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发生脓毒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产后毒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并生产的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9例产后患毒血患者作为病例组,应用简单随机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产后毒血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查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毒血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产后毒血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生殖道、呼吸系统,分别占28.28% (28/99)、26.26%(26/99);99例产后毒血患者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比例最高,占58.59%(58/99),其中以链球菌为主,占23.23%(23/99)。革兰阴性菌占38.38%(38/9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1.31%(31/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OR=2.643,95% CI 1.123 ~ 6.276)、合并生殖道感染(OR=7.542,95% CI 3.571 ~ 15.959)、阴道试产(转剖宫产)(OR=1.218,95% CI 1.008 ~ 1.493)、胎膜早破(OR=1.152,95% CI 1.019 ~ 1.449)、产后出血(OR=1.562,95% CI 1.263 ~ 1.881)及剖宫产分娩(OR=2.074,95% CI 1.442 ~ 2.993)是产后毒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产后毒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阴道试产(转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分娩,针对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预防,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防治产后毒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脓毒血症 产后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毒血的重症护理进行观察。方法 抽取我院于 201 8年 5月至 201 9年 5月间收治的患有毒血的 5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为其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结果 实施护理后,试验组病人的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得分明显偏高。结论 对于重症毒血的患者来说,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脓毒血症 重症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源性毒血,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导致感染性休克乃至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患者死亡。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各中心的临床研究报道,围绕目前尿源性毒血的诊断、治疗现状展开,寻找后续临床研究突破口。

  • 标签: 尿源性脓毒血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奶牛产后败血毒血是由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败血的特点是细菌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毒血的特点是静脉中有血栓形成,血栓受到感染后。化脓软化,并随血流进入其他器官和组织中,发生转移性性灶或脓肿,两者可同时发生。

  • 标签: 产后败血症 毒血症 奶牛 感染性疾病 血栓形成 全身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产科合并毒血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22例产科合并毒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在本组22例产科合并毒血的患者当中,10例为严重毒症;18例为妊娠期毒血;4例为产褥期毒血。18例妊娠期毒血患者中7例进行剖宫产,6例未进行产科特殊处理,2例进行引产并清宫、1例剖宫取胎,1例死胎顺娩,1例出现先兆流产后进行保胎治疗。18例妊娠期毒血患者中12例患者终止妊娠,其中7例新生儿存活、5例死亡,其中3例胎死宫中、2例难免流产。22例患者中11例患者进入ICU接受治疗,除1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之外,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产科合并毒血主要与妊娠并发存在较大关联,其对母婴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并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病症的母婴预后结局。

  • 标签: 产科感染 脓毒血症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毒血是目前住院患者非冠状动脉疾病中最严重的致死原因。本文就内皮细胞功能以及在毒血时的应答反应以及在毒血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脓毒血症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毒血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失代偿的一种综合征,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使自身组织遭到损害,并打击远隔器官,可发展为严重毒血毒症休克,心脏是毒血最常受累的器官,是临床上处理起来最复杂、棘手的难题之一,因此,探讨毒血心脏损害的机制,寻找早期预防或减轻损害进展的方法,成为降低毒血死亡率的一条捷径,本文就毒症心脏损害的可能发病机制做一综述,期望为临床治疗毒血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脓毒血症 心脏损害 心肌灌注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瘤型麻风是一种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早期皮损表现为散在分布的,边界不清的红色斑丘疹。若可早期干预,其为一种可治愈疾病,但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就会留下后遗或者致残。该病在吉林地区较为罕见,在此报告一例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的麻风病例,该患病程长,在当地医院未予明确诊断,后因发热就诊于我院感染科,血培养证实存在毒血,其皮疹较为特异,行皮肤活检确诊为瘤型麻风,现将病例分析如下。

  • 标签: 瘤型麻风 脓毒血症 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脓血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之间收治的毒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实行血液检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患者使用降钙素原进行血液检测,对照组患者使用血培养的方式进行血液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0.0%和79.4%(27/34),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阳性率为分别为26.5%(9/34)和5.9%(2/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毒症患者检查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报告及时、与临床符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脓毒血症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源性毒血是一种因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尿源性毒血的生存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尿源性毒血的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脓血症 泌尿道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发生脓毒血的早期临床表现。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的早产儿为毒血患者;对照组的早产儿为无感染高危因素及感染征象患者。对观察组的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血培养;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检查进行观察。比较两组间的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和血糖波动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心率增快和体温升高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血糖波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产生脓毒血的早期临床表现是心率增快;体温升高;血糖波动。PCT检查和CD64检查可以更多的诊断出早产儿的毒血

  • 标签: 早产儿 脓毒血症 心率增快 体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