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年以来,“选择性执法”作为行政执法的弊端一再被提及。反映在消防执法中,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是否存在正面价值,弊端能否被避免?诸多疑问,笔者希望能在这里做一个有益的探讨。

  • 标签: 选择性执法 执法策略 作用 扬长避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协同式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理行为特点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家庭协同式干预。比较两组在实施不同干预后对患儿心理行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闹情绪、孤僻及抑郁心理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I、EF及FS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过程当中,实施家庭协同式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的心理行为,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够拉近与患儿家属的距离,提高其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家庭协同式 心理行为 满意度
  • 简介:目的了解我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whohavesexwithmen,MSM)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毒株的亚型分布和成簇特点。方法收集2013-2017年MSM随访研究中新发现和队列中阳转的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therapy,ART)的HIV感染者血浆样本,经RNA提取和扩增,共获得100份pol区序列,进行基因型、耐药突变和分子进化分析,并与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相结合分析其成簇特点。结果HIV感染者流行的亚型依次为CRF01_AE占60.0%(60/100),CRF07_BC占28.0%(28/100),B亚型占6.0%(6/100),CRF55_01B亚型占4.0%(4/100),其他独特型二代重组亚型占2.0%(2/100)。传播性耐药(trans-mitteddrugresistance,TDR)流行率为7%(7/100),其中不同亚型的流行率依次为B亚型3.0%(3/100)、CRF01_AE2.0%(2/100)、CRF07_BC1.0%(1/100)和CRF55_01B1.0%(1/100)。耐药突变以NNRTIs突变为主,占4.0%(4/100),其次为NRTIs突变占2.0%(2/100),PIs突变占1%(1/100)。成簇样本占31.0%(31/100),共分布在13个传播簇内,成簇和非成簇的感染者的亚型、户籍和性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天津市MSM感染者中HIV毒株亚型分布情况日趋复杂,新型重组和耐药毒株不断出现并传播,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亚型 耐药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本课题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学生为例开展调研,分析了00后大学生具有的思想、心理及行为特点。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进步使得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个性化;理性务实、价值追求功利化;文化自信、政治观念薄弱化。心理特点为:心理压力来源多元化;抗挫折能力差。行为特点为:学习方式自主化、碎片化;社交方式开放化、圈层化;生活方式体验化、网络化。

  • 标签: 00后大学生 思想 心理 行为特点
  • 简介:摘要章草书作为一种古老的字体,一度盛行于两汉和魏晋,并流传至今。但迄今为止,我们对章草书的认识仍未达到完善的程度。本文将以皇象本《松江急就篇》为例,从共时的角度重点探讨一下章草的书写特点和构形特点

  • 标签: 章草 《急就章》 书写特点 构性特点
  • 简介:学术上就代理行为的授权行为是有因行为还是无因行为存在争议,主要有绝对有因说、相对有因说、绝对无因说和相对无因说四种观点,相对无因说具有合理性。在相对无因说理论框架下,授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与表见代理制度之间并不形成替代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属于不同的制度内容,共同保护着市场经济的交易安全。

  • 标签: 授权行为 无因性 相对无因说
  • 简介:腐败的存在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甚至可以说它是与公共权力同生共长的.长期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腐败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有益的启示.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和反腐败行为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使我们对腐败问题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力图能为腐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腐败行为 反腐败行为 经济利益 公共权力 公共利益 司法机关
  • 简介:救济是研究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中心话题,研究法律现象最终的价值都要回归到最佳的救济措施上来,因为,法律不能绝对地杜绝一切犯罪,既然危害社会发展的行为是无法杜绝的事实,那么除了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另外更重要的立法使命就是寻求对必然社会危害行为的最佳救济方案在立法时,除了应当明确何为不法行为,更要给身处不法行为的当事人们正确的法律指引,告诉他们该如何用法律武器化解危机,区别着为侵权人和受害人做出指引.其中应当注重事件中各个利益方的平衡,从而引导各个角色必然地采取法律措施.

