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皮肤A431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对皮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皮肤细胞株A431,设置苦参碱的浓度为0.5、0.75、1g/L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顺铂组)。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细胞增殖的,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苦参碱在0.5、0.75、1g/L浓度时均能明显抑制人皮肤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35%、23.61%和41.47%,存在着明显地浓度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IC50为1.21g/L。苦参碱0.5、0.75、1g/L浓度组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另外,苦参碱可诱导人皮肤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分别为5.86%、10.27%和20.32%。结论苦参碱对人皮肤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苦参碱可能是通过将人皮肤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通过诱导人皮肤细胞发生凋亡等,发挥其抗皮肤作用。

  • 标签: 苦参碱 人皮肤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砷致皮肤、非砷致皮肤及皮内痣在细胞核浆面积比(核浆比)及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间的区别,为研究砷致皮肤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参考指标,为鉴别皮肤良恶性肿瘤提供指标.方法:对砷致皮肤、非砷致皮肤和皮内痣3种组织的每例石蜡块分别行常规HE染色,用MIAS-300图像分析仪对细胞进行核浆比及细胞核的形态计量学参数(灰度、形状因子、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周长、面积、颗粒数)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核浆比、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灰度、形状因子、最小直径、周长、面积)在皮肤(砷致、非砷致)和皮内痣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砷致与非砷致皮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浆比、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是鉴别皮肤良恶性肿瘤较理想的形态学指标,但尚不能用于砷致皮肤与非砷致皮肤的鉴别.

  • 标签: 皮肤癌 细胞核 形态计量学 核浆比 图像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金属基质蛋白酶 MMP-2、 MMP-9及其抑制因子 TIMP-2、 TIMP-1在非黑色素性皮肤中的表达。 方法 取皮肤手术切除标本 40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MMP-2、 MMP-9及其抑制因子 TIMP-2、 TIMP-1的表达。 结果 MMP-2、 MMP-9在非黑色素皮肤中的表达的阳性率、染色强度、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 TIMP-2、 TIMP-1在非黑色素皮肤中的表达的阳性率、染色强度、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皮肤。 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在非黑色素性皮肤中呈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呈低表达,两者比例失衡与皮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关键词 ] 皮肤; MMP-2; MMP-9; TIMP-2; TIMP-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MP-2, MMP-9 and TIMP-2, TIMP-1 in non melanoma skin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MMP-2, MMP-9, TIMP-2 and TIMP-1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staining intensity and expression intensity of MMP-2 and MMP-9 in non melanoma skin canc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skin. The positive rate, staining intensity and expression intensity of TIMP-2 and TIMP-1 in non melanoma skin canc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skin. Conclusion high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 and low expression of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MP) in non melanoma skin cancer. The imbalance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s related to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skin cancer.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鼻咽患者在放疗中的皮肤反应。方法分析通过68例鼻咽放射治疗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照射野皮肤预防和出现的皮肤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其中I度反应60例,II度反应8例。结论鼻咽放疗出现皮肤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及时处理,是会将并发症减轻到最少,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皮肤反应 护理
  • 简介:患者女,79岁。左侧颞部肿物10年,增大4个月。皮肤科情况:左颞部见一3.5cm×3.0cm×0.9cm半球形隆起性红色肿物,基底浸润,表面伴糜烂。肿物病理学检查:真皮内瘤细胞呈巢团状生长,瘤细胞核大,胞浆少。免疫组织化学:Syn(+),CK20(+),EMA(+),CD56(+),CgA(+),Ki-6780%(+),TTF-1(-),S-100(-),MelanA(-),HMB45(-),CD20(-)。PET-CT检查提示多个淋巴结转移灶及肝内转移灶。诊断:皮肤Merkel细胞伴转移。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转移 皮肤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瘤的皮肤镜检查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瘤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皮肤镜检查,同时进行了病理确诊。结果皮肤镜检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瘤60例、58例与59例,检出率为100.0%、96.7%和98.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瘤的皮肤镜检查具有很好的检出率,皮肤镜指征与组织病理相互对应,可为患者提供一种可靠的检查工具。

  • 标签: 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黑色素 皮肤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皮肤鳞状细胞是非黑素瘤皮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技术、Mohs显微描记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皮肤鳞状细胞的诊疗取得了较大进展。该共识在国内外近期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诊疗现状,重点阐述皮肤鳞状细胞的临床表现及分型、病理活检及报告规范、风险等级评估、分级分期以及规范化治疗等,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肿瘤,鳞状细胞 皮肤 诊断 临床方案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皮肤基底细胞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较少转移,但高危型可破坏组织和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在国内外近期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诊疗现状,综合多学科专家意见,重点阐述皮肤基底细胞的临床表现、诊断、风险评估及治疗,以形成我国基底细胞诊疗专家共识,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癌,基底细胞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2例皮肤基底细胞的临床病理资料。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皮肤基底细胞的临床特点,提高皮肤基底细胞的治疗水平。 方法 从我院 2000年到 2016年期间接诊的 200位皮肤基底细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皮肤基底细胞在人体上最常见的患病部位是眼眶周围和鼻翼,通常情况下发病的高峰年龄为 41岁到 50岁,较为常见的是实体性皮肤基底细胞,在病情诊断的过程当中, 29.64%的患者会被误诊成色素痣、恶性黑素瘤等病症,通过对皮肤基底细胞的分析情况得出阳光照射和皮肤组织的损伤是引发皮肤基底细胞的重要因素,并且皮肤基底细胞还能够在色素痣的基础之上引发。 结论 由于皮肤基底细胞和一些其他的皮肤肿瘤临床表现比较相似,很容易发生误诊的现象,因此要及时的进行病例检查,方便进行病情种类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

  • 标签: 皮肤基底细胞癌 临床病理分析
  • 简介:近年来,皮肤鳞状细胞的发病率仍持续上升,且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延误病情。鉴于此,该文对皮肤鳞状细胞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皮肤鳞状细胞的早期诊断、治疗选择和预防有所帮助。

  • 标签: 鳞状细胞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总结基底细胞皮肤镜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利用无创手段诊断该病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皮肤镜图像。结果:23例患者全部具备基底细胞的经典指征,皮肤镜下各主要指征按照出现频率的大小依次为:大的蓝灰色卵圆巢、分支状血管、短小的毛细血管扩张、蓝黑色斑片、白色无结构区、蓝白幕,一半以上的病例均出现这些特征。大的蓝灰色卵圆巢、蓝白幕和短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在重度色素组基底细胞中出现频率明显高于轻中度色素组(P值均〈0.05)。结论:皮肤镜能明显提高基底细胞的早期诊断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皮肤镜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