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根治术后患者再流脓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干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经典根治术,术后不干30例(30)经典根治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检查见外耳道被肉芽充塞、瘫痕形成致外耳道狭窄8例,腔脓痴积聚5例,霉菌生长1例,外耳道后壁高2例,鼓窦口狭窄3例,上鼓室、后鼓室、腔内充塞胆脂瘤样或肉芽者共6例,面神经嵴过高3例,咽鼓管病变1例,异物遗留1例。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和术腔引流不畅是引起不干的两大主要原因。

  • 标签: 乳突 根治术 不干耳 分析 原因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中耳根治术后不干的主要原因,研究再次手术为了获得干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01—2009年间收治入院的资料完整的60例根治术后不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均采用根治术及开放式鼓室成形术。随访6月~8年,60例患者均获得干,干率为100%。在手术中发现60例根治术后不干患者中,外耳道口狭窄者53例(占88%),胆脂瘤残留者48例(占80%),术腔内肉芽增生者44例(占73.3%),面神经嵴高者40例(占66.7%)。结论根治术后不干的主要原因为病变清除不彻底和手术缺陷。根治术后要想获得干,术中彻底清除病灶,保证术腔的通风和引流是干的基本条件。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胆脂瘤 感染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术后不干的原因,做好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98例根治术后不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8例根治术后不干患者,有215例为胆脂瘤残留,占72.1%,30例患者咽鼓管感染,占10%。25例外耳道狭窄,占8.4%。28例换药不当,占9.5%。再次实施手术,患者后期均达到干,干率为100%。结论根治术后不干的原因为病灶清除不彻底、外耳道过于狭窄、咽鼓管感染、换药不当、残留异物等。为了避免术后产生不干,要求术者严格按照规则操作,彻底清除病灶,保持术腔引流通畅,防止咽鼓管感染,为患者合理换药,减少术后不干的几率。

  • 标签: 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耳炎患者根治术后不干的原因,并分析根治手术的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5例根治术后不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详细病史、影像学资料、听力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术腔和听力恢复等情况。结果35例术后不干患者全部行术前颞骨CT检查及纯音测听检查。34例患者(97.1%)本次手术行开放式根治术+鼓室成形术,1例(2.9%)行完壁式根治术+鼓室成形术,30例(85.7%)行甲腔成形术。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前次手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术腔开放不完全、病灶清除不彻底。有25例(71.4%)存在胆脂瘤复发,26例(74.3%)存在面神经嵴偏高。病变残留或复发位置主要位于上鼓室或上鼓室前腔、后鼓室、镫骨底板周围、圆窗膜或圆窗龛周围、中鼓室、鼓窦或鼓窦入口、面后气房、迷路周围气房等部位。所有35例患者术后均达到干,未再复发。结论根治术后不干的主要原因为:甲腔未成形,术腔与外耳道口未形成合适的比例;前次手术为避免手术并发症,重要部位解剖暴露不充分,导致隐匿部位的胆脂瘤残留。根治手术应首选开放术式,轮廓化形成碟形术腔,彻底清理隐匿部位的病变,磨低面神经嵴。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修正手术 中耳炎 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根治术后不干41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41例行根治术后不干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不干发生原因,讨论护理方法。结果 不干原因主要有病灶未能彻底清除、术腔引流不畅、术后换药不当、咽鼓管感染等因素。结论 根治术后不干发生原因较多,应当有的放矢开展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感染概率,提高预后康复质量。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不干耳 发生原因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不干的术前因素。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改良根治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有,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药物过敏史,吸烟史,中耳炎类型,鼻咽部炎症情况以及致病菌等8个可能会影响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不干的因素。结果80例中耳炎患者中,手术前有烟史,骨疡型中耳炎以及致病菌是真菌的中耳炎患者术后不干的发生率分别为,显著高于手术前无烟史,表皮样瘤型中耳炎以及致病菌是常见细菌的中耳炎患者。(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骨疡型中耳炎,真菌感染的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不干的可能性比较大。吸烟,骨疡型中耳炎,真菌感染是影响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不干的主要术前因素。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改良乳突根治术 不干耳 术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促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根治术后的有效途径,促进伤口愈合。方法手术患者共67例,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手术后第2天实施常规护理,辅以红外线灯照射术腔,15~20min/次,1~2次/d。对照组手术后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相对干时间、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支出、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相对干时间、住院日、住院费用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效果显著;观察组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根治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护理辅以红外线灯照射术,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水肿吸收,达到快速干的目的。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乳突手术 红外线灯 干耳 中耳炎症
  • 简介:摘要总结5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做好术前宣教;术中鼓励患者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的表情、面色,做好疼痛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可保存或提高患的听力,获得干

