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持续时间因素,针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结果的影响作用。方法:2020年1月-2022年6月,将我院124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短时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研究组长时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衡量项目,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BUN衡量项目、SCr衡量项目和生活质量衡量项目。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衡量项目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BUN衡量项目,以及SCr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UN衡量项目,以及SCr衡量项目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衡量项目、角色功能衡量项目、心理功能衡量项目,以及社会功能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衡量项目、角色功能衡量项目、心理功能衡量项目,以及社会功能衡量项目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长时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 短时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长时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枸橼酸抗凝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40例。患者均应用枸橼酸抗凝,对比治疗前后的实验室相关指标差异,分析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项炎症因子、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更优(P

  • 标签: 枸橼酸抗凝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应用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daytime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DCRRT)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诊治的7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DCRRT,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浆置换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酶(AMY)、脂肪酶(LPS)]、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评分],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死亡6例(16.22%),对照组死亡8例(21.62%)。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hs-CRP、AMY、LP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RRT联合血浆置换治疗SAP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浆置换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危重症患者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非计划下机的相关原因,制定标准和干预措施,对CRRT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以保证治疗顺利实施。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重症监护室实施CRRT精细化护理的患者320例为观察组,2018年1-12月在该院重症监护室实施CRRT常规护理的患者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RRT非计划下机发生率、单次治疗时间及医生护士对CRRT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RRT非计划下机发生率为18.43%,低于对照组的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3,P < 0.001);观察组单次治疗时间为(22.45±7.01)h,长于对照组的(14.23±6.8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P < 0.001);观察组医生、护士对CRRT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89±7.11)分、(98.15±6.2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4.25±7.80)分、(85.40±6.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2、-9.62,均P < 0.001)。结论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降低CRRT治疗时非计划下机率,延长滤器寿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CRRT的管理能力及医护满意度。

  • 标签: 肾替代疗法 血液滤过 护理 临床护理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肾脏替代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到2023年9月期间选择7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较死亡率和病情好转率、治疗前后治疗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相对对照组明显下降,病情好转率相对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指标包括BUN、Scr、HR三项,各项指标在治疗前的组间比较中没有差异,在治疗后呈现差异,观察组BUN、Scr、HR指标相对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与间歇血液透析都可以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两者比较,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有效更高,相关治疗指标的改善效果更好,所以更值得推荐。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重症急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性损伤患者64例(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患者肾功能、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肾功能改善好,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给予急性损伤患者参芪地黄汤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能改善其肾功能,且安全好,值得借鉴。

  • 标签: 参芪地黄汤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肾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损伤病人32例进行调查分析,并将本次参选的32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本次研究中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肾功能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可比(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分比较不存在可比(P>0.05);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的APACHEⅡ分相比于对照组更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脓毒血症合并急性损伤病人治疗中采用连续血液净化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能够提高病人的康复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血症 急性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合并急性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后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综合ICU病区的ARDS合并AKI并行CRRT患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资料,按照本次住院最终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定义为病情稳定并好转出院,死亡定义为在ICU治疗期间死亡或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并在后续随访中确认死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和CRRT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死亡90例(68.2%),男性84例(63.6%),中位年龄为59(45,73)岁。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合并恶性肿瘤比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器官功能障碍数和72 h累积液体正平衡比例均较高,入ICU至开始CRRT时间用时较长,平均动脉压最低值和氧合指数均较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382,95%CI 1.543~12.440,P=0.006)、器官功能障碍数多(OR=1.863,95%CI 1.109~3.130,P=0.019)、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高(OR=1.231,95%CI 1.067~1.420,P=0.004)及入ICU至开始行CRRT时间用时长(OR=1.224,95%CI 1.033~1.451,P=0.020)是ARDS合并AKI患者行CRRT后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氧合指数高(OR=0.992,95%CI 0.986~0.998,P=0.010)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ARDS合并AKI患者行CRRT后病死率仍较高,年龄≥60岁、器官功能障碍数多、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高及入ICU至开始行CRRT时间用时长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氧合指数高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急性肾损伤 肾替代治疗 死亡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治疗对脓毒症急性损伤患者尿ALR,NHE3及血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重症病房收治的60例脓毒症急性损伤患者,将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联合抗炎补液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抗炎(美罗培南等)、补液、纠酸、辅助治疗,使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 Ⅱ)与SOFA(器官衰竭评估量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器官衰竭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体内TNF-α及IL-6水平,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ALR,NHE3及血IL-18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效果及安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间歇血液透析,给予观察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肾衰患者使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间歇性血液透析 重症急性肾衰 肾功能指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和间歇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均源自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池市中医医院收入,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间歇血液透析,实验组接受连续肾脏代替治疗,就患者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风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较佳。

