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认知现状。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产褥期妇女共计143例,设计调查表,调查其对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分析。结果139例调查总分(16.69±3.65)分,保健知识总分(10.25±2.32)分,育儿知识总分(7.55±1.24)分。年龄25~30岁总分较高,城市妇女总分较高,学历高中以上总分较高,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褥期妇女对保健知识的认知,对自身健康行为及方式十分重要,应切实加强对这一时期妇女有关母婴保健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产褥期 保健知识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社区0至5岁儿童佝偻病发生及存在问题,为防止和减少小儿佝偻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对0至5岁幼儿家长进行自填问卷调查。采用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或儿科门诊就诊时。入户宣传等形式进行预防佝偻病的健康教育,分析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前家长对佝偻病的一般知识,易发生原因,病理特征约有20%的了解,健康教育后知晓率达90%以上。结论;对社区幼儿家长有关佝偻病的宣传总体效果明显,于宣传教育前对比有显著差异性。今后仍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社区0至5岁幼儿家长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6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探讨术前用药及麻醉方式对其的影响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病情较重者给予肌注鲁米那0.1和静注咪唑安定2㎎,一般患者肌注鲁米那0.1。结果经上述处理患者安静,无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抑制。结论上述两种药能有效控制术后瞻妄。

  • 标签: 老年病人 麻醉 术后并发症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8例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认知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为(37.54±2.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为(48.90±4.33)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SDS评分为(42.32±4.33)分,对照组SDS评分为(55.22±4.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耳鸣患者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VCI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的研究显示,VCI的发病机制和诱发因素愈为明确,但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待临床评价。重视血管性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成为预防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键。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模式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88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进行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和进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各44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监护患者负性心理控制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心电监护患者326例,利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6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心理干预的163例划入观察组,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SAS与SDS评分相近,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0.9±9.6)分、(34.3±5.2)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52.2±12.2)分、(38.6±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的引入,对改善心电监护患者负性心理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电监护患者 负性心理 心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最终取得最佳康复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围手术期通过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问卷调查,186例择期手术患者均对我院心理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手术带给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迅速康复,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慢性咽炎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心理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分析63例慢性咽炎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比对照组高,其他因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咽炎患者合并有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怖等。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疗效。

  • 标签: 慢性咽炎 焦虑 抑郁 心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护理治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程度。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2组患者6个月后各项心理量表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各项心理状况量表的评分有明显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结论在充分透析基础上,对MHD患者心理及精神方面的治疗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障碍 血液透析 症状性自评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5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分组护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观察发现,心理护理组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轻,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减轻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与实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孕不育女性的心理因素。方法对心理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论通过对不孕不育心理因素分析及疏导,有效缓解了不孕不育女性的心理压力,解决存在于不孕不育女性心中的心理问题,对于由心理障碍引起的女性不孕不育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孕不育 心理因素 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住院先兆早产孕妇在住院期间特殊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保胎孕妇心理耐受能力、延长胎龄等,从而提高住院病人满意率。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先兆早产保胎孕妇60例,通过利用“一对一”访谈法、床旁治疗沟通与行为观察、阶段性发放采用Zung编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总结住院先兆早产保胎孕妇心理状态。结果总结出住院先兆早产保胎孕妇的5点特殊心理状态。结论参考住院先兆早产保胎孕妇的5点特殊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一对一”的心理干预,保障孕妇及胎儿安全。

  • 标签: 先兆早产 保胎治疗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是一例献血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初次参加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又目击了别人献血不良反应过程,产生错误认知引发严重心理问题,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咨询师根据该献血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经过6次咨询,献血者的情绪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献血 严重心理问题 &ldquo 认知-行为&rdquo 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 简介:摘要随着对医学认识,人们对心理治疗对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精神分裂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药物或物理治疗,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逐步恢复后,由于受自身性格、社会偏见或其它心理因素影响,会造成他们对重返社会缺乏自信,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紧张,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调查 康复期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自我测评,对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和全国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并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抑郁、焦虑因子得分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抑郁是最多见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合并焦虑情绪。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 标签: 盆腔炎患者 精神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人工流产者的心理状态,并对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处于最佳心理状态,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的心理状态表现为1.焦虑心理。2.恐惧心理。3.抗拒心理。4.羞耻心理。5.受术者心理需要。包括需要释放心里的焦虑恐惧情绪;需要温暖和安全感;需要医术者技能精湛;部分需要守密。心理护理的实施一是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二是要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三是正确地做好人工流产受术者的心理疏导。

  • 标签: 人工流产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病人心理素质问题,采取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1年以来观察的住院老年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行心理护理,对比行心理护理前后各项心理表现人数。结果针对各项心理素质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焦虑、依赖、恐惧各项心理表现人数均有明显下降,效果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心理素质老人行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对治疗的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老年病人 心理素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对策,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6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干预组根据个人情况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心理状态的差别。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康复,对妇科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科肿瘤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对103例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结果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后肺癌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相对于健康人群而言,老年肺癌患者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它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降低患者生存期和生命质量,对老年肺癌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是炙手可热的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及沟通技巧,及时发现心理问题、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处于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存质量,尽力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