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股骨坏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坏死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各21例。结果42例ANFH患者共累及76个髓关节,CT、MRI诊断的检出率分别为82.9%和96.1%,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较CT能更敏感地检查出股骨坏死,是诊断股骨坏死较为可靠及必备的方法。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核磁共振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CT以及MRI应用于早期股骨坏死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先后进行CT以及MRI诊断,将两种诊断方法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典型征象显示率进行对比。结果MRI对早期(Ⅰ-Ⅱ期)ONFH的检测率为90.63%,显著高于CT的62.50%(P<0.05);MRI对各期ONFH的总检出率为95.16%,显著高于CT的75.81%(P<0.05)。在早期(Ⅰ-Ⅱ期)ONFH典型征象检测率中,MRI的线样征、骨髓水肿以及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0.05),二者对局部囊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股骨坏死进行诊断,MRI的价值显著优于CT,具有更高的典型征象显示率,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股骨头坏死 CT MRI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股骨无菌坏死,是骨科常见病,中西医治疗都比较棘手,笔者用中医理论,对一例双侧股骨无菌坏死患者跟踪治疗12年,取得较理想的疗效,为治疗股骨坏死的治疗,积累了一点经验。

  • 标签: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股骨缺血坏死X线、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确诊的成人股骨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表现。结果29例行X线平片检查,表现为股骨单侧或双侧不同程度硬化和囊变,股骨变形碎裂,关节半脱位,X线阳性率54%。41例CT检查表现为双侧或单侧股骨内不同程度高密度硬化影,“地图征”,股骨碎裂、囊变。关节半脱位,关节囊积液,积液波及髂腰肌,CT阳性率81%。23例MRI检查均见阳性表现,关节囊不同程度积液,股骨上段骨髓水肿,双线征。MR检查阳性率100%。结论X线平片可作为成人股骨缺血坏死常规检查,CT对绝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对早期病变及细微结构检查明显优于X线平片。MRI检查对病变敏感性明显高于CT,其对早期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35例股骨坏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5例股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5例患者中130例是由外伤引发的,占55.2%,75例是由药物引发的,占31.9%,39,30例是由酒精引发的,占12.7%。235例股骨坏死初诊误诊率为38.2.%(90/235),多被误诊为误诊腰椎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结论股骨坏死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创伤和药物(激素类)引起的,其次是长期酒精刺激引起的,多表现为髋部周围不适,常被误诊为腰椎疾病和软组织损伤,因此掌握股骨坏死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才能降低误诊率的发生,及时诊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病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CT股骨无菌坏死早期诊断的差异,以便更及时地发现股骨无菌坏死。方法选取了128例股骨无菌坏死的患者,分别进行X线、CT检查。结果X线检查确定股骨无菌坏死病例113例,疑似病例7例,未见明显异常病例8例。CT检查确定股骨无菌坏死病例125例,无疑似病例,未见明显异常病例3例,后经MRI检查,确诊此3例均为股骨无菌坏死。结论在股骨无菌坏死早期影像学诊断中,CT比X线更为有效,能够更早地发现股骨无菌坏死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骨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是一类致残性的疾病,但是我们对它的发病机理却所知甚少。随着研究的多样化,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治疗方案,以及改进现有治疗方法。一些非手术治疗也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势,但非手术治疗的前提仍需要依靠早期对ONFH诊断,而早期的ONFH患者在出现塌陷前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因此绝大多数ONFH患者仍需要各种手术进行治疗。本文着重对其现临床上常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手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股骨坏死又称股骨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ihead,ONFH),是一种由于激素、酒精及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股骨血液循环障碍,以髋关节疼痛、跛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骨科疑难疾病之一。由于此病病程较长,目前治疗手段疗效不佳,患者痛苦大,致残率高,是骨科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难点[1]。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156例股骨坏死患者,通过早期保守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心理护理 生活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股骨坏死的单药以及配方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省中医医院近5年来治疗股骨坏死的单味药以及配方药物或汤剂等进行分析。结果无论单味药还是中药汤剂,均以当归、透骨草、川牛膝、补阳还五汤、补肾壮骨汤等活血通络、强筋壮骨药物为主。结论中医药在股骨坏死的治疗中以补气、活血、强筋骨、补肝肾、活络通脉药物为主。

  • 标签: 中医药 股骨头坏死 单药 配方
