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陈道容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八小学        563000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建设核心素养。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核心素养教育下完善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发挥学科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

过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往往认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鹦鹉学舌,难以将学到的理论联系到实际。为了学生能够真正提升思想道德水准,就要从核心素养出发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思考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学科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意义

从概念上说,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般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成长中所必须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教学价值。

首先,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全面普及。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和培养。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创新,不仅可以使道德与法治等各种理论知识生动化、趣味化、系统化地传授,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其次,培养学生道德层面的意识,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有了较好的经济、生活品质,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宠溺、对他们的过分宠爱,使他们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创新化、趣味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并使他们能够从系统的学习中,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正确,与社会的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是否一致。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

(一)从学生视角出发培养法律意识

学生学习时不能端正学习态度,很容易影响自身学习态度,由于兴趣的因素而导致认知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领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影响学生情绪的因素,观察学生的表现。教师发现有了长足的进步,要用鼓励的言语来激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内心树立法制观念[1]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时,过去教师常常将自己定位为课堂的“主人”,向学生灌输知识,致使学生不能积极学习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处于被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教学组织中,教师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使得学生很难对学科的知识进行内化。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持续地渗透。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减少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以过马路为实例开展教学,让学生了解交通知识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引导学生思考“闯红灯”的做法是否正确,让学生了解行人遵守交规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闯红灯、穿马路等行为的危害。学生通过思考,能够真正意识到一些行为的危险性,从而遵守交规,提醒他人重视交规。

(二)通过问题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无疑是一位最负责、最体贴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对新事物、新领域的好奇心,以提问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索[2]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时,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乱丢果皮,有违社会道德”的短片。从而使小学生能够直观、立体化地从视频中感知到各类违背公共道德的不良后果。其次,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来提问:“这些不良的、不卫生的、不安全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们觉得这些不良的行为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很显然,小学生们都会进行反思,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总结和反思违背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的行为。通过提问式的引导与探究,使学生对这节课的认识加深,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通过课堂互动营造学习氛围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优化课堂互动方式,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要经常反思,以小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社会热点,引入小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了解。传统的课堂互动模式多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提问带有主观色彩,仅检验学生对部分知识的了解程度,而无法体现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思考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采取互动方式,而不是发问,要多设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小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大胆表达,并鼓励学生们向老师、同学发问,通过自由问答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小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多样化,通过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课程,确保教学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升学习兴趣,通过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学科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形式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阐述[J].天津教育,2022(10):170-172.

[2]李红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智力,2022(01):139-141.

[3]谢善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新教师,2021(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