  • 标签: 改良乳突根治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术失败的常见原因,以提高手术治疗水平,获得干。方法对28例根治术后长期不干的患者进行再次手术。结果28例患者经1~2个月局部换药均获得干。无一例眩晕、面瘫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引流不畅、术腔异物遗留等是根治术失败导致不干的原凶。腔充分轮廓化,显微镜下彻底清除病灶并确保术腔的引流通畅是防止再次手术的关键。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再手术 干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中耳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其内窥镜下换药与常规换药的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90例(98)行中耳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换药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4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实验组患者给予内窥镜下换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干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发现肉芽组织和干的平均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干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耳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内窥镜下换药和常规换药的干率没有差别,但内窥镜下换药能够明显提早发现肉芽组织的时间,并及时清理,从而加快干的时间,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脂瘤型中耳炎 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 耳内窥镜 换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的临床根治手术准备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后句痊愈出院,经过术后3~6个月随访,患者预后良好,满意度高。结论掌握该病的准备及麻醉方法和手术步骤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乳突 患者 治疗 根治
  • 简介:目的总结根治术后长期流脓患者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对63例根治术后长期不干患者再次施行根治术,同时行充填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经1~2月局部换药均获干,外道形态接近自然宽大的外耳道,气导听力较术前获得改善。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难于清理是根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腔彻底开放,轮廓化,适度充填腔,配合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近似正常的外耳道,并且能有效改善听力。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鼓室成形术 再手术 乳突填塞 自体骨粉
  • 简介:目的探讨甲-道皮瓣联合颞浅筋膜瓣在完壁式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慢性中耳炎患者28例,采用甲-道皮瓣联合颞浅筋膜瓣行完壁式根治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内创面明显缩小,术后时间为3~4周,外耳道形态正常。22例随访时间6~19个月,道及鼓室无炎性渗出或上皮堆积,未发生乳突炎。结论甲-道皮瓣与颞浅筋膜瓣联合应用可以同时完成填塞和外耳道成形。轮廓化、保护颞浅血管及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中耳炎 鼓室乳突切除术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中耳炎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临床收治的中耳炎患者共计60名,按根治术治疗背景挑选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组,即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0名。常规组提供基础护理,实验组提供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对比患者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的舒适度评分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中耳炎患者行根治术下落实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舒适度提升,减少并发症发生,建议应用。

  • 标签: 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枕部皮下肌组织瓣在开放式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完成的29例(29)开放式根治术并枕部皮下肌组织瓣填塞腔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2-34月。术后术腔干率为100%,手术后术腔无分泌物流出的时间为术后21-56d,平均33.5d。术区上皮化的时间为术后35-98d,平均61.7d。自洁功能好,无需清理道痂皮。结论在开放式根治术中,应用枕部皮下肌组织瓣进行腔填塞可以获得良好的干效果。

  • 标签: 中耳 乳突 耳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耳炎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行中耳炎根治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各项评分分别为(25.6±2.1)、(27.9±3.5)、(22.8±1.6)、(12.4±1.6)分,均低于观察组的(29.9±2.6)、(34.7±3.9)、(28.5±1.7)、(16.2±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其中继发性感染3例、鼓室神经损伤2例、神经性耳聋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仅继发性感染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中耳炎根治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术后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 临床护理路径 舒适度 术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耳炎根治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术后产生的影响 。 方法: 2019 年 2 月 ~ 2020 年 4 月期间从我院选取 80 例中耳炎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 40 例,比较舒适度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社会环境、生理、心理、文化等舒适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面瘫、外耳道狭窄、出血、迷路炎、耳廓软骨膜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 ,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于中耳炎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 护理干预 舒适度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式根治术及填塞术治疗儿童中耳胆脂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放式根治术及填塞术治疗6~14岁中耳胆脂瘤患儿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后2a胆脂瘤复发。干时间为8~10周,干率为87.1%。31例患儿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1a复查听力,与术前听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耳胆脂瘤患儿,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同时行自体骨粉填塞术及外耳道成形术,可减少胆脂瘤复发,提高听力。

  • 标签: 儿童 中耳 胆脂瘤 乳突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完壁式(包括骨皮质及肌骨膜瓣修补外耳道后壁和骨皮质骨粉重建外耳道壁的方法)和开放式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在干所需时间与术后听力提高方面效果的比较。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年1月到-2010年12月7年内因胆脂瘤中耳炎来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并随访病人226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将开放型与完璧式分成两组,分别从干时间、听力提高程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平均干时间完壁式(14.6±3.3)d,开放式为(25.8±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复查听力完壁式和开放式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型术后气导分别比术前平均提高为(30.2±6.6)dBHL和(10.6±4.3)dBH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壁式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术后快,听力提高明显。

  • 标签: 完璧式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开放式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型术胆脂瘤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