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降低缺血脑卒中复发风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联合抗血小板药物需要评估,权衡利弊,尤其应对特定的人群、中亚型、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数量以及安全性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发挥有效预防疗效。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脑卒中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缺血脑卒中二预防的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血脑卒中患者,共选择162例,调查所有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使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性别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差异无统计意义,而患者文化程度高、发病次数大于2次、收入高、疾病认知度高其治疗依从性较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吸烟饮酒患者其用药依从性较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首次发病、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吸烟饮酒、肥胖的患者应加强重视,加强随访和监督,以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用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  摘要:目的:调查赤峰市蒙古族旗县缺血脑卒中患者的预现状,为改善本地区缺血脑卒中二预防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对长期居住在赤峰市蒙古族旗县的缺血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患者共480名,将调查数据,排列患病高危因素构成比,并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复发率26.2%,其中是相关危险因素方面,既往有型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患病率较高均为79.4%、53.9%,不健康饮食习惯中经常食用肉食、高钠饮食分别是83.1%、85.8%;单因素分析中,高血压未控制、血糖控制情况、高血脂高以及未体统口服抗栓药物均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赤峰市蒙古族旗县的缺血脑卒中复发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防工作不乐观,其中最主要因素为患者对缺血脑卒中二预防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改善患者对预防的认知,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降低本地区缺血脑卒中复发率,提高预防效果。

  • 标签:   社区 脑卒中 二级预防
  • 简介: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人口的老龄化,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不论城市或农村,中国近年脑血管病在全国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或第位,农村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後期升至第位。国内完成的17个城市和21个省的农村神经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 标签: 抗血小板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 城市居民
  • 简介: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重点介绍中老年朋友控制血压、血糖;抗凝、抗血小板、降血胆固醇及血管紧张素与转换酶控制剂等药物.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抗亚健康等,利用综合措施干预缺血中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预防 血压 胆固醇 抗血小板药物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缺血脑卒中二预防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符合研究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知情自愿为前提实施不同预防治疗方案,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根据方案将病人分为A组、B组两个组别,人数均为35例,分别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A组明显较B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和TIA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a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颅内出血、泌尿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缺血脑卒中二预防治疗中都可能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口服阿司匹林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多,两种药物预防患者脑卒中再复发及TIA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此外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都较低。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卒中 不良反应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缺血脑卒中二预防中运用以健康理念为基础的全程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共纳入本院神经内科诊疗且符合缺血脑卒中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法分组,其中50例视为对照组并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剩余50例为试验组并采取以健康理念为基础的全程护理干预,评价各组护理情况,研究时期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价值(P<0.05);试验组SF-36、Barthel及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价值(P<0.05)。结论:在缺血脑卒中二预防中运用以健康理念为基础的全程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可改善机体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等,还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 标签: 健康理念 全程护理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缺血脑卒中病患预防中以延续性护理施护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06至2022.01在医院治疗的缺血脑卒中病患数量共70例,采取随机信封法分组,将35例接受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观察组,病例数为35例,护理方法为延续性护理,比对施护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病患高,观察组病患疾病复发率比对照组病患低,P<0.05。结论:以延续性护理实施干预,可对病患自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进行提高,同时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率,对增强预防效果起着积极意义,临床借鉴意义较高。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二级预防 施护效果
  • 简介:  [编者按]本指南由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中协会的中委员会颁布,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多学科工作组、心血管病护理学会、临床心脏病学会、营养运动及代谢学会、医疗质量及结局研究多学科工作组联合发起.希望能对我国缺血中的一预防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缺血脑卒中患者对预防药物的依从性,以及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98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观察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到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598例患者中有512例(85.62%)患用药依从性良好,86例(14.38%)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影响用药依从性的显著因素有患者年龄(X2=14.217,P=0.000)、患者文化程度(X2=52.311,P=0.000)、有无医保(X2=73.762,P=0.000)、中亚型(X2=27.569,P=0.000)。随访1年后有35例(5.85%)患者出现脑卒中的复发,其中依从性好患者中有13例(2.54%)复发,依从性差患者中有22例(25.58%)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明显(X2=75.206,P=0.000),药物依从性好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结论缺血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用药依从性良好,低龄、文化程度低、有医保、中亚型为急性脑梗死等因素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而药物依从性好又可显著降低患者脑卒中的复发率,是预防缺血脑卒中复发的主要保护因素。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药物预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措施对缺血脑卒中(IS)患者预防用药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178例IS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89例。A组在预防用药中实施药学干预,B组未实施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相关知识知晓度。结果A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6.63%,B组为88.76%,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相关知识知晓度为93.26%,B组为83.1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IS预防用药患者行药学干预可改善其用药依从性和知识知晓度,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缺血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开展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缺血脑卒中患者100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抽选的方式划分对照组(50例,按照常规模式护理)和观察组(50例,开展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病症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 简介:2010年12月在STROKE官方网站上率先公布了《2011版AHA/ASA缺血中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预防指南》(后简称《指南》)[1],与2006版(2)及2006版之后的部分更新相比,该新版指南在针对血压控制方面,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血压控制 短暂性 指南 预防 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缺血脑卒中二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及辩证施护方法。方法总结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血患者共计8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1±2.2)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6.8±3.4)天(P<0.05)。另外,在疗效方面,观察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用药治疗基础上应用化痰逐瘀汤,并为患者进行辩证施护在缺血脑卒中二预防方面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化痰逐瘀汤 缺血性脑卒中 辩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二预防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 2016年 4月 -2017年 4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17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n=88)与对照组( n=88),观察组实施预防,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教育宣教,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遵医用药、饮食结构、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 3个月、 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 0.00%、 3.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4.55%、 11.36%( P<0.05) 。结论 在脑卒中实施预防,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 标签: 二级预防 脑卒中 依从性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二预防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17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8)与对照组(n=88),观察组实施预防,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教育宣教,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用药、饮食结构、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0.00%、3.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5%、11.36%(P<0.05)。结论在脑卒中实施预防,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 标签: 二级预防 脑卒中 依从性 复发率
  • 简介:摘要血脂异常是中高危因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esterol, LDL-C)水平可降低缺血中发病风险。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均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有些患者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而PCSK9抑制剂则价格昂贵。动物实验显示,依折麦布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自噬,从而保护神经组织。临床研究表明,依折麦布可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缺血中风险,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但是,对于年龄≥75岁、LDL-C升高且没有冠心病的老年人,依折麦布则不能降低中发生率。目前,依折麦布用于缺血中二预防的相关研究较少,其作用尚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依折麦布 降血脂药 抗胆固醇血症药
  • 简介:近年来尽管有许多针对脑卒中预防的成功努力.但脑卒中复发仍很常见。脑卒中后2年内.25%的患者会再发脑卒中或其他血管性事件.如心肌梗死、猝死等。脑卒中后的5年。42%的男性患者及24%的女性患者会再次发作脑卒中.且其中65%为缺血脑卒中。随之而来的问题包括身体残障、认知障碍及抑郁状态越来越多。

  • 标签: 二级预防 缺血性脑病 血压调控 脑梗死 短暂性 脑卒中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