  • 标签: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间歇性血液透析 连续性肾脏替代 肾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临床实际,从连续血液净化设备的操作使用、血液净化循环管路管理以及患者的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和感染预防等方面,对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分析,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连续性 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进展 研究
  • 简介:血液滤过有且于清除血中肌红蛋白是肯定的,  血液滤过对清除中分子量物质效果好,血液净化治疗可望清除这些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 标签: 临床应用 为主症 替代疗法临床
  • 简介:血液滤过有且于清除血中肌红蛋白是肯定的,  血液滤过对清除中分子量物质效果好,血液净化治疗可望清除这些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 标签: 临床应用 为主症 替代疗法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种加温干预方法在重症医学科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重症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改良方案A组(加用螺旋缠绕式加温装置)、改良方案B组(加用3M Bair Hugger温毯机)和改良方案C组(加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各30例。连续监测上机后12 h患者肛温、额头皮温和CRRT动静脉端的温度波动情况,记录低体温、体温过高发生率和最大体温波动幅度△。结果上机后3组的最高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分别为(37.20 ± 0.23)、(37.15 ± 0.35)、(37.16 ± 0.24)℃,(37.21 ± 0.35)、(37.15 ± 0.31)、(37.19 ± 0.23)℃和(36.49 ± 0.52)、(36.36 ± 0.46)、(36.68 ± 0.22)℃,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高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CRRT静脉端最高温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7~4.559,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最低肛温分别为(36.85 ± 0.31)、(36.75 ± 0.35)、(36.96 ± 0.2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分别为(36.81 ± 0.32)、(36.65 ± 0.31)、(36.99 ± 0.20)℃和(36.34 ± 0.41)、(36.20 ± 0.42)、(36.30 ± 0.28)℃,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肛温和CRRT动脉端最低温度明显低于改良方案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2~6.194,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肛温波动分别为(0.34 ± 0.11)、(0.38 ± 0.15)、(0.26 ± 0.1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分别为(0.30 ± 0.14)、(0.35 ± 0.23)、(0.22 ± 0.14)℃和(0.33 ± 0.16)、(0.39 ± 0.23)、(0.26 ± 0.09)℃,改良方案A、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B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88~4.741,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RBC波动分别为(0.11 ± 0.07)、(0.11 ± 0.06)、(0.09 ± 0.06)℃,3组CRRT△Fib波动分别为(0.83 ± 0.32)、(0.84 ± 0.28)、(0.60 ± 0.31)℃,相关分析提示改良方案C组与△CRRT静脉端温度相关最高(r=-0.558,P<0.01)。结论通过对比CRRT上机前后核心温度、体表温度、血液温度及体温波动的,得出在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的基础上,利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此方法在预防CRRT相关体温丢失方面的效果最佳。

  • 标签: 加温方法 连续性肾脏替代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种加温干预方法在重症医学科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重症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改良方案A组(加用螺旋缠绕式加温装置)、改良方案B组(加用3M Bair Hugger温毯机)和改良方案C组(加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各30例。连续监测上机后12 h患者肛温、额头皮温和CRRT动静脉端的温度波动情况,记录低体温、体温过高发生率和最大体温波动幅度△。结果上机后3组的最高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分别为(37.20 ± 0.23)、(37.15 ± 0.35)、(37.16 ± 0.24)℃,(37.21 ± 0.35)、(37.15 ± 0.31)、(37.19 ± 0.23)℃和(36.49 ± 0.52)、(36.36 ± 0.46)、(36.68 ± 0.22)℃,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高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CRRT静脉端最高温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7~4.559,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最低肛温分别为(36.85 ± 0.31)、(36.75 ± 0.35)、(36.96 ± 0.2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分别为(36.81 ± 0.32)、(36.65 ± 0.31)、(36.99 ± 0.20)℃和(36.34 ± 0.41)、(36.20 ± 0.42)、(36.30 ± 0.28)℃,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肛温和CRRT动脉端最低温度明显低于改良方案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2~6.194,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肛温波动分别为(0.34 ± 0.11)、(0.38 ± 0.15)、(0.26 ± 0.1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分别为(0.30 ± 0.14)、(0.35 ± 0.23)、(0.22 ± 0.14)℃和(0.33 ± 0.16)、(0.39 ± 0.23)、(0.26 ± 0.09)℃,改良方案A、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B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88~4.741,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RBC波动分别为(0.11 ± 0.07)、(0.11 ± 0.06)、(0.09 ± 0.06)℃,3组CRRT△Fib波动分别为(0.83 ± 0.32)、(0.84 ± 0.28)、(0.60 ± 0.31)℃,相关分析提示改良方案C组与△CRRT静脉端温度相关最高(r=-0.558,P<0.01)。结论通过对比CRRT上机前后核心温度、体表温度、血液温度及体温波动的,得出在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的基础上,利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此方法在预防CRRT相关体温丢失方面的效果最佳。

  • 标签: 加温方法 连续性肾脏替代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连续肾脏替代(CRRT)并联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患者,设定不同的抗凝目标,比较抗凝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4年12月—2018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并联CRRT和ECMO治疗患者40名,根据抗凝目标分为两组(A组ACT180~200s,B组ACT200~220s)。对两组间抗凝效果(ECMO管道血栓开始形成时间、膜肺和CRRT管道的使用寿命)以及患者并发症(下肢血栓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ECMO管道血栓形成时间较B组短(33.11±7.45hVS46.67±12.30h,P<0.05)。A组CRRT管道使用时间较B组短(24.13±10.09hVS49.63±28.77h,P<0.05)。两组均无ECMO管道堵塞。A组7例并发伤口出血,而B组10例伤口出血,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RRT与ECMO并联支持治疗患者,ACT目标在180~220秒间,ECMO、CRRT均能顺利运转。在权衡患者出血风险,适当延长ACT时间,有利于延长CRRT寿命。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脏替代 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