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经常在食品包装袋中看到一小包装有白色小颗粒的干燥剂,那是硅胶颗粒。人教版必修1第76面对硅胶有如下描述: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后得到多孔的硅酸干凝胶,称为硅胶。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

  • 标签: 硅胶 乙酸 食品包装袋 合成 催化 硫酸
  • 简介: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磷钨酸/硅胶催化剂,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TN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磷钨酸/硅胶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带水剂用量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钨酸/硅胶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酮):n(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7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0.0%。

  • 标签: 丁酮1 2-丙二醇缩酮 磷钨酸/硅胶 催化 缩酮反应
  • 简介:用固载杂多酸PW12/SiO2为催化剂,实现了肉桂酸与异戊醇反应合成肉桂酸异戊酯。最佳合成条件为:n(酸):n(醇)=1:2,催化剂用量为肉桂酸质量的5%,反应时间为3h,产率可达95%。催化剂具有容易回收并可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 标签: 固载杂多酸催化剂 PW12/SiO2 催化酯化 肉桂酸异戊酯 酯化合成
  • 简介: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由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制备香豆素衍生物7-羟基-4-甲基香豆素.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固体超强酸催化香豆素衍生物最佳反应条件为:间苯二酚0.2mol,乙酰乙酸乙酯0.2mol,固体超强酸催化剂0.5g,微波功率210W,微波辐射时间6min,收率92.5%.

  • 标签: 微波辐射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香豆素衍生物 间苯二酚 乙酰乙酸乙酯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生产现状,并例举了3种精细化工中间体,简单说明了其催化工艺的进展,以此分析了精细化工中间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精细化工中间体 催化 发展趋势
  • 简介:采用回流吸附法和饱和浸渍法制备负载型杂多酸PW12/C,分别以γ-AI2O3和Y-分子筛为载体制备负载型杂多酸PW12/γ-AI2O3和PW12/γ-AI2O3分子筛,用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各种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酸乙酯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PW12/γ-AI2O3和PW12/γ-AI2O3分子筛的活性远远低于PW12/C.将PW12/C用于乙酸乙酯的合成,并优化出最佳的反应条件.

  • 标签: 乙酸乙酯 合成反应 催化剂 负载型杂多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实验考察了AfPGA催化头孢克洛的工艺及其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最终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pH(7.0);温度(25℃);缓冲体系(磷酸钠);酶投入量(3U/mL);底物浓度(7-ACCA60mmol/L,苯甘氨酸甲酯120mmol/L)。在此条件下底物转化率将达到85%以上,产物纯度可超过99.5%,杂质含量低于0.5%。

  • 标签: 头孢克洛 AfPGA 工艺 分离纯化
  • 简介:以甘油作为催化水合乙二醇工艺中循环NY3催化剂的溶剂,并探讨了甘油对原工艺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且用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甘油不参与原反应,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都是非统计重要的;最后得出了加入甘油溶剂时的较佳反应工艺条件:N2充压1.0MPa,NY3催化剂20g,水比≥4.6,甘油量在20~45g之间,反应温度120~140℃,反应时间约20min,产品的选择性可达95%以上。

  • 标签: 甘油 催化水合反应 正交实验 转化率 选择性 循环催化剂
  • 简介:以柠檬酸和正戊醇为原料,采用自制的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SO4^2-/SnO2/La^3+、SO4^2-/ZrO2/La^3+、SO4^2-/Fe2O3/La^3+为催化催化增塑剂柠檬酸三戊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各反应因素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柠檬酸与正戊醇摩尔比为1:4.0、S04^2-/TiO2/La^3+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总量的4%、催化荆活化温度为250℃、反应温度140-150℃和反应时间3.0h条件下,柠檬酸三戊酯的酯化率可达到97.3%,催化剂重复使用多次,活性未见明显降低.产品经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纯度经气相色谱分析大于99%.

  • 标签: 稀土固体超强酸 催化合成 柠檬酸三戊酯
  • 简介: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给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夏普莱斯和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这一工作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进行化学合成时总是得到外消旋体的困惑,而且随着研究深入,研究范围的扩大,很快应用到生产上,为制药、农药、香料等工业带来巨大的效益,本文简介了与之有关的内容.

  • 标签: 不对称催化合成 2001年 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体 不对称催化还原 不对称催化氧化
  • 简介:摘要研究了微波辐射条件下,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以乙酸和仲丁醇为原料催化乙酸仲丁酯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时间以及微波辐射功率对产品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1.01.5,催化剂用量为0.7g(仲丁醇的物质的量固定为0.15mol),辐射时间为18min,辐射功率为300W时,酯化率最高可达95.6%。

  • 标签: 微波 乙酸仲丁酯 对苯甲磺酸 催化合成
  • 简介:以一水合硫酸氢钠作为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其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总加料量的4.0%~4.5%,柠檬酸与正丁醇加料比为1:4.5~5.0,反应终点温度145~150℃.所得产品可达到国家优级品标准,酯化率达99%以上;催化剂价廉易得,可重复使用4次,再生容易,无腐蚀,环境污染小.

  • 标签: 一水合硫酸氢钠 柠檬酸三丁酯 催化合成 催化剂用量 酯化率 加料
  • 简介:用四氯化锡(SnCl4·5H2O)作为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丁酯的催化剂,在醇酸酐摩尔比2.5:1,反应温度115~120℃,反应时间1.5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20%的条件下,酯收率达97.5%。四氯化锡是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标签: 四氯化锡 催化剂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催化合成
  • 简介:乙酸癸酯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品的芳香添加剂。因天然提取量少,不能满足需求,通常利用合成方法制备乙酸癸酯。由于化学法污染环境严重、产率低且杂质多,而非水相酶催化乙酸癸酯是一种绿色合成途径,而且副反应少、产率高、产物易于分离提纯。所以,选用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cepacialipase,PCL)为生物催化剂,在37℃和160r/min的条件下,通过物理吸附,将PCL固定在脱脂棉上,制备脱脂棉固定化PCL,并用于催化正癸醇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合成乙酸癸酯。结果发现,酶与棉的质量比为10∶12时,脱脂棉固定化PCL的活性最高,在37℃和160r/min,催化反应6h,转化率达95%以上。在同样条件下,PCL酶粉仅能催化29%的底物反应。如果重复利用这种固定化酶,每次催化6h,第3次的转化率仍可达到92%。在25℃和静置条件下,6h后,固定化酶依然能转化底物89%。可见,脱脂棉固定化酶PCL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且具有低碳催化特性。

  • 标签: 乙酸癸酯 固定化脂肪酶 酶活性 酶稳定性
  • 简介:以活性炭负载三氯化镧为非均相催化剂,对乙酸与苯乙醇之间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对乙酸苯乙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三氯化镧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苯乙醇的加入量为0.1mol,酸醇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0.5g,回流反应45min时,乙酸苯乙酯收率可达到93.4%,且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仍保持了较高活性,所得产品无色透明,具有很高的纯度。同时对产品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红外光谱的表征。

  • 标签: 乙酸苯乙酯 活性炭负载三氯化镧 非均相催化剂 催化合成
  • 简介: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癸酸和甘油合成癸酸甘油酯,并与油酸进行对比.癸酸和油酸分别在50℃和60℃下获得最高平衡转化率.在开口反应器中,加酶量100u/g,50℃下癸酸最高平衡转化率为90%,移去水的方法不同对最终转化率影响很大.

  • 标签: 无溶剂体系 脂肪酶 癸酸甘油酯 酯化 平衡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