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出血经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早期脑出血经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

佘玲

旺苍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广元628200

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早期脑出血病患中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脑出血与脑梗死病患,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各20例,分别对其核磁共振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核磁共振可以有效的通过展现病灶组织边缘、ADC信号和形态等来进行诊断鉴别。结论:核磁共振在脑出血病患中有较高的诊出率,诊断精准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核磁共振

在临床上核磁共振在早期脑出血的诊断上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诊断方面高场与低场对诊断结果有一定差异,高场的诊断效果已经毋庸置疑,技术成熟已受到业内肯定,但是在低场核磁共振诊断方面,其效果尚未确定,甚至会误诊为脑梗死。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脑出血诊断方式以CT为主,下面就以CT诊断为准,来辨别MRI在脑梗死与脑出血辨别上的能力[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40例脑出血与脑梗死病患,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各20例,所有病患病情均经过了CT得到确诊,其中脑出血组病患中男性为11例,女性为9例,年龄范围为36-85岁,平均年龄为(53.6±3.2)岁;发病时长为2h至2d;发病位置为:脑叶皮髓质区为4例,深部基底节区为16例。脑梗死组病患中男性为12例,女性为8例,年龄范围为51-85岁,平均年龄为(64.5±4.8)岁;发病时长为2d内;发病位置为:脑叶皮髓质区为15例,深部基底节区为5例。两组病患临床上表现为头痛、头晕、神经功能障碍、呕吐、肢体活动障碍、耳鸣、面瘫、复视、颈强直、反应迟钝、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下降等。

1.2方法

两组病患均通过CT得到确诊,在运用核磁共振方面,各参数设定情况如下:(1)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轴位T2WI:TE110ms,TR4475ms;(2)自旋回波序列轴位T1Flair:TE31.8ms,TR900;(3)轴位T2GRE:TE20ms,TR600ms;DWI:TE132.4ms,TR7600ms,运用单次机房平面回波,序列FOV24,层厚为7mm,间隔为1mm,距阵为256×192。

1.3观察分析

通过多方位对血肿和梗死病灶的形状、信号、边缘、水肿带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采集到的血肿和梗死病灶的形状、信号、边缘、水肿带等情况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通过对比结果可以发现,从病灶形状、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带等可以有效的进行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两组差异显著。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中风与颅脑损伤中脑出血的比例较高,脑出血可以分为5期,超急性期在24h内,急性期为发病后的1-3d,亚急性早期为发病后的4-7d,亚急性晚期为发病的8-14d,慢性期为发病后的2周之上。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中,较少发现高场中急性期的T2WI低信号,其呈现稍高信号影与脑梗死相似,由于这个问题,常会导致误诊出现,但是仔细观察也会有不同。一般早期脑出血信号不均匀,可以发现斑点状更长的T1长T2影。在常规序列中,GRET2*序列尤为值得关注,由于血肿血液而出现的磁敏感效应会对磁场均衡性造成干扰,质子失相位加快,从而表现为特别的病灶内的低信号。一般高场核磁共振运用GRE序列在微出血方面可以有较高的检出率,特异性强,而低场核磁共振的磁体为磁铁,因此在场强均匀程度上稍微较差,因此没有高场核磁共振的高敏感[2-3]。

早期脑出血的病灶一般为圆形或者规则形,较少出现皮髓质区的楔形改变,但是在早期的脑梗死病灶中,在基底节区多为近圆形,在脑叶皮髓质区中多呈现为楔形或者脑回样,病变的进程发展会让脑回样逐步变成楔形,并且呈现信号均匀趋势。脑回样可能是楔形改变的初期表现,出现脑回样与皮髓质缺氧耐受时长不同有关,皮髓质脑梗死由此在时间先后上导致了脑回样的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步转为为楔形,脑梗死的时间逐步加长,超过了皮髓质缺氧耐受时间,由此皮髓质发生梗死。

早期血肿病灶周围扫描呈现完整或者不完整的环影信号,而在本研究组中,有19例呈现有次征象,这种环形信号与血肿渗出血清而引发,其特异性强,而在脑梗死中却没有呈现此信号,可以作为区分脑梗死与脑出血的有效参考指标。

病灶周围水肿主要是血管源性水肿,病灶周围是否有不规则的水肿带也是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有效影像指标。水肿可以分为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但是在信号强度上有明显的差异,甚至是相反的表现。细胞毒性水肿为低信号,而血管源性水肿则为高信号。脑梗死一般是由于缺氧缺血形成的钠钾泵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水分从细胞外向内渗入,从而引发细胞毒性水肿,因此脑梗死早期病灶就是细胞毒性水肿,其病灶周围会呈现半暗带,均为缺血性的改变,而不是血管源性水肿,因此通过ADC图其梗死的病灶周围不能见到高信号影。随着病情的发展,血脑屏障被破坏,刚开始的血管源性水肿就会坏死软化。而本研究组中,脑梗死会出现3例周围水肿带,其原因可能病灶尚且梗死时间较长,导致血脑屏障被破坏,与脑出血的情况截然不同。脑出血会在早期发生血凝块,血块中的蛋白向血肿周围间隙部分渗入,从而导致血肿周围的渗透压升高,血凝块回缩让血肿静水压下降,同时由于凝血酶释放及纤维蛋白沉积引发血液内的水分向脑组织间隙渗透而导致水肿形成。本组研究中,脑出血案例中有18例有显著的水肿现象,该类水肿属于血管源性血肿,其形成较为快速,在出血厚度1-2h内就可能出现,同时情况会持续严重,在24h的时候达到峰值,而在持续4-5d后会逐步吸收。通过ADC图呈现出脑出血患者病灶周围有不规则水肿的高信号,与脑梗死的细胞毒性水肿有显著的区别。虽然大部分会呈现血肿周围为血管源性血肿为主,但是也有少部分血肿范围大,病情严重的病患中呈现出细胞毒性水肿。

参考文献:

[1]杨文军.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9):124-125

[2]王建林.早期脑出血的低场强MRI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25-27

[3]张进跃.低场强MRI诊断脑出血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