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与儿童被同伴喜欢接纳的程度之间具有复杂的、双向作用的关系,二者的相关程度随着年龄增长有增强的趋势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对矛盾的和被忽视群体以及学龄儿童的研究也许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二者间的关系.

  • 标签: 心理理论 同伴接纳 儿童 性别 年龄
  • 简介: 【摘要】拼音学习至关重要,面对学生学前教育程度不同的现状,我们尝试开展互助课堂。选出小老师、自愿分组、课堂互助、课间帮扶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认读、拼读难关,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学、勤学、善学。

  • 标签:   助学课堂 拼音学习 趣味性
  • 简介:在北美洲有一种体积不大的小猴叫树狨,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树狨体态弱小,行动缓慢,几乎没有抵抗自然界强敌的本领,然而在不知多少万年漫长的生存竞争中没被淘汰,反而更加生气勃勃,这是什么原因呢?

  • 标签: 《把最好的机会让给同伴》 黄小平 当代文学作品 小品文
  • 简介:“小小领袖”强强的故事强强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孩子:矮矮的个子、自然卷的头发、黑黑的皮肤。唯一引人注意的是他亮闪闪的一双眼睛,藏着挑战和机警。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弱小的孩子,却有五六个孩子甘受他差遣,这些孩子紧密地同绕在他的周围,张口闭口:强强说……强强说……俨然将他当做权威人十来崇拜。

  • 标签: 领袖地位 儿童同伴关系 孩子
  • 简介:摘要: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学习网课,但语文学科中作文的教学却因缺少启发性,师生互动性,注意力容易涣散等问题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一篇习作教学为例,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评,从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 标签: 同伴,在线作文,互评
  • 简介: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学情差异大,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的获得,因此,更需要借助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探索和交流,以缩小学情差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探讨、同伴教育实施运作策略,探索基于Moodle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对课例进行改进,深入研究基于同伴教育的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法证明了同伴教育理念下Moodle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的学业成绩,缩小班级学情差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标签: MOODLE 同伴教育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同伴互助是一种教师之间采用集体培训、集体备案等形式的新型校本教研方式,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分享经验、互助合作、共同探讨,是一种帮助教师快速成长、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合作教研方式。在同学科教师群体中,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分享是非常宝贵、非常有利于年轻教师成长的经验。因此,初中教师之间互助合作、共同学习进步的同伴互助教研方式将会是推动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 标签:
  • 简介:强强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孩子:矮矮的个子、自然卷的头发、黑黑的皮肤。唯一引人注意的是他亮闪闪的一双眼睛,藏着挑战和机警。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弱小的孩子,却有五六个孩子甘受他差遣,这些孩子紧密地围绕在他的周围,

  • 标签: 儿童同伴关系 领袖地位 孩子
  • 简介:【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 标签: 数学 生活情境 方式 解决问题
  • 简介:  [摘要]冲突是在幼儿园极其常见的问题,由于幼儿未上学前主要是在家庭里生活,是家里人的掌上明珠,自我中心化较为严重,到了幼儿园很容易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本文根据幼儿冲突的定义、类型、同伴冲突的基本情况、解决同伴冲突的策略进行论述。根据论述可以发现幼儿冲突类型有许多种,关键是“对症下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文章结尾也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

  • 标签:   []  幼儿园     冲突     自我中心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发展刚刚起步,和同伴关系处于混沌期,常以自我为中心,情绪的变化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由于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被各种爱包围着,这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唯我独尊”的意识.部分幼儿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遇到矛盾、争执不会协商,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因此,提高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策略.

  • 标签: 交往能力 小班幼儿 成长 能力发展 同伴关系 独生子女
  • 简介:分别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进行了阐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重视实践中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侧重在程序公正的条件下,完全平等的主体通过在理性动机下有效真实的互动达成共识。处理好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观的辩证关系,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还能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某种借鉴。

  • 标签: 马克思“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交往”观 交往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童年创伤、同伴排斥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ious,NSSI)行为的关系以及其对抑郁症青少年患者NSSI行为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纳入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263例(伴NSSI组)和不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49例(不伴NSSI组)作为测试数据集(测试集);同时纳入伴NSSI抑郁症患者99例和不伴NSSI抑郁症患者62例作为验证数据集(验证集)。比较测试集2组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社会同伴排斥量表(Social Peer Rejection,SPR)评分;在测试集采用二元Logistic分层回归分析NSSI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判断诊断模型。在验证集应用诊断模型使用ROC曲线计算实际预测效果。结果伴NSSI组CDI、CTQ、SPR总分及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不伴NSSI组(t=-10.04、-9.11、-5.30,均P<0.001)。CDI中低自尊因子分(OR=1.12,P=0.002)、CTQ中情感忽视因子分(OR=1.08,P=0.037)、SPR中侮辱因子分(OR=1.10,P=0.050)和躯体攻击因子分(OR=0.89,P=0.049)与NSSI行为显著相关,诊断模型良好(ROC曲线下面积=0.84,P<0.001)。在验证集模型具有显著预测效果(ROC曲线下面积=0.85,P<0.001)。结论童年情感忽视、被同伴侮辱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NSSI的影响因素,童年创伤与同伴排斥对诊断和预测青少年抑郁症NSSI行为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抑郁症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童年创伤 同伴排斥 临床预测
  • 简介:很多同学渴望友谊,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但是在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很多同学在交往时,容易感情化、情绪化,人际关系常处于敏感状态,并由此而表现为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在集体中感到压抑和孤独。

  • 标签: 高中阶段 同学 人际交往 自我意识 能力 人际关系
  • 简介:1.家庭生活中的交往:(1)家庭的含义、类型、作用;家庭关系的确立;孝敬父母的原因和做法。(2)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代沟产生的直接原因、实质、表现;逆反心理的表现、影响及如何正确对待: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 标签: 交往 学会 社会 家庭生活 家庭关系 逆反心理
  • 简介:很多中学生喜欢将自己谈得来的同性伙伴称为“死党”。可以说,“死党”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无话不谈的好友。这种亲密的关系,决定了“死党”地位的微妙性——看上去坚不可摧,其实脆弱得不堪一击,由此,便会生出许多话题和困惑。

  • 标签: 交往 中学生 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