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应用超声可实现危重症患者快速诊断,在急诊医学和重症医学广泛应用,对急性呼吸衰竭、休克、严重创伤实现快速诊断[1-3]。围术期是超声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4],笔者使用超声对围术期不明原因低氧血症4例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证实超声在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床旁超声,危重症,围术期,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患有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患使用超声进行快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2月的 200例患有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 100人每组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病患使用传统评估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的病患使用超声的方法进行快速诊断。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时间,统计使用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结果:对照组病患的初诊时间、确诊时间、初始正确治疗时间以及其他诊断时间均比观察组久,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出 16例胸腔积液、 22例慢性租塞性肺疾病、 28例肺实变或不张, 34例急性肺水肿,其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结论:使用超声诊断的诊断时间更快速,初诊时间、确诊时间、初始正确治疗时间以及其他诊断时间均比传统检测方法快,且其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也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衰竭 中床旁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对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所抽取的 88例颅内出血新生儿,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新生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为 44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新生儿提供不同的诊断工作,对照组提供常规性诊断,研究组提供超声诊断,最后对两组不同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应用超声诊断后,诊断效果要强于对照组新生儿。结论 颅内出血新生儿进行超声诊断后,能够将放射损伤进行减轻,为新生儿提供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颅内出血 床旁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内分泌科住院DM患者血糖管理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非重症DM患者900例,采用Population、Patient、Patient‐day3种模型分析患者快速血糖数据。结果共收集到43106个血糖数据,平均血糖为(9.60±4.30)mmol/L(Population模型)、(8.71±2.13)mmol/L(Patient模型)及(9.34±2.59)mmol/L(Patient‐day模型),严格、一般及宽松控制率的总和为80%以上。高血糖、严重高血糖、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发生率Population模型为11.4%、4.9%,0.9%和0.1%,Patient模型为22.6%、57.4%、23.7%和5.2%,Patient‐day模型为8.0%、16.8%、4.3%及0.6%。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中吞咽功能筛查及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帕金森患者中随机选取 78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39例。对照组行吞咽功能筛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吞咽功能筛查及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筛查结果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无吞咽困难人数均为 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轻度、中度吞咽困难人数明显增加,重度吞咽困难人数减少(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吞咽功能障碍及康复护理运用在帕金森患者中,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提升。

  • 标签: 帕金森病患者 康复护理 床旁吞咽功能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婴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对加强产妇分娩后恢复效果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分娩初产妇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就母婴护理效果实施护理。研究中将产妇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0例)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40例)行母婴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自护能力评分、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出院时ESCA各维度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且产后胃肠功能恢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初产妇 自我护理能力 分娩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的母婴护理探索内容、临床成效及在新生儿护理能力、对护士满意度方面影响。方法:在随机抽签法下,对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收入初产妇分组,即:41例对照组、41例研究组,2组病例数总计82,后给予其不同护理,具体方案为: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母婴护理用于研究组,比对最终效果。结果:关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新生儿护理能力、满意度指标,其具体评分相较对照组,研究组高,P<0.05。结论:开展母婴护理,既可在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进行有效扩充,又能促进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对护士满意度的良好提升,可进一步推荐、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健康知识掌握度 满意度 新生儿护理能力 母婴床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滤治疗中同步枸橼酸抗凝的预后价值,为高危出血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1月 期间收治的40例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无肝素生理盐水治疗的参照组以及同步枸橼酸抗凝治疗的试验组,各 20例。对比 2组高危出血患者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APACHEⅡ评分情况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各时间点全血活化凝血 WBACT情况。结果:试验组高危出血患者生理指标、 WBACT均优于参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0.05。结论:高危出血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期间同步枸橼酸抗凝,在改善患者生理指标、延长 WBACT时间、减少出血事件方面效果显著。

  • 标签: 高危出血 枸橼酸抗凝 连续性床旁血滤 出血事件 生理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透析患者跌倒坠事件进行分析,评估透析患者跌倒坠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透析患者跌倒共 20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透析患者的跌倒坠事件不仅与其年龄有关,也与脱水过多、服用药物等有关。对跌倒坠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在管理上,制定安全风险预案,分析薄弱环节,落实改进措施。结论:实施意外风险防范后有效预防患者在血透期间跌倒坠事件的发生,确保透析时的安全。

  • 标签: 血透患者 跌倒坠床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阻滞在开胸手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在全身麻醉的同时复合超声引导椎阻滞,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患者安静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使用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镇痛泵使用次数、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超声 椎旁阻滞 开胸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开腹修补手术治疗造口疝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造口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腹腔镜联合开腹修补手术(观察组,n=30),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肠管损伤、疝囊关闭不全、肠道功能障碍、腹痛)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6.67%(2/30)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8/30),(p<0.05)。结论:在造口疝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联合开腹修补手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修补手术 造口旁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坠结果的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方法 通过对两年来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坠的伤害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护理防范措施,以减少对老年心内患者造成疾病外的伤害。 结果 老年患者病情改善、自理能力轻度依赖,夜间如厕是跌倒坠的主要原因。 结论 让老年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跌倒坠的风险评估中来,以减少因自理能力提高而坠跌倒的风险也提高,对患者造成疾病外的伤害。

  • 标签: 老年患者 跌倒坠床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总结并归纳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 我院 70例尿毒症继发性甲亢患者为对象,将其纳入本研究,患者选取 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将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例。两组均以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甲状旁腺激素 IPTH、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甲状旁腺激素 IPTH、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 P>0.05的结局,两组无分析意义,可比;护理后,应用全面护理的观察组在甲状旁腺激素 IPTH、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 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尿毒症继发性甲亢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时,围术期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甲状旁腺全切术 尿毒症 继发 甲旁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TPVB)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收治的85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为例,随机分组,即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均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静脉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加静脉自控镇痛。结果:观察组患者切皮后的血压变化值、心率变化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麻醉效果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右美托嘧啶联合罗哌卡因胸椎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70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右美托嘧啶联合罗哌卡因麻醉方法)和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方法),每组均为 3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 1h、 2h、 4h、 8h、 12h、 24h)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 1h、 2h、 4h、 8h、 12h、 24h)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联合罗哌卡因胸椎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显著。

  • 标签: 右美托嘧啶 罗哌卡因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虚实结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方法:分别在2018级本科学生2个合班的系统解剖实验教学中采用“虚实结合”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虚实结合”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虚实结合”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更适合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的特点。

  • 标签: “虚实结合”教学 系统解剖实验教学 传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PBL结合 SP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 98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设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49例,给予参照组传统的真实患者案例进行教学,给予实验组 PBL结合 SP进行教学,分析两组的期末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以及对本次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的期末理论成绩以及时间操作成绩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且实验组对本次的教学效果评估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在护理教学中采取 PBL结合 SP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问题为导向 标准化病人 教学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针对PBL教学法运用于心电图实践教学的当中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8月这段时间实习生92名作为此次实践教学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学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6人,对照组教学时运用传统方法,实验组教学时运用PBL教学法,然后针对两组不同教学方法获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得分都比较高,将PBL教学法运用于心电图实践教学中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心电图判读掌握,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

  • 标签: PBL教学法 实践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是一种实践知识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其中的实践性占有的教学时间偏长,主要是基于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到的护理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护理实践当中,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但传统教学中主要体现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式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长期以往,削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情景模式教学的应用就对传统的高校护理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更符合目前的教学要求,对提升学生护理教育效率和高校护理教学内容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高校护理教学情景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出发,分析了高校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教学优势,并提出了可行性比较高的应用策略。

  • 标签: 高校护理教学 情景教学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