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以H3PW12O40和AlCl3.6H2O为原料合成AlPW12O40,以此为催化剂研究苯甲醚与乙酸酐的酰基化反应,其主要产物为对甲氧基苯乙酮.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酰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苯甲醚0.1mol,苯甲醚与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1g,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00℃,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69.80%.考察了不同反应底物及不同酰化试剂对反应的影响和不同磷钨酸盐的催化效果,比较了不同加热方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铝的催化活性最好,微波加热合成目标产物效果更好.

  • 标签: 杂多酸铝 苯甲醚 乙酸酐 催化 酰基化反应
  • 简介:以柠檬酸和正戊醇为原料,采用自制的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SO4^2-/SnO2/La^3+、SO4^2-/ZrO2/La^3+、SO4^2-/Fe2O3/La^3+为催化催化增塑剂柠檬酸三戊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各反应因素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柠檬酸与正戊醇摩尔比为1:4.0、S04^2-/TiO2/La^3+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总量的4%、催化荆活化温度为250℃、反应温度140-150℃和反应时间3.0h条件下,柠檬酸三戊酯的酯化率可达到97.3%,催化剂重复使用多次,活性未见明显降低.产品经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纯度经气相色谱分析大于99%.

  • 标签: 稀土固体超强酸 催化合成 柠檬酸三戊酯
  • 简介:首次将稀土元素镧改性并以HZSM-5分子筛担载制备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ZrO2/La2O3-HZSM-5(SZLH),用于合成原油降凝剂单体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合成了3种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醇酸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6%以上。酯化产物经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甲基丙烯酸高级酯,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 标签: SO24-/La2O3-ZrO2-HZSM-5 甲基丙烯酸 高碳醇 甲基丙烯酸高级酯 酯化
  • 简介:实验合成了酸封闭延迟性催化剂,并采用实时粘度测试仪、熟化速度测试仪等手段对三乙烯二胺-异辛酸体系(C2)和三乙烯二胺-甲酸体系(C3)的延迟性催化剂的催化过程和材料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2和C3是一种有效的延迟性催化剂,在反应初期显著降低体系粘度,提高体系的流动性能;在反应后期明显加快熟化速度,提高生产效率。C2和C3会降低材料的物理性能,其中C2对材料的物理性能的损伤比C3小。C3严重破坏了材料的耐水解性能。

  • 标签: 延迟性催化剂 熟化速度 三乙烯二胺-异辛酸体系 三乙烯二胺-甲酸体系
  • 简介:采用Aspenplus模拟含碳气体净化流程,得到净化气中CO2含量与H2S含量、吸收剂流量、再生器热负荷的关系;对基于K/MoS2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应器的混合醇合成过程进行模拟和产物预报、优化黑液高温气化制备混合醇的合成条件,得到反应气CO2含量、催化剂装填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CO单程转化率、总醇选择性、烃选择性、CO2选择性、总醇时空产率、C2+醇质量分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为改善混合醇反应性能和降低公用工程消耗,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合成温度310~330℃、催化剂装填比20~30g.h/mol、合成压力9~11MPa、反应气CO2含量1.6%。

  • 标签: 黑液气化 混合醇合成 反应动力学模型 操作条件
  • 简介:用巯基丙酸(MPA)作稳定剂,无需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在氨系水相中通过超声合成CdTe量子点的前驱体,前驱体经水浴回流制备粒径可调的CdTe量子点.通过荧光和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反应时间、温度、pH值、Cd^2+、HTe^-、MPA的物质的量比,对量子点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和粒径生长速度均有很大的影响.n(HTe^-):n(Cd^2+):n(MPA):1:3:6,pH=9.8条件下合成前驱体,在92+1℃水浴下回流,可以快速获得长波长、高荧光的CdTe量子点,合成的量子点储存6个月后经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测定,外量子效率仍为16.45%.

