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根治术后患者再流脓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干耳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经典根治术,术后不干耳30例(30耳)经典根治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检查见外耳道被肉芽充塞、瘫痕形成致外耳道狭窄8例,腔脓痴积聚5例,霉菌生长1例,外耳道后壁高2例,鼓窦口狭窄3例,上鼓室、后鼓室、腔内充塞胆脂瘤样或肉芽者共6例,面神经嵴过高3例,咽鼓管病变1例,异物遗留1例。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和术腔引流不畅是引起不干耳的两大主要原因。

  • 标签: 乳突 根治术 不干耳 分析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ESTD)治疗食管粘膜下隆起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1例胃镜检查发现食管粘膜下隆起病变均行超声胃镜检查以确定病变来源层次(不包括无回声病灶及外压病灶),其中对来源于粘膜肌层、粘膜下层的病变43例行粘膜切除术(EMR);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病变8例行粘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ESTD),术后病变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43例行EMR术患者无1例发生穿孔;8例行ESTD术患者中2例术发生单纯性皮下气肿,1例术中出现内镜下可见穿孔,均保守治疗后恢复。术中出血内镜下均能达到止血目的。51例患者均无延迟性术后出血、食管穿孔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出现。所有病例术后均胃镜复查,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期内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病例。结论对食管粘膜下隆起性病变中来源于粘膜肌层、粘膜下层的病变行EMR术及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的病变行ESTD术,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粘膜下隆起病变 内镜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做好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98例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8例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有215例为胆脂瘤残留,占72.1%,30例患者咽鼓管感染,占10%。25例外耳道狭窄,占8.4%。28例换药不当,占9.5%。再次实施手术,患者后期均达到干耳,干耳率为100%。结论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为病灶清除不彻底、外耳道过于狭窄、咽鼓管感染、换药不当、残留异物等。为了避免术后产生不干耳,要求术者严格按照规则操作,彻底清除病灶,保持术腔引流通畅,防止咽鼓管感染,为患者合理换药,减少术后不干耳的几率。

  • 标签: 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在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颊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随机抽取的8例颊部正常组织、8例癌前病变、16例颊鳞癌石蜡切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16例口腔颊癌中survivin表达阳性14例,阳性率为87.5%,颊部癌前病变组中survivin表达阳性7例,阳性率为87.5%,8例正常组织中survivin0表达,survivin在颊癌和颊部癌前病变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颊癌组织中survivin过度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是口腔颊癌发病的机制之一。

  • 标签: survivin 颊鳞癌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年内我科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脑出血158例中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的21例患者为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患者发生原因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158例脑出血患者中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的21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其中治愈6例,好转10例,死亡5例。结论脑出血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经过前瞻性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能及早发现消化道出血征兆,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明显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胃粘膜病变 脑出血 病因 护理
  • 简介:摘要胃是重要的消化道器官,胃黏膜层承担有较重要的生理功能,观察正常与病变胃黏膜在镜下的不同表现,有助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恢复措

  • 标签: 胃黏膜层 镜下表现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肛垫部分切除加直肠粘膜纵形缝合术治疗环状痔脱出伴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前。方法于痔右前、右后、及左侧环状母痔处,将松弛的粘膜即肛垫部分切除,同时将在切除肛垫处,及前正中线直肠前囊袋中线处痔上缘,齿线上1CM处纵形缝合直肠粘膜5cm以上,使组织缩短悬吊内脱垂的粘膜及痔,加固直肠前壁粘膜,修正直肠前膨出。以取代松驰断裂的TRIETZ肌。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痔脱出症状减轻甚至消失,同时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前引起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脱垂痔与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前往往同时存在,处理痔的同时一并处理直肠前及内脱垂的直肠粘膜引起的便秘症状,合理解决了痔病-便秘-加重痔病这一恶性循环。我科共治疗本病20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环状痔脱出 直肠粘膜内脱出 直肠前突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I早期干预阿司匹林所致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梗塞)患者共100例,所选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已行胃镜检查均无明显胃粘膜病变,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量治疗,治疗组加服PPI(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不加服PPI,半年后复查胃镜,分析两组病例是否有明显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恶化率4%,对照组有效率50%、恶化率10%;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生明显减少。

