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分析

薛乐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到2023年9月期间选择7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死亡率和病情好转率、治疗前后治疗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相对对照组明显下降,病情好转率相对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指标包括BUN、Scr、HR三项,各项指标在治疗前的组间比较中没有差异,在治疗后呈现差异,观察组BUN、Scr、HR指标相对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都可以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两者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有效性更高,相关治疗指标的改善效果更好,所以更值得推荐。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

重症急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功能损害疾病,通常在短时间内发生。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严重感染、肾脏缺血、肾脏毒性损伤等。AKI的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导致体内代谢产物和水电解质无法正常排泄。血液透析在重症急性肾衰竭治疗中具有清除体内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控制体液状态以及降低并发症风险等必要性[1]。然而,临床中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据此,本研究选择7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探究两种治疗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2年1月到2023年9月期间选择7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女分别17例和18例,年龄41~58(49.78±3.95)岁;对照组男女分别19例和16例,年龄43~57(50.51±3.47)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①符合重症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②签字同意参与试验。排除:①并发重症急性肾衰竭外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②中途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选择股静脉、动脉经瘘以及颈内静脉,选择血液净化仪(Aquarius)和透析器(德国费森尤斯),每天更换一次置换液,速度控制在3-5L/h,出血者患者需用40U/kg低分子肝素抗凝,未出血者需用0.4mg/kg肝素抗凝,透析4次/周。

观察组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选择滤器(百特HF1200),每天更换一次置换液,速度控制在2-3L/h,出血者患者需用40U/kg低分子肝素抗凝,未出血者需用0.4mg/kg肝素抗凝,透析4次/周。

1.3观察指标

①死亡率和病情好转率:记录治疗后死亡患者例数,计算比值,若患者症状改善,血肌酐、尿毒氮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为改善,症状减轻,血肌酐、尿毒氮水平有好转表现,为缓解,症状未改善,血肌酐、尿毒氮水平未有好转情况,或患者死亡,为无效,病情好转率计算排除无效患者;②治疗前后治疗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分别检测BUN、Scr、HR三项指标,根据患者病情,BUN、Scr、HR下降则治疗指标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分析结果,版本选择SPSS25.0,对计数/量资料用[n(%)](χ2验证)/(±s)(t验证)表示,显示的差异用P表示(小于0.05则差异显著)。

2结果

2.1死亡率和病情好转率

观察组的死亡率相对对照组明显下降,病情好转率相对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死亡率和病情好转率[n(%)]

组别

例数

死亡率

改善

缓解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5

0(60.00)

21(60.00)

14(40.00)

0(0.00)

35(100.00)

对照组

35

4(54.29)

19(54.29)

11(31.43)

5(14.29)

30(85.71)

χ2

-

4.2424

-

-

-

5.3846

P

-

0.0394

-

-

-

0.0203

2.2治疗前后治疗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指标包括BUN、Scr、HR三项,各项指标在治疗前的组间比较中没有差异,在治疗后呈现差异,观察组BUN、Scr、HR指标相对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治疗指标变化情况(x̄±s)

组别

例数

BUN(μmol/L)

Scr(μmol/L)

HR(次/min)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5

787.39±101.45

198.48±35.18

837.84±90.13

421.29±45.29

119.42±17.01

90.55±8.12

对照组

35

796.57±105.67

284.20±67.69

840.66±91.09

477.30±49.17

121.41±16.01

104.09±7.27

t

-

0.3707

6.6477

0.1302

4.9568

0.5040

7.3497

P

-

0.7120

0.0000

0.8968

0.0000

0.6159

0.0000

3讨论

进行血液透析是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一种重要方法。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中,通过透析器中的半透膜,将血液中的废物、尿素氮、肌酐等物质与过多的液体从血液中清除掉,然后将清除后的血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探究科学的血液透析疗法对保障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间歇性血液透析虽然也能达到治疗效果,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溶质与水在短时间内被清除后,容易发生低血压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恢复。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血流动力学稳定,由于脱水缓慢,故低血压、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不会引发肾缺血,有利于患者肾功能恢复,同时,该治疗方法可以保持机体内离子稳定和酸碱平衡,可有效清除炎症因子从而保护脏器[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死亡率相对对照组明显下降,病情好转率相对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此外BUN、Scr、HR三项指标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重症急性肾衰竭治疗中可以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两种治疗方法,其中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的效果更好,患者尿毒氮、血肌酐、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改善效果更好,所以两者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更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韩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5):67-69.

[2]严爱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