  • 标签: CDTE量子点 巯基丙酸 氨系水相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的吡唑类化合物,并探讨其药理活性价值。方法将2,6—二氯吡啶作为起始的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水解、合成和取代反应等最终合成吡唑类的新型的具有特殊生物学活性的目标化合物。结果经过初步的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新合成的吡唑类化合物在浓度为500mg/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以及黄瓜霜白病菌等的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有的抑制效果甚至可以达到85%以上,是比较高效的新型化合物。结论这种新合成的吡唑类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有很好的抑制真菌的药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吡啶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新型合成
  • 简介:使用氯化锌和精氨酸作为反应物,通过简单的微波水热技术制备花状纳米氧化锌。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进行晶体结构和形貌的表征。通过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对纳米氧化锌的光学性能进行研究,证实了合成物为高结晶度的纳米氧化锌。在紫外光辐射下,合成的ZnO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有较好的效果,紫外光催化2h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5.60%。ZnO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可以描叙为一级动力学反应,降解速率常数在1.0675~1.6275h-1的范围中,这与所合成的ZnO形貌有关。

  • 标签: 纳米ZNO 微波水热法 光致发光 光降解
  • 简介:目的: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合成四氮唑类化合物,寻找温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四氮唑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以期发现抑菌活性化合物并初步研究其构效关系。方法:以氰基类化合物和叠氮钠为原料,溴化锌为催化剂,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一类四氮唑结构化合物并研究其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利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对合成的四氮唑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利用所得到的优化点击化学反应条件合成了11个四氮唑类化合物,并发现化合物2h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结论:优化后的点击化学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产率较高。抑菌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为后续的四氮唑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 标签: 四氮唑 合成 点击化学 抑菌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卤代芳烃自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构建碳—碳键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综述各种金属催化卤代芳烃自偶联反应,其中包括分子间及分子内的卤代芳烃自偶联反应等两部分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卤代芳烃 自偶联反应 ULLMANN反应 联苯类化合物
  • 简介:选取镍镉网为基体,利用硫酸氧钛和醋酸锰合成了一种锰钛光催化剂,XRD分析其主要由锐钛矿型的TiO2晶体及α-MnO2构成,根据Scherrer方程计算晶粒尺寸约为20nm和30nm。以甲醛为污染物,研究了污染物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相对湿度和光能量等反应条件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

  • 标签: 光催化 锰钛催化剂 甲醛 二氧化钛
  • 简介:1以函数概念为载体,合理消化数列问题通过对数列中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这些特殊函数关系的概念的理解与分析,引导学生充分认识an与n,Sn与n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合理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标签: 函数概念 数列问题 催化剂 前N项和公式 通项公式 函数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沧州炼化7月5日起,开创了催化烟机首次在夏季高温期发电的历史,实现每小时发电400多千瓦。作为催化装置关键设备的催化烟机组,具备很大的节能潜力,但如果运行不好也会成为耗能大户。前一个阶段,由于催化剂在烟机转子上结垢严重,导致烟机振动值始终居高不下,处于受电状态,成为困扰装置平稳生产的一大难题。

  • 标签: 催化烟机 发电 夏季 催化装置 节能潜力 高温期
  • 简介: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和乙二醇(EG)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荆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常用聚酯染色改性剂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转化率,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类型及用量,物料的摩尔配比等因素对SIPE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获得较高SIPE转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EG/SIPM摩尔比为10.6,0.4%的Zn(Ac)2做催化剂。175℃,反应2h。

  • 标签: 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 酯交换 转化率 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La掺杂量的Ni—SiO2催化剂,研究了La掺杂量对Ni—SiO2催化剂的Ni活性金属粒径、还原性能、甲烷催化裂解寿命以及反应后生成碳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3时,Ni-SiO2催化剂的寿命显著提高,而当La、Ni物质的量比由0.3增长至0.6时,催化剂寿命在一定程度上略有降低;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6时,还原后催化剂Ni金属的平均粒径从26.43nm不断降低至10.57nm。不同La掺杂量Ni—SiO2催化剂甲烷催化裂解过程中Ni金属平均粒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n(La):n(Ni)=0的Ni—SiO2催化剂随反应进行Ni金属平均粒径不断降低,而n(La):n(Ni)=0.3的Ni—SiO2催化剂随反应进行Ni金属平均粒径则不断升高。碳纤维形态受掺La掺杂量影响较大,随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3,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纤维管径变粗,而随La、Ni物质的量比由0.3增长至0.6,碳纤维变短。

  • 标签: 甲烷催化裂解 Ni—SiO2 LA掺杂
  • 简介:所谓类比法是指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场合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征.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创新.通过物质间类比,使我们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 标签: 类比法 化合物 学习 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