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临床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卵巢诊断中的最要性.方法化学发光法.结论卵巢和宫颈中CA125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肺癌等是引起CA125增高的可能原因.卵巢对CA125较为敏感,对卵巢的的诊断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肺癌;CA125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82-02

  • 标签:
  • 简介: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素有关吗?回答是肯定的。皮肤是澳大利亚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癌症,它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这表明环境中的因素可能在起作用。专家们发现,皮肤多发生于皮肤缺乏或较少黑色素的白色人群中,且高发区亦多在近赤道地区。这些地区由于阳光近似垂直照射,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大。动物实验证明,紫外线290~320mu波段致癌性最强。阳光致癌需要照射较长时间,而且还有其它条件在综合起作用。有的先在皮肤上发生前期

  • 标签: 高发区 皮肤癌 气象因素 赤道地区 紫外线辐射 肿瘤生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滤泡合并鳞状细胞非常罕见,本例肿瘤具有滤泡和鳞状细胞的组织学特点,两种成分存在移行和过渡,诊断依靠形态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详尽的全身检查。该病进展较快,预后不一,规范治疗后需长期随访。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管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临床确诊时大多属中晚期,预后极差。胆管癌病因迄今未明,胆管上皮内瘤变、胆管内乳头状肿瘤、胆管黏液性囊性肿瘤以及胆管内管状/管状乳头状肿瘤被认为是胆管前病变。加强对胆管前病变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对胆管前病变认识有限,未来仍需依托于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对其研究的深入,尽早发现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以准确识别出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就如何认识和处理胆管前病变作一综述。

  • 标签: 胆管癌 癌前病变 胆管上皮内瘤变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 胆管黏液性囊性肿瘤 胆管内管状/管状乳头状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裸鼠皮肤鳞状细胞(CSCC)移植瘤模型,探讨紫外线(UV)损伤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诱导、促进CSCC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将人CSCC细胞A431分成3组,即用HPV16 E6腺病毒转染的HPV16 E6过表达组,空白腺病毒转染的空白载体组(简称空载组),未进行腺病毒转染的空白对照组。使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将空载组及HPV16 E6过表达组(LV-OE-HPV16 E6组)A431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SKH-1裸鼠左侧臀部皮下作为空载组(n = 16)和LV-OE-HPV16 E6组(n = 16)。每3天观察并记录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当瘤体达到150 mm3时,视为建模成功。建模成功后,每组取8只小鼠进行UV照射,分为4组,即空载组、空载+ UV组、LV-OE-HPV16 E6组、LV-OE-HPV16 E6 + UV组,UV照射剂量为1 440 mJ/(cm2·d),每次12 min,持续4周后处死裸鼠,测量瘤重及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和qRT-PCR检测验证Wnt1、β联蛋白mRNA及蛋白在裸鼠CSCC中的表达。数据若符合正态分布,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数据若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载+ UV组瘤重为(2.90 ± 0.36)g,LV-OE-HPV16 E6组(3.19 ± 0.32)g,LV-OE-HPV16 E6 + UV组(4.41 ± 0.18)g,与空载组(2.20 ± 0.24)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6.77、20.11,均P<0.001);空载+ UV组瘤体积为(1 033.12 ± 400.15)mm3,LV-OE-HPV16 E6组(1 119.21 ± 447.57)mm3,LV-OE-HPV16 E6 + UV组(1 464.29 ± 409.98)mm3,与空载组(688.94 ± 319.31)m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0、2.21、4.22,均P<0.001)。免疫组化显示,4组间Wnt1、β联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76、0.71,均P > 0.05);Western印迹显示,4组间Wnt1、β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74、49.90,均P<0.05),且LV-OE-HPV16 E6 + UV组Wnt1、β联蛋白水平高于空载组、空载+ UV组和LV-OE-HPV16 E6组(均P<0.05)。mRNA水平分析显示,4组间组织中Wnt1、β联蛋白mRN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77、8.38,均P<0.05),且LV-OE-HPV16 E6 + UV组Wnt1 mRNA水平高于空载组、空载+ UV组和LV-OE-HPV16 E6组(均P<0.05)。结论UV和HPV感染在诱导、促进CSCC中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肿瘤,鳞状细胞 疾病模型,动物 紫外线 人乳头瘤病毒16 HPV16 E6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扩大切除联合全厚植皮治疗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皮片存活率。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面部皮肤鳞状细胞患者,分为常规组(24名)和治疗组(30名)。常规组行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组行手术扩大切除联合全厚植皮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常规组79.2%(19/24);治疗组患者术后皮面坏死面整体较常规组有显著优势;治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6.6%(2/30)显著低于常规组25.0%(6/24)。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皮肤鳞状细胞癌 扩大切除 全厚植皮术
  • 简介:很多朋友向我咨询,说在晩上脱衣服睡觉时,或者钻进被窝刚刚暖热时,皮肤就会开始瘙痒,一般从小腿开始痒,逐渐向上发展,主要在大腿的外侧,甚至臀部、后背或者全身都痒,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儿,有没有办法缓解?

  • 标签: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烧伤创面愈合后皮肤护理方法,为日后烧伤创面愈合后皮肤护理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30(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80.64%),且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率方面不及观察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烧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加快创面愈合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烧伤 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学上常见的皮肤性病例如荨麻疹、手足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梅毒、尿道炎等。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对各种皮肤性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由于皮肤性病的发病原因和社会因素较为复杂,导致在治疗皮肤性病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难点,本文就皮肤性病的常见病荨麻疹与梅毒为例对治疗难点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治疗 皮肤性病 难点
  • 简介:皮肤是人体感受痛、温、触、压等刺激的感受器,皮肤不仅有感觉功能,而且还具有防御、排泄、调节体温及吸收的功能。除此以外皮肤还有免疫功能,因为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的饱和脂肪酸和汗腺分泌的乳酸以及溶菌酶都具有杀菌作用。皮肤还能制造维生素D,对预防佝偻病有帮助。3岁前孩子皮肤的特点是皮肤薄嫩,血管丰富,防御功能差,因此皮肤易受损伤和发炎。又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使皮肤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冷或受热。但孩子皮肤吸收和排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能力较成人显著,这是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皮肤的吸收和排泄也比成人多。

  • 标签: 皮肤吸收 婴儿 感受器 皮脂腺 防御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肮脏的健身设备所引起的皮肤感染由于每天有很多人使用相同的锻炼器械,病菌和细菌很容易传播,这就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皮肤感染。

  • 标签: 皮肤 锻炼 健身设备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