  • 标签: 过失行为 博弈论 犯罪行为救济
  • 简介:德国民法上的无因行为理论是建立在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相区分的基础上的。其中,负担行为是处分行为的法律原因,无因性理论通过割断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之间的效力关联性,赋予处分行为独立的效力评价体系,以满足维护交易安全的价值诉求。而有因行为中的原因与无因行为中的原因并非同一语境中的概念,两者的内涵各异。由于分类标准的不统一,导致无因行为、有因行为的划分缺乏逻辑前提,应该在肯定“无因行为”理论价值的基础上,抛弃所谓的“有因行为”理论。

  • 标签: 法律行为 无因行为 有因行为 法律原因
  • 简介:摘要近几年,证券市场交易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其中存在的过度投机性等非理性投资行为也受到了不同群体的关注,如何应用行为金融学实现理性投资,是个人投资者、券商以及政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只有建构理性化市场环境,才能实现投资能力以及市场运作效率的完善目标,推动我国证券交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行为金融学 个人投资 心理行为 现状 建议
  • 简介:本文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的框架内,围绕译者行为分别就(1)译、评的分工;(2)译、评的方法和内容;以及(3)译评者的身份与译评者之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译、评分工不明所产生的问题,明确规定了译评的任务和译评者应有的作用。集中于译者行为的社会研究,有望弄清翻译的社会化过程,进一步把握翻译本质的东西。

  • 标签: 译者行为 评价模式 译评
  • 简介: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目的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良好的素质基础应在儿童阶段夯实.据调查我国14岁以下3亿多儿童中约有4000万有行为障碍,这些不良的行为表现不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本文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及如何消除不良行为方式作了探讨.

  • 标签: 行为矫正技术 行为塑造 儿童教育 素质教育 行为方式 不良作为
  • 简介:此次《行政诉讼法》修改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在第二条中将可诉行为由“具体行政行为”修改为“行政行为”。两字之差,体现的是我国《行政诉讼法》在受案范围上的突破,彰显了司法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也是更好地保护公民权利、监督和限制公权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 司法改革 公民权利 依法治国
  • 简介:摘要:对杜威“习惯”概念的理解,是把握他实用主义道德哲学的一个关键前提和基础。他认为习惯就是意志,也是使个人主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手段与目的。一个人的性格是其行为的内在动因,然而性格的形成是个人各种习惯相互渗透的结果。不仅如此,我们的想法、思想观念、经验都依赖于习惯。而习惯的形成,又是客观环境所决定,因此,只有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因素,才能间接改变个人习惯。与此同时,在习惯的改变进程中,我们又会创造出新的环境条件。至此,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作为一个整体的习惯、行为、经验、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逐渐清晰。当我们意识到行为是习惯、性格与客观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并视其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对道德的讨论才会有一个理性的基础,而不至于使道德陷入超验的、虚幻的、终极的、抽象的讨论。

  • 标签: 习惯 行为 道德
  • 简介:14头大白小母猪分为两组,每组7头,对照组从妊娠40天到分娩一直饲喂在单独的栏舍内.试验组从妊娠中期到后期每周活动3次,每次30分钟,以便确定母猪活动量增加对母性行为、胎儿生长、脐带血流量及分娩特点的影响。第1胎母猪主要记录生长状态(第十肋骨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母性行为和分娩特征。妊娠39~81天时,监测1~2胎胎儿生长、心率、搏动指数、抗病力指数和脐带血流量。

  • 标签: 妊娠母猪 生长状态 母性行为 血流量 活动量 分娩
  • 简介:在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有不良行为青少年大多处于“家长管不了、老师很难管、社会很少管”的状态,是向违法犯罪转化的主要群体,也是工作的重点、难点。为此,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努力把握该群体特点规律,着力推进分类分层次教育矫治,初步打造了针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一体化、链条式、综合化教育矫治工作体系,并形成了几点思考。

  • 标签: 有不良行为青少年 “阳光班级” 教育矫治 标签化
  • 简介:行为疗法的根本目标在于对人类行为的控制,以所谓适应的行为取代不适应的行为;表演疗法的目标在于鼓励人们对行为作出主动的选择,从而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开创人生的发展而摆脱旧有的情绪障碍。求治者在一种疗法中被当作“物”来修理,在另一种疗法中将得到引导,成为人生舞台上的演员兼编剧,不知他们需要哪一种。

  • 标签: 行为治疗 行为控制 行为选择 表演疗法 生活形式 行为主义
  • 简介:按照反侦查行为是个人色彩还是多人组织性色彩,可将其划分为个体性反侦查行为与组织性反侦查行为.这两者在所发生的案件、行为特征及其同作案人能力的关系三方面存在着不同,而且后者在社会活动中常常表现为对前者的渗透现象.这种区分对准确刻画作案人的特征,准确识别反侦查行为,正确认识反侦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反侦查现象 反侦查行为 组织力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