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作为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带头人,担负着全区基层卫生院预防保健业务指导任务。根据《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局卫生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要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完成30余名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养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卫生技术人员 进修 管理
  • 简介:摘要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对教学模式、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和考核体系进行论述。经过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符合护理人才培养需求。

  • 标签: 护理专业&ldquo 教学做&rdquo 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的现状,为学前专业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对257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与技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回答正确率达56.70%;来自城市、高中阶段读理科及接受过生理卫生教育者的知晓率高于来自农村、文科及未接受过生理卫生教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27.09、139.16和348.33,P均<0.01;除急救与安全防范来自农村学生的知晓率与来自城市的学生无明显差异(X2=1.46,P>0.05)外,生理心理基础知识、日常护理技能和传染病预防的知晓率与总体知晓率相近。知识主要来源于网络、电视等媒体;90.7%的学生认为从事学前教育者需要系统学习儿童保健知识,主要需求为日常护理与急救等技能;76.7%的学生认为教育的方式以互动教学模式为佳。结论学前专业学生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有较高的需求,应采用互动教育模式。

  • 标签: 学前教育 儿童保健 知识 态度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现状,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法调整以及护理技能实训等来提高其职业能力。结果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实践学习,学生在护理技能上得以显著提升。结论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护理专业职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培养实践对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职业院校 护理专业 职业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运动医学康复与健康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但是其前身可追溯到90年代设立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因此,运动医学康复与健康专业在体育院校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本文通过对运动医学康复与健康专业的详实阐释,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推进运动医学康复与健康专业水平的提高,以期更好的推进健康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运动医学 康复与健康 专业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神经外科脑血管亚专业进修医师的培养。方法根据进修医师的不同具体情况,从提高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脑血管病理论学习、重视病历书写及个体化实践指导、鼓励资料积累与总结等方面进行规划指导。结果进修医师进修期限虽然短暂,但经过个体化指导及责任意识激励后,受益匪浅。结论本实践客观的全面提高了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亚专业进修医师的综合素质。

  • 标签: 血管内介入 神经外科 进修医师 教学
  • 简介: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进入临床教学阶段后,接触社会较多,又面临毕业分配,思想比较活跃,应多加关心,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与交流。在专业教育方面:①必须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学生进行诊疗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是医学生素质培养和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②必须重视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和“创新性”思维方式: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既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进行创新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换位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③必须正确处理好实习与“考研”和“就业一找工作”的关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务实、勤奋、献身的精神,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目的,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④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养成:在临床实践中,规范医学生医疗行为,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尊重病人,对病人负责,关爱病人的优秀品质。

  • 标签: 临床医学 学生 临床实习 医德医风
  • 简介:摘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校企合作成为了新的教学模式,其不仅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工作,也促进了实践能力的增强。本文便是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药学专业学生认知实习要求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了学生在认知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旨在希望可以促进药学专业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

  • 标签: 认知实习 药学专业 新模式 实践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我校高职男护生专业认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加强男护生专业认同感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我校特点,对胡忠华[1]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适当修订,利用整群和便利抽样法,在我校2015-2018级护理专业男生中进行专业认同现况调查。结果 我校男护生专业认同总分为(66.69±9.36)分,处于一般认同水平。 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为本人意愿的男护生专业认同总分高于选择其他原因的男护生,差异有显著性。在工作认知中认为护理职业崇高、受人尊敬者专业认同总分为高于其他认知的护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高职院校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应从强化职业认知、树立男护形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加强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为医疗行业培育出更多的护理人才。

  • 标签: 男护生 专业认同感 培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寄生虫检验实践教学的反馈调查,了解本校医学检验专业第一届学生在实习期间与临床需要的差距。方法分别从实习生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三个方面设计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实习医院对学生的总体评价良好;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结论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习生 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
  • 简介:在市场环境下,社会需求走向影响着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性走向,这就要求在进行社会需求分析基础上,面向市场需求点进行人才培养,以促进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的形成。

  • 标签: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对33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专业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分析评定。并给予专业健康指导和精心护理。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认为专业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专业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考试的改革。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高职高专院校8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80名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组,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对两组护生考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技能考核优秀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护生理论考核优秀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采用多样化考试方式,可综合评估护生综合能力,促进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

  • 标签: 高职高专 护理专业 妇产科护理学 考试改革
  • 简介:摘要现代教学中,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可以更形象的进行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指导学生生动学习,学生也可以利用各种视听资源快速消化知识。总之,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想通过一种全新的多媒体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妇产科护理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英语水平。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涉外专业 多媒体课件 课件设计 教学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新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情况,研究选取20名经历过亲人离世的大一新生,选择“获取临终关怀知识的途径,经历亲人离世的感受、希望获取的帮助,对临终关怀作用、死亡恐惧、照护临终老年人的看法”等话题进行深入访谈,剖析学生对临终关怀的自我认知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将临终关怀融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具体举措,希望帮助专业学生更好的认知和理解死亡,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面对和照护临终老年人。

  • 标签: 老年服务与管理 临终关怀 认知
  • 简介:摘要:随着护理学专业的深入发展,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越发重要,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占据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社会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与此同时对基础护理学教学提出更高标准。因此,为增强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全面系统性的护理学人才,本文就护理学专业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护理学专业   基础护理学    实训教学改革
  • 简介:摘 要: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获得较快的发展,选择整形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则是临床医师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为有效的缓解此种不良情况,需加强对实习生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经验与较高技能的临床医生。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诸多高职医疗美容专业美容外科的实习方式产生了新的变化,从而能够培养出更加适合市场的人才。

  • 标签: 自媒体 高职 医疗美容专业 美容外科 实习教学
  • 简介:摘要: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社会赋予所从事职业角色的承认与接受程度。职业认同不仅能提高医学生的上进心与事业心,同时还可增强医学生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分析可能影响到医专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更合理的教育方案对推动学生发展十分关键。

  • 标签: 医专护理 学生 职业认同 影响因素 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