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缺血中的定义、共性和临床启示进行了探讨。在者的定义部分,指出了由美国心脏协会/美国中协会发布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中定义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短暂性"该如何界定?在者的共性部分,在对可逆性缺血组织(即缺血半暗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临床上存在症状持续24 h甚至数天而不发生梗死的情形,据此引入了持久性缺血发作(或"缺血发作持续状态")的概念。在临床启示部分,对持久性缺血发作做了进一步阐述,同时对"短暂/持久性的判定、推断及意义"进行了探讨。建议把超过某一时间阈值时缺血中风险在一定时期内明显增高作为"短暂性"阈值的判定依据,该时间阈值可能在5~20 min之间,超过该阈值即可诊断为持久性缺血发作。持久性缺血发作患者有可能从静脉溶栓治疗中获益,而这也成为该时间阈值是否存在及合理的另一个判定依据。

  • 标签: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卒中 脑缺血 科学术语专题
  • 简介:我国中患病率由1993年的0.40%上升至2013年的1.23%,呈持续增加趋势。缺血中的症状学以及影像学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常规生化检查对其诊治可作为辅助。随着对缺血中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反映缺血中特定病程变化的生化标志物被发现,其中涉及高危缺血中人群的筛查、缺血中的早期诊断、缺血中预后的评估等,因此,缺血中相关生化标志物具有预防、指导治疗的重要价值。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生物学标志物 综述
  • 简介:将近一半的再发脑卒中发生在缺血脑卒中后几天或几周内,再发脑卒中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功能预后恶化、死亡率增加,因此识别中复发风险患者至关重要。来自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的Arsava教授等人评估了专用于预测中复发早期风险的预后评分系统的有效性,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复发 评分系统 预测 再发脑卒中 功能预后
  • 简介:摘要后循环缺血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PCIS)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梗死所致,约占所有缺血中的20%。PCIS的临床表现各异且通常缺乏特异性,目前常用的院前中量表不能充分反映其体征和症状,甚至影像学检查也不易检测到,导致在急诊环境下早期正确识别PCIS存在困难,误诊和漏诊率明显高于前循环缺血中。早期正确识别PCIS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急诊室PCIS的诊断错误因素,概述了提高PCIS识别和早期管理速度及准确性的策略和方法。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误诊 急诊室,医院 神经影像 决策支持技术
  • 简介:摘要脑水肿及其导致的颅内压升高是急性缺血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脑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细胞毒性水肿、离子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目前用于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渗透性药物和偏侧颅骨切除减压术,均为降低颅内压的对症治疗。近年来提出将抑制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离子通道作为治疗靶点,为脑水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水肿 血脑屏障 水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
  • 简介:摘要神经影像对于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协助诊断脑梗死、协助评估缺血半暗带和协助评估溶栓治疗后可能伴发的出血转化风险等3个方面。无论是对于4.5 h发病时间窗内的患者,还是发病时间不明或超出4.5 h时间窗的患者,其治疗目的在本质上都是挽救缺血半暗带。以灌注-梗死不匹配模式指导扩展溶栓时间窗和以DWI-FLAIR不匹配来指导醒后中或发病时间不明患者溶栓是近些年的最大进展。今后的临床应用方向应主要是推广急诊多模式MR绿色通道、多模式CT绿色通道及定量化影像评价软件的临床常规应用。

  • 标签: 医学影像 脑缺血 卒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中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有急性缺血中早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中医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65.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中早期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 中医康复治疗
  • 简介: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是机体生存的必要条件。机体缺血、缺氧对细胞的损伤程度取决于促进和抑制细胞坏死和(或)凋亡这两个过程的平衡。目前,对多种器官(如大脑、心脏、肝脏等)的研究表明,某些器官短时间暴露于某种亚致死性剂量的损伤因素后,机体会启动相应的耐受机制,从而对这些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脑保护作用 缺血性卒中 低氧预处理 机体缺血 细胞坏死 损伤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0例急性缺血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使患者具备良好的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揭示精准医疗与整体观思想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病例3例,通过对其发病机制探讨,发现隐藏于疾病表象下的多种机制内在联系变化。结论不能仅仅着眼于病变部位本身,应该通过整体观的思维方法,找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演变过程,从而给与精准治疗。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精准医疗 整体观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缺血中患者入院后NIHSS评定为7~32分的轻、中度患者,根据Zung自评量表评分后分为脑梗塞后并发抑郁症组38例,脑梗塞后无抑郁症组6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定变化。结果急性脑梗塞并发抑郁者与脑梗塞后无抑郁者,4周后其神经功能恢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脑梗塞后抑郁状态可严重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预后。

  • 标签: 卒中 抑郁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0例急性缺血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使患者具备良好的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缺血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随着干细胞基础研究和制备技术的进步以及动物实验的大量开展,干细胞移植在缺血中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从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机制、种类和来源以及移植方式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回顾干细胞在缺血中模型中的研究历程,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 动物模型,动物
  • 简介:目的调查女性缺血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诊断及治疗情况,井分析女性缺血中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血压后抑郁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科2009年10YJ至2010年10f]期间住院〉50岁的女性缺血中患者资料,统计PSD发病率、诊断及药物治疗情况,并对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PSD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结果显示222例女性缺血中患者中有72例(32.4%)被诊断为PSD,其中40例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②女性缺血中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组抑郁发病率分别为55.8%、47.4%、3g.7%;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缺血中患者PSD发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中患者(P分别为0.000和0.012)。结论本次调查中50岁以上女性缺血中患者PSD诊断率为32.4‰女性缺血中患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后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中患者。

  • 标签: 抑郁 卒中后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后循环缺血中是发生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其病因复杂,常见原因包括血栓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病变。后循环缺血中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不过,血管内治疗在后循环缺血中患者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尚缺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佐证。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血管循环 血栓溶解疗法 血栓切除术 血管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中的BAEP与TCD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进展性缺血中组及对照组各118例进行BAEP和TCD检测。结果PIS组与对照组相比,TCD及BAEP异常率在两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TCD敏感性91.52%,TCD特异性为42.38%;BAEP敏感性82.20%,BAEP特异性为63.56%;TCD对PIS评估的准确率为64.67%,BAEP对PIS评估的准确率75.0%。结论BAEP和TCD检测为PIS提供了一种简便、无创、有效的诊断手段,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帮助。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经颅多普勒(TCD)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缺血中早期治疗的目的在于限制梗死核心扩大,但即使成功血管再通仍可能出现梗死增大并导致转归不良。文章对血管再通治疗外其他可能影响早期梗死体积增大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挽救缺血组织提供更多的治疗靶点。了解这些因素可能有利于临床医生预估梗死进展,采取个体化方案改善缺血中患者的临床转归。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梗死 神经影像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疾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