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可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多动症患者”。我喜欢动嘴。我品过三坊七巷的灌汤鱼丸、泰山脚下的香辣炒鸡;我喝过鼓浪屿的张三疯奶茶、海南街头的清凉椰汁;我尝过各馅俱全的东北饺子宴、透骨新鲜的宁海长街蛏……不过,最忘不了的还是家乡的味道!甜糯的梁弄大糕、香醇的朗霞豆浆、爽口的三七市杨梅、喷香的陆埠豆酥糖,还有那鲜美无比的四明湖鱼头和牟山湖螃蟹……我在舌尖上的美味中品味劳动果实的甘甜。

  • 标签: 多动症 患者 三坊七巷 鼓浪屿 鱼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汤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小儿多动症98例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49例给予西药治疗,对乙组49例给予桂枝汤治疗。观察、对比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3.47%,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桂枝汤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近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基于心理学视角,从认知、情绪、行为、学习和人格五方面探讨多动症患儿的心理特征,为早期诊断儿童多动症提供依据。提出了感觉统合训练、自我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及认知行为干预四种心理干预疗法。

  • 标签: 多动症 心理特征 心理干预
  • 简介: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以情绪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自控的动作表现过多为特征。中医学理论认为患儿多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阴阳失调。常见于早产儿、有热性惊厥史、营养不良,也可见于家长过于溺爱等诱因,患儿以男孩居多。尽管成人后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但因影响学习成绩,而使家长们深感忧虑。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其病机关键为风、痰、火、热。从中医辨证角度将本病分为脾虚肝旺、心肝火旺、肝阳上亢、痰火扰神四型。中医治疗方法配合心理辅导是可以治愈的。

  • 标签: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风盛 痰盛 火盛 热盛 中医病机
  • 简介:通过长期临床研究认为,多动症实证病位主要在心肝,虚证病位主要在脾肾,其中情志因素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可贯穿疾病始终。发病原因主要是家长期望甚高,学业负担过重,缺乏体育锻炼及娱乐活动,身心得不到放松,积怨在心,久郁于肝,以致肝失调达,疏泄失常,疾病由生。加之患儿饮食多喜荤厌蔬,挑食偏食,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郁而化热,痰热胶结,扰动心肝,久之则肝之阴阳失调,疾病乃生。

  • 标签: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风盛 痰盛 火盛 热盛 中医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多动症的患病原因,同时总结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进修时以及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小儿多动症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46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46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小儿多动症的患病原因涉及到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素质因素、家庭因素、代谢因素以及饮食因素等,因此在治疗环节,应当有机结合每例病患的患病原因,予以针对性治疗方案,最大限度提升其预后效果。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患病原因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诊治的48例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8.3%;经Cornners父母评定量表进行评分,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冲动易怒、焦虑急躁、身心障碍、多动指数分别为(2.2±1.2)分、(1.0±0.2)分、(0.5±0.1)分、(4.7±1.3)分和(5.8±1.8)分、(2.6±0.9)分、(1.4±0.4)分、(9.3±1.8)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法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1.7%和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期多动症患儿,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认可,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儿童多动症 心理行为疗法 Cornners父母评定量表 多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某小学非本市户籍学生多动症(ADHD)症状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NAP量表对上海市嘉定区某小学所有的非上海户籍学生进行测评,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结果ADHD症状中重度为8.52%(22/258),其中男女占有比例分别为33.7%(5/87)及66.3%(17/171),男性高于女性;农村户籍占9.2%(18/195),城镇户籍4例,占6.3%(4/63),农村高于城镇;年龄及年级之间无明显的规律;ADHD症状的严重度和性别、年龄、年级及户籍无关(P>0.05)。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ADHD症状发病率高普通人群,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ADHD防治知识需尽快普及。

  • 标签: 多动症(ADHD) ANAP-Ⅳ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家长培训合并哌醋甲酯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家庭关系的干预效果。方法对59例ADHD患儿家长进行为期5周的家长培训,在培训前后使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ADHD和对立违抗障碍(ODD)症状分级父母评量表、照料者压力问卷、亲子关系自评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和基线相比,培训后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品行问题及焦虑因子分下降,ADHD症状分级父母评量表各因子分(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行为均有下降,照料者压力问卷总分下降,亲子关系自评量表总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总分以及躯体外貌属性、智力和学校行为因子分提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患儿家长培训能促进亲子间发展良好关系,减轻家长育儿压力。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家长培训 亲子关系 育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