  • 标签: PPI 阿司匹林 急性胃粘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锁肌前缘入路甲状旁腺切除的体会。方法应用胸锁肌前缘入路甲状旁腺切除,从皮肤切口设计,手术的入路,颈前肌群及甲状腺的处理,甲状旁腺的显露和切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的保护等技术技巧可完成手术。结果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胸锁肌前缘入路甲状旁腺切除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实用。

  • 标签: 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浅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92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表浅病变,并用超声内镜(EUS)探查证实明确病变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单独直接圈套切除、EMR—L、EPMR或联合以上方法切除病变病变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EMR耗费时间为10~75分钟,平均为(32士2.5)分钟。病理结果为息肉、消化道早期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黄斑瘤、粘膜肌层来源的平滑肌瘤、异位胰腺、低/高级别上皮内或粘膜内瘤变、类癌、纤维瘤、Peutz-Jeghers综合征。并发症包括出血和穿孔;随访1一36个月,无1例复发或癌变。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病变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老年患者效果好、易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深人研究。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消化表浅病变 治疗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7月-2014年12月对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根治术患者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观察和护理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中耳乳突炎 乳突根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理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腔的方法。方法在开放式中耳手术中应用延长耳后肌骨膜瓣填塞术腔、重建外耳道后壁,治疗6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内窥镜观察全部患者术腔均上皮化,术腔平滑,似扩大的外耳道,腔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纯音测听较术前平均提高18.5dBHL。结论用延长耳后肌骨膜瓣填塞开放式切除术后遗留空腔,缩窄了宽大的外耳道,维持了外耳道的形态及正常生理功能,是改善听力,形成干耳并重塑外耳道形态的重要技术。

  • 标签: 耳后肌骨膜瓣 胆脂瘤型中耳炎 乳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3例慢性中耳炎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术前的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可保存或提高患耳的听力。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吸棉与Merocel止血海绵在鼻腔、鼻窦及中耳术后填塞术腔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65例慢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3例及对照组82例,其中实验组行双下鼻甲切除术20例(40侧),行鼻窦开放术63例(114侧),用纳西棉进行填塞,对照组82例行双下鼻甲切除术22例(44侧),鼻窦开放术60例(102侧),用Merocel止血海绵填塞,中耳炎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5例,行根治术38例,鼓室成形术27例,纳西棉进行填塞术腔,对照组58例,行根治术40例,鼓室成形术18例,用Merocel止血海绵填塞。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腔通气时间、鼻腔出血量、鼻部疼痛、术后干耳天数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鼻腔通气时间、鼻腔出血量、鼻部疼痛、术后干耳天数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纳吸棉填塞鼻腔或中耳腔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出血和患者术后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病变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就其发病率来看,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在部分国家中发病率甚至超过了乳腺癌。宫颈病变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认为宫颈病变与阴道杆菌数量下降有着直接的联系,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从抗肿瘤机制以及拮抗病原微生物两个方面对阴道杆菌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起到借鉴与参考的作用。

  • 标签: 阴道乳杆菌 宫颈病变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半开放并填充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胆脂瘤中耳炎患者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均采用半开放并填充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31例患者经治疗后耳道形态基本恢复,其中2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4例患者存在间隔性耳鸣,经相关治疗后均得到控制。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听力水平要明显高于治疗前,听力平均上升水平为(10.8±1.6)dBHL(P<0.05)。结论半开放并填充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具有较好疗效,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听力,在恢复时间上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突半开放 填充术 胆脂瘤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即刻用胸锁肌瓣填塞覆盖腮腺区预防味觉出汗综合症的效果。方法3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部分(或全切术),研究组行腮腺手术后应用胸锁肌瓣填塞覆盖面神经及残留腮腺,分别于术后3~12个月随访复查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30例患者切口均获一期愈合,经3~12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面部形态基本对称,颈部外形及功能正常;研究组中有2例(13.3%)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对照组中l4例(93.3%)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即刻用胸锁肌瓣修复腮腺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可明显改善术后美观及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症。

  • 标签: 腮腺肿瘤 胸锁乳突肌瓣 味觉出汗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