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食道粘膜病变的临床护理

/ 2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食道粘膜病变的临床护理

洪秀凤伏亦伟陈兰美

洪秀凤伏亦伟陈兰美(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随着内镜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的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可在早期得到诊断治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主要是对大且平坦的粘膜(病变直径>20mm)早期癌变或粘膜下病变进行一次性大块剥离,整块切除率很高,因而治愈率也高。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诊断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消化道功能影响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深受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青睐[1]。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院消化科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住食管粘膜早期病变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54岁-74岁,平均年龄65岁。病理类型:轻度异型增生2例;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轻、中度异型增生1例;中、高度异型增生2例;中、重度异型增生6例;高级别上皮内增生10例;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2例。病灶直径22-39mm。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全面了解病史认真阅读病历,主动与医生、患者沟通,全面了解病情,包括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组织学诊断,有无麻醉药过敏史,高血压及严重心肺病史,确定无手术禁忌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术后服用抗凝剂、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者,在凝血功能没有得到纠正前,严禁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2]。如服用华法林者需在医嘱范围内停药一周,方可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2.1.2心理护理与患者交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耐心地给予心理疏导,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的优越性、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情绪,恐惧心理,建立信心,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取得配合,必要时向患者展示图片,图文并茂地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手术方法、目的、以及术后注意事项。

2.1.3术前常规准备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乙肝两对半、心电图、胸片以了解凝血功能及心肺功能等。与患者、家属谈话沟通,常规签署手术同意书。禁食、禁水12h。术前给药:术前30min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针0.5mg,以减少术中腺体分泌、减轻肠道平滑肌痉挛;注射用苯巴比妥钠0.1g予以镇静。予静脉留置针,保证静脉通道;术前帮助患者摘除口腔义齿;备好多功能监护仪、氧气等。

2.2术后护理

2.2.1复苏后护理患者术毕苏醒回房后,继续予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氧气吸入,观察病人神志、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及大便的色、质、量等,观察有无呕吐、血便,呕吐物及血便的色、质、量。注意病人有无头昏、心慌、口干、出冷汗等症状;观察肢体温、湿度。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保持安静,做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24小时后如无活动性出血现象,则可进行床上活动,但应动作轻柔、速度缓慢。

2.2.2饮食护理术后常规禁食2~3天,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如创面较大或切割较深,禁食应达到3天,并予胃肠减压,遵医嘱予静脉补液,3天后如无出血等并发症可进温凉流质,循序渐进地逐步过渡到无渣软食、半流质、普食。忌过饱、过热,避免甜食、忌油腻、辛辣刺激性、粗糙坚硬食物,以防出血,甚至穿孔,如浓茶、咖啡、坚果类、芹菜、韭菜等,可进食米汤、藕粉、稀饭、烂面条、鱼肉丸等。1个月后可过渡至正常饮食。

2.2.3药物护理根据医嘱常规使用抑酸剂及粘膜保护剂、抗生素、止血药物、补液支持等治疗,准确、及时、安全有效地给药,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2.2.4ESD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腹痛,如果出现腹胀、腹痛而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一般是由于肠道积气所致,待肛门排气后,腹胀、腹痛缓解。观察病人颈部、会阴部有无皮下气肿,腹部体征、排便情况;术后复查胸片、腹部平片,了解有无纵膈气肿、气胸和膈下游离气体。

ESD的并发症包括腹痛、出血、穿孔、消化道狭窄梗阻。由于ESD切除粘膜面积大,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及穿孔。术后再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h内或止血夹脱落时,指导病人术后24h内绝对卧床休息,常规心电监护。术后如病人感觉胸骨后、腹部不适,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量血压、脉搏,注意病人有无胸骨后剧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有无便意、情绪烦躁不安、神志淡漠、呕血、黑便,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通知医生,打开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止血,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备血,尽快手术。本组无一例病人出现出血及穿孔。

2.2.5出院指导指导病人忌食油煎油炸、麻辣刺激性、坚硬、粗纤维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食宜温凉,少量多餐,细嚼慢咽,4周内进食软食。术后1、3、6、12、18个月复查胃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病变有无残留和复发。出院后如出现胸骨后、腹部持续疼痛,呕血、黑便应及早就诊。

3小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个体化治疗、针对性强、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可以在不手术的情况下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提供肿瘤精确的组织学分期等优点。明确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状态,明确是否存在淋巴和血管浸润,预测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高,明显减少了肿瘤的残留和复发。这种微创技术术后并发症少,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多系统病变或无外科手术条件的病人,是对食道粘膜病变及早期癌前病变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三分治疗七分护理,ESD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

4出院随访

出院随访率达100%,暂无复发。跟踪随访真正内涵质量和定期复查率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护士详细登记患者的信息资料: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临床诊断、病理诊断、病变部位、病灶直径、手术日期、出院日期、复查日期等逐一登记。责任护士或专职护士对每一位患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全面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定期电话随访,而不是一次性电话随访就结束,需定期电话或短信提醒患者的复查时间,了解患者的复查和康复情况,提出健康指导有效措施,真正达到随访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跟踪随访,也便于我们收集临床科研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姚礼庆,周平红.内镜粘膜下剥离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

[2]姚礼庆,周平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病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4(10):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