  • 简介:摘要本文就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缺血性股骨坏死临床效果观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就某院2010年08月至2011年11月就医的60例有早期缺血性股骨坏死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将6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治疗前治疗组出现骨髓水肿情况的发生率为75.61%。在治疗前对照组出现骨髓水肿情况的发生率为78.57%(P>0.05),两组相较而言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经过24周的治疗后,在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26%;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2.56%(P>0.05)。由此可见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的前后对比分析发现,治疗组中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则低于治疗后(P<0.01),而治疗前的VAS评分要高于治疗后(P<0.01)。而在对照组中其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却没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临床实验证明在治疗早期股骨坏死的患者时,加味青娥丸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脂联素等因子水平,并且能够起到改善骨髓水肿等情况,是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成人股骨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股骨受伤疑似股骨缺血性坏死的81例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图像采取多平面重建技术处理,诊断患者股骨缺血性坏死状况。结果81例患者共有108个股骨缺血性坏死,I期0个,II期42个,III期66个,IV期0个,可疑4个,正常3个。结论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肋骨骨折 64排螺旋CT 三维容积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骨矿物盐在激素性股骨坏死发病过程中改变的意义。方法:选用5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激素造模组每周一次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辉瑞生物)4mg/kg,至第8周末停药,该组动物分别在四个不同时间段处死。正常对照组每周一次臀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上述各组动物均肌内注射青霉素钠15万u/只,每周2次预防感染。各组分别于处理后的第2、4、8、10周测定股骨股骨颈的骨密度,并检测血清钙、磷水平,同时观察其体重、精神、毛发情况等一般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素造模组动物造模1周后体重开始进行性下降,股骨颈骨密度从第2周开始、股骨骨密度从第4周开始显著下降(P〈0.05,P〈O.01),且激素造模组10周时股骨颈骨密度明显低于第8周时(火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素造模组血清钙、磷水平均从第2周开始即显著显著降低(火0.05,P〈O.01),且激素造模组10周时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第8周时(P〈0.05)。结论:本次实验发现,给予激素后,动物模型中的股骨坏死迅速出现。激素性股骨坏死股骨、颈骨密度降低及骨矿物盐平衡的破坏有关。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激素 骨密度 血钙 血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股骨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肾病综合征并发股骨坏死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间50例肾病综合征无股骨坏死组患者的年龄、血浆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及激素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股骨坏死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剂量、CHOL、TG、FIB上与股骨坏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在股骨坏死中有重要作用,避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盲目应用及积极控制高脂血症是预防股骨坏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股骨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股骨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髓心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方药和按摩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与推拿联合按摩髓心减压术治疗股骨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缓解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股骨坏死(ONF)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坏死的认识。方法选择本院2010.01-2013.12收治的SLE合并无菌性股骨坏死的患者26例(观察组),并抽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SLE患者26例(对照组),分析其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其治疗等特点。结果观察组血管炎、雷诺现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与ONF的发病密切相关,此外,SLE并发ONF的患者胆固醇水平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LE患者中,有雷诺现象、血管炎的患者易发生ONF,在此基础上予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更容易引起ONF的发生。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早期脑出血病患中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脑出血与脑梗死病患,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各20例,分别对其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核磁共振可以有效的通过展现病灶组织边缘、ADC信号和形态等来进行诊断鉴别。结论核磁共振在脑出血病患中有较高的诊出率,诊断精准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脑出血 脑梗死 核磁共振
  • 简介: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疗效。方法对21例行三根钉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经X线、CT、ECT或MRI确诊为股骨坏死,所有患者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依据ARCO分期:Ⅰ期2髋,ⅡA11髋,ⅡB6髋,ⅡC1髋,IIIA1髋,术前及术后所有患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影像学检查并加以比较。结果随访9~18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73.4±7.2)增加到术后(89.4±7.9),优良率85.2%。结论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坏死,恢复了股骨前外侧柱的生物力学稳定,促进了坏死病灶的修复,对患者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植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分析28例腔隙性脑梗死,CT核磁共振的检查及对照分析。结果28例患者核磁共振扫描发现病灶118个,CT扫描发现病灶34个。结论核磁共振对早期病变、微小病变及脑干、颅底、颅顶的病变显示较CT优越,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