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常克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心火上炎表现者从心有余立论,认为心火上炎也是当前小儿多动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以心火上炎为主者治以清心泻火,凉营养血,方用玉女心经汤;治疗多动症者需谨记“衰其大半而止”;此法标新立异,使本病辨证更详细,治疗更明确,在临床上获得颇多好评,为多动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多动症 心火上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取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72例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患儿依从性差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6.4%的家长认为小儿多动症不需要治疗,患儿长大后会慢慢好转;23.6%的家长认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理想;15.3%的患儿由于学习等问题放弃了治疗等。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后,返院治疗率81.9%。结论给予多动症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策,能够进一步增强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依从性
  • 简介:【内容摘要】注意力缺陷型的多动症儿童因难以集中注意力带来学业困扰,进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可以从心理层面出发,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采取幽默风趣的学习方式、建立反馈闭环的评价策略,从心理和行为两个维度实施精准教育,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 标签: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儿童 宽松氛围 趣味活动 评价策略 精准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家长培训合并哌醋甲酯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家庭关系的干预效果。方法对59例ADHD患儿家长进行为期5周的家长培训,在培训前后使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ADHD和对立违抗障碍(ODD)症状分级父母评量表、照料者压力问卷、亲子关系自评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和基线相比,培训后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品行问题及焦虑因子分下降,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量表各因子分(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行为均有下降,照料者压力问卷总分下降,亲子关系自评量表总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总分以及躯体外貌属性、智力和学校行为因子分提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患儿家长培训能促进亲子间发展良好关系,减轻家长育儿压力。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家长培训 亲子关系 育儿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日记结合护理随访对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多动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行康复日记结合护理随访,对患儿护理前、护理3个月、护理6个月后依从性水平,儿童行为状态评价量表(Conner)评分、患儿认知功能检测软件(TOVA)操作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前依从性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Conner行为量表评分、TOVA操作结果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给予康复日记结合护理随访可有效提升患儿依从性,确保患儿认知功能和行为状态恢复,为治疗打下坚实基础,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日记 护理随访 多动症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取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72例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患儿依从性差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6.4%的家长认为小儿多动症不需要治疗,患儿长大后会慢慢好转;23.6%的家长认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理想;15.3%的患儿由于学习等问题放弃了治疗等。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后,返院治疗率81.9%。结论给予多动症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策,能够进一步增强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取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72例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患儿依从性差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6.4%的家长认为小儿多动症不需要治疗,患儿长大后会慢慢好转;23.6%的家长认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理想;15.3%的患儿由于学习等问题放弃了治疗等。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后,返院治疗率81.9%。结论给予多动症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策,能够进一步增强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取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72例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患儿依从性差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小儿多动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6.4%的家长认为小儿多动症不需要治疗,患儿长大后会慢慢好转;23.6%的家长认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理想;15.3%的患儿由于学习等问题放弃了治疗等。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后,返院治疗率81.9%。结论给予多动症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策,能够进一步增强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如今,在普通学校如何对特殊需要儿童开展适合的教育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近几年,禅城区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中心和教育局组建研究团队,对一些多动症、自闭症和学习障碍的孩子开展个案研究。实践证明,根据特殊需要孩子的实际需求实施适合的课堂支援、弹性作业、弹性测试等方面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特殊需要孩子的学习水平。以下以一名患有多动症、学习障碍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上的转变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 标签: 弹性评量 提升 特殊需要儿童 多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多巴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6月医院收治的多动症儿童50例,均给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多巴胺水平、治疗前后的Conners行为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该50例患儿经治疗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有20例、17例、11例、2例,临床总疗效率为96.00%(48/50)。且患儿治疗后的血清多巴胺水平为(880.47±157.4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50例患儿治疗后的Conners行为量表中学习、品行、冲动、心身、焦虑与多动等行为评分各为(1.34±0.28)、(1.42±0.30)、(1.48±0.47)、(0.75±0.22)、(1.30±0.33)、(1.34±0.35)分,均较对照组的低(P<0.05)。在患儿治疗期间,共发生2例的恶心呕吐与1例的头痛头晕,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3/50)。结论:在多动症儿童治疗中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联合小儿智力糖浆的疗效可靠,可以提高患儿的血清多巴胺水平,概述俺儿多动症行为,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 小儿智力糖浆 多动症 临床疗效 血清多巴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