培养 药敏情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菌 药敏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