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24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治愈15例,好转6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须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后自身免疫性脑炎(PVEA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收治的10例PVEAE患者资料,分析症状学、脑脊液学、免疫学、神经影像学等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男5例,女5例,年龄44(18,66)岁。9例两次脑炎发作间隔37(24,60)d,1例无明显间隔。病毒性脑炎峰期改良Rankin评分(mRS)4.5(4.0,5.0)分,恢复期mRS 2.0(1.0,3.0)分。自身免疫性脑炎(AE)峰期mRS 4.0(3.0,5.0)分。AE期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10例(10/10),记忆力下降10例(10/10),运动障碍5例(5/10),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例(5/10),言语障碍4例(4/10),癫痫发作2例(2/10),意识水平下降2例(2/10),症状数4(2,6)个/例。AE期,脑脊液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率为8/10,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10。神经影像学显示AE期8例病灶范围增大,1例病灶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AE期10例均给予一线治疗,2例加用长程免疫治疗,9例患者病情明显缓解,mRS为2.0(1.0,4.0)分,随诊mRS为1.0(0,2.0)分。结论PVEAE可呈典型双峰脑炎表型、假单峰表型或单峰表型,在AE阶段脑脊液抗体由阴转阳。需重视该病的识别与诊断,确诊后积极免疫治疗。

  • 标签: 脑炎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 简介:摘要毒性是中药的基本特性,毒性中药虽然有毒,只要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以证立法,以法设方,以方遣药,考虑到证型、配伍、剂量等因素,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毒性事件发生。

  • 标签: 毒性中药处方 常用毒性中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抽取50份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病例进行资料分析,治疗采用普通IFNα(4.5MU,3次/周),PEGIFNα-2a(180ug,1次/周)48周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SVR)、肝炎病毒核糖核酸(RNA、DNA)转阴率。结果应用普通IFNα和PEGIFNα-2a治疗48周结束时,肝炎病毒核糖核酸转阴率分别为26%、45%。SVR仅分别为13%、32%。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PEGIFNα-2a在病毒学应答率(SVR)、肝炎病毒核糖核酸转阴率优于普通IFNα,PEGIFNα-2a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病毒性肝炎 病毒学应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采用门冬氨酸进行治疗,研究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采用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组对两组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研究组3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7.7%,在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方面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36例患者总胆红素为(59.88±10.11)µ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73.68±12.14)IU/L,对照组为(83.67±11.64)µmol/L,(84.68±17.11)IU/L,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总体优于对照组,比中差异较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病毒性肝炎孕产妇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CD30(sCD30)水平以及运用生化检测仪对患者血清中的ALT的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另外选择50例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作为乙型肝炎对照,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sCD30以及ALT水平均要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ALT水平升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较ALT正常的HBV携带者血清中的sCD30水平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水平与ALT水平呈现出正相关性(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CD30(sCD30)能够作为肝炎活性的一个重要的检测化验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检测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可溶性CD30(sCD30) AL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于中毒性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中毒性急性肾衰竭患者3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肾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15例、有效例数为3例,其总有效率为94.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例、5例及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于中毒性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既可以促进肾功能恢复,还可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肾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并已经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根据其入院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模式上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实验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疗总优良率为78.33%,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确切,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高压氧 小儿病毒性脑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毒性病理学是从形态学的角度阐明药物毒性造成的组织损伤,包括药物损伤类型、作用部位、病变程度和预后等基本问题,为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因此,毒性病理学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数据或结论常常决定许多药物研发项目的终止或继续。本文从毒性病理学的特点、规范性管理、病理学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毒性病理学发展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 标签: 毒性病理学 药物毒性 药物安全性评价 规范性管理 病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护理病毒性肝炎的实际效果。方法:在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 90例进行研究,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 2组,各 45例,将一般护理管理法运用于对照组中,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施行对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结果: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施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患者遵从医嘱的比率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护理病毒性肝炎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还有引导患者遵从医嘱,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健康教育 护理管理 遵从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妥泰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癫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病毒、降颅压、控制癫痫发作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再采用丙种球蛋白和妥泰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7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治疗总有效率为94.%及68.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妥泰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癫痫临床效果较好,而安全可靠。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症状性癫痫 丙种球蛋白 妥泰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virushepatit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阿拓莫兰联合基础治疗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方法),每组均为3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阿拓莫兰 病毒性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28例基本治愈,治愈率为82.4%,3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者死亡,分别死于重症心肌炎导致的全身性的器官衰竭、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伴胃肠损害症状及血生化,心电图等指标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减少病死率。方法对102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伴不同程度的肠外脏器损害,同时引起血生化指标异常。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病存在对肺、心、肝、脑、血液系统等损害,同时引起血液升华指标异常。

  • 标签: 轮状病毒 腹泻 肠外损害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D佐治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bid)抗病毒治疗及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当晚即开始服用维生素D滴剂,两组患者均以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25-(OH)D3与Ig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表现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治疗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佐治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满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维生素D 病毒性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与蒙脱石散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和病程均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患儿采用利巴韦林与蒙脱石散联合用药治疗,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缩短病程和用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 利巴韦林 蒙脱石散 药物治疗 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