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糖尿肾脏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将90例2型糖尿(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A组)46例,糖尿肾脏(DKD)组(B组)44例;另设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C组)。测定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BP),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3组血清visfatin、hsCRP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血清visfatin与hsCRP、UAE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B组血清visfatin水平和hsCRP均明显高于C组(P〈0.01)。B组中血清visfatin水平和hsCRP均明显高于A组(P〈0.05,P〈0.01)。相关性分析中,B组血清visfatin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479,P〈0.01),与hsCRP亦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血清visfatin与DKD的炎症状态以及尿白蛋白排泄有关,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脏病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晚期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最终发展为肾衰竭。近几年,随着对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的研究不断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认为,西地那非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西地那非与DKD的研究近况做一介绍。

  • 标签: 西地那非 肾脏病 糖尿病 肾小球基底膜 5型磷酸二酯酶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胞焦亡是一种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炎症小体被激活,而后介导下游介质Caspase家族的活化,最终命令焦孔素D(GSDMD)执行打孔效应,是细胞焦亡发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细胞焦亡在糖尿肾脏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对炎症小体NLRP3、Caspase家族、GSDMD及相关有效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糖尿肾脏提供新思路。但关于焦亡诱导的细胞死亡在糖尿肾脏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有必要进行广泛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焦亡诱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小体在糖尿肾脏发生发展中的具体机制和潜在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细胞焦亡 炎症小体NLRP3 Caspase家族 焦孔素D
  • 简介:摘要DNA甲基化是指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作为甲基供体,再将胞嘧啶转变为5-甲基胞嘧啶的过程,目前已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因素在糖尿肾脏(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DKD是糖尿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特征是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过度合成和沉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而肾脏纤维化是组织学水平上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DNA甲基化通过调控肾脏纤维化影响DKD的发展进程,本文旨在对DNA甲基化促进DKD中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纤维化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糖尿病肾脏病
  • 简介:摘要糖尿肾脏是常见的糖尿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早期糖尿肾脏患者肾内就已发现有异位脂质沉积,其可引起肾内细胞发生脂毒性损伤。异位脂质沉积主要与脂肪酸摄取、氧化利用失衡及脂代谢紊乱有关。本文从异位脂质沉积导致肾脏结构改变、肾内异位脂质沉积形成以及其形成后导致肾脏受损诱发糖尿肾脏最新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就基于上述机制进行的治疗进行了总结,为糖尿肾脏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异位脂质沉积 脂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整合多种信号调节足细胞代谢过程。糖尿患者的足细胞mTOR通路显著激活,可调控足细胞的多种病理改变,包括细胞肥大、细胞能量代谢、细胞骨架重塑等。本文综述了mTOR信号通路在糖尿肾脏足细胞损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mTOR 细胞骨架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直径与糖尿肾脏(DK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至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309例2型糖尿(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根据UACR和eGFR将T2DM患者分为非DKD组(212例)和DKD组(97例)。所有患者进行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采用全自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视网膜血管参数(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鼻侧上动脉直径),计算视网膜中央静脉等效值(CRVE)等指标。进一步按照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水平的五分位数分为Q1组(<136.13 μm,68例),Q2组(136.13~148.42 μm,56例),Q3组(148.43~160.72 μm,62例),Q4组(160.73~177.12 μm,64例)和Q5组(>177.12 μm,59例)。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视网血管直径与DKD的关系。结果DKD组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分别为(161.87±22.47)和(152.93±21.98)μm]、CRVE[分别为(191.75±20.18)和(187.09±17.52)μm]均显著高于非DKD组,鼻侧上动脉直径[分别为(84.62±15.09)和(88.15±13.94)μm]显著低于非DK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CRVE升高是DK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87,95%CI 1.068~1.320,P=0.001;OR=1.018,95%CI 1.002~1.034,P=0.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Q1组为参照,Q2、Q4、Q5组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是DKD发生的影响因素(OR=5.194,95%CI 2.025~13.326;OR=3.477,95%CI 1.360~8.891;OR=4.895,95%CI 1.912~12.530;趋势P值=0.007)。结论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CRVE升高是T2DM合并DKD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视网膜血管直径 糖尿病肾脏病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在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肥胖2型糖尿肾脏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蛋白尿,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44岁男性,因“血糖升高8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周”就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糖尿肾脏Ⅲ期,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改用司美格鲁肽1.0 mg每周1次联合联合达格列净(10 mg,1次/d)口服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尿微量白蛋白降低,体重减轻。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兼顾降糖和保护心血管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可用于肥胖2型糖尿肾脏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脏病 司美格鲁肽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并慢性肾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糖尿并慢性肾脏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对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BUN、Scr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经调理均消失。结论高龄糖尿并慢性肾病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肾脏是严重的糖尿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铁死亡是一种以细胞内铁过载及活性氧簇积聚导致脂质过氧化为特征的细胞死亡方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铁死亡参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将针对铁死亡在糖尿肾脏中的作用及进展进行阐述,探讨铁死亡发生的重要环节,加深对糖尿肾脏的认识,利用铁死亡相关的调控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活性氧簇 脂质过氧化作用 铁死亡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糖尿肾脏(DKD)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获得了更多循证医学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织全国内分泌及肾脏领域相关专家编写了该指南,旨在传递最新及重要进展,进一步规范DKD的管理。指南内容涵盖DKD的定义、筛查、诊断、分期、评估及防治。突出早期筛查,强调规范化综合管理的重要性,注重新型抗高血糖药物在DKD治疗中的作用;强调"诊断-分期-评估-防治"的一体化诊疗模式,并制定诊疗流程图,突出临床实用性。指南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DKD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致力于改善DKD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筛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糖尿肾脏(DKD)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获得了更多循证医学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织全国内分泌及肾脏领域相关专家编写了该指南,旨在传递最新及重要进展,进一步规范DKD的管理。指南内容涵盖DKD的定义、筛查、诊断、分期、评估及防治。突出早期筛查,强调规范化综合管理的重要性,注重新型抗高血糖药物在DKD治疗中的作用;强调“诊断-分期-评估-防治”的一体化诊疗模式,并制定诊疗流程图,突出临床实用性。指南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DKD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致力于改善DKD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筛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2种剂量舒洛地特对糖尿大鼠肾脏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TZ(链尿佐霉素,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组(DM组)、舒洛地特10mg·kg-1·d-1组(S10组)、舒洛地特20mg·kg-1·d-1组(S20组)、氯沙坦30mg·kg-1·d-1组(L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正常对照组(N组)。干预12周后测体重、24h尿白蛋白定量、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肾重,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同N组相比,DM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增加(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同DM组相比,治疗组(S10、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或P〈0.01),但血肌酐及尿素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S10组相比,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显示治疗组较DM组病理变化减轻,尤以S20及L组病变减轻明显。结论:舒洛地特可对糖尿大鼠有肾脏保护作用,而20mg·kg-1·d-1较10mg·kg-1·d-1的剂量效果更好。

  • 标签: 舒洛地特 糖尿病 白蛋白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型糖尿(T2DM)患者不同肥胖指标与发生糖尿肾脏(DKD)的风险关系,并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6个中心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脂肪聚集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身体圆度指数(BRI)。根据患者随访结束时是否发生DKD分为DKD组和无DKD(NDKD)组。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5种肥胖指标与发生DKD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5种肥胖指标对预测DKD风险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 628例T2DM患者,经过(7.53±3.10)年的随访后,检出DKD患者840例,检出率为31.9%。与NDKD组(1 788例)患者相比,DKD组男性比例高,年龄较大,高血压占比更高,糖尿病程更长且未进行降糖治疗的患者占比多(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变量后,BMI、WHR、VAI、LAP、BRI与DK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在5种肥胖指标中,LAP预测DKD的效果较好[曲线下面积(AUC)=0.616,95%CI 0.592~0.639],BMI的预测效果最弱(AUC=0.550,95%CI 0.526~0.574)。传统肥胖指标(BMI、WHR)和新型肥胖指标(LAP、VAI、BRI)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WHR、VAI、LAP和BRI的增加会增加T2DM患者患DKD的风险,其中LAP预测DKD发生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肥胖症 预测
  • 简介:糖尿糖尿肾脏及肾病综合征均为肾病内分泌科常见,且糖尿糖尿肾脏糖尿肾脏与肾病综合征在机、治法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联系。文章从3者的用药频次出发探讨吕仁和教授的处方用药特点,体现了吕教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观念和“对论治”的治疗特色,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吕仁和 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病 肾病综合征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酸/肌酐比值(UA/Cr)与早期糖尿肾脏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51例2型糖尿(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UA/Cr值,并按三分位数法分为低UA/Cr组、中UA/Cr组、高UA/Cr组3组,评估UA/Cr水平对早期糖尿肾脏(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预测作用,肾功能快速进展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超过每年5 ml·min-1·1.73 m-2。结果随着UA/Cr组份的增加,年平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eGFR/Y)及肾功能快速进展的发生率逐渐增高(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UA/Cr与早期DKD患者的eGFR/Y独立正相关(B=1.448,P=0.01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UA/Cr是DKD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OR=5.553,P=0.03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UA/Cr是预测DKD快速进展较好的指标。结论UA/Cr是早期DKD患者eGFR/Y增加的危险因素,并且对于预测DKD快速进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尿酸/肌酐比值 糖尿病肾脏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尿液代谢标志物在糖尿肾脏(DK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健康人群或确诊为2型糖尿(T2DM)的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包含两个独立的队列,即发现队列(116例)和验证队列(119例)。发现队列分为健康对照组(37例)、单纯T2DM组(40例)以及T2DM合并DKD组(39例);验证队列分为单纯T2DM组(64例)和T2DM合并DKD组(5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进行尿液代谢物的全靶向定量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多维建模。利用基于Boruta算法的机器学习筛选潜在标志物。尿液代谢标志物的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建模,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发现队列中,在晨尿标本中定量检测到160种代谢物,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DKD组比较后筛选出62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通路,其中17种是诊断DKD的候选标志物。在验证队列中,15种差异代谢物及7种候选标志物(异戊酸、异丁酸、亮氨酸、腺苷高半胱氨酸、丙酸、氧代己二酸和丙酰肉碱)被证实。分别用单一候选标志物或7种候选标志物的组合指标构建诊断模型,结果显示,无论在发现队列还是验证队列中,组合指标的诊断效能[发现队列ROC曲线下面积0.888(95%CI 0.814~0.963);验证队列ROC曲线下面积0.811(95%CI 0.734~0.887)]均明显高于任何单一候选标志物(发现队列、验证队列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7~0.831、0.628~0.728)。结论单纯T2DM患者与T2DM合并DKD患者的尿液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从尿液代谢物中筛选出的7种候选标志物构建的组合指标可能成为诊断DKD的新途径。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病 代谢组学 机器学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