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泌尿技术Ⅰ或Ⅱ手术治疗结石性肾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接收的64结石性肾患者,其中有16例患者需要行腔内泌尿技术Ⅰ手术,具体为5例患者开展经皮肾镜取石术、7例患者开展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4例患者开展经皮穿刺身造瘘引流结合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另48例患者行腔内泌尿技术Ⅱ手术治疗,具体为腔内泌尿技术Ⅰ手术中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腔内泌尿技术Ⅱ腔内取石术以及肾切除术。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4例患者,有5例患者行Ⅱ肾切除术,其余59例患者行内镜下取石术,且59例患者肾盂、输尿管以及肾盏漏斗部的结石均彻底清除,并且能够顺利的引流。结论腔内泌尿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效果理想的特点,而且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肾脏,利用该技术治疗结石性肾的效果十分显著,所以,应该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Ⅰ或者Ⅱ手术进行治疗。

  • 标签: 腔内泌尿技术 Ⅰ期 Ⅱ期 治疗 结石性脓肾
  • 简介:目的探讨Ⅰ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定期复查的251例Ⅰ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对术后复发转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47例,复发转移率18.7%;中位随访时间43.1(9.5~9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化疗、肿瘤最大径、胸膜侵犯及脉管癌栓的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清扫淋巴结个数(≤15个和>15个)以及不同的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和≤5ng/ml)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清扫淋巴结≤15个及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为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结论术前血清CEA浓度>5ng/ml及清扫淋巴结≤15个患者,术后应积极随访。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 早期 手术 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哺乳乳腺炎 16例临床诊治分析。 方法 抽调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间诊治的哺乳乳腺炎患者 16例,对这类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辅助检查,其中 9例患者出现乳腺肿块, 2例患者出现可见液性暗区, 3例患者出现乳腺导管扩张, 2例患者出现侧淋巴结肿大。 16例患者中,出现 4例患者拒绝手术,使用手术治疗;剩下 1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后随访,其中痊愈患者 12例( 75.00%),复发患者 4例( 25.00%)。其中 4手术治疗患者,出现 2例复发( 50.00%); 12例手术患者中,出现 2例复发( 16.67%)。 结论 哺乳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较多,且患者表现形式多样,该疾病诊断与治疗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制定方案。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在子宫肌瘤围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围手术给予米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和子宫肌瘤大小、血清激素水平。结果患者治疗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雌激素、孕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应用米司酮可以缩小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浩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400)  【摘  要】目的:探析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诊的22例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不同方案划分为参照组(药物保守治疗)、治疗组(乳头内陷牵引术),且各组均为11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对,并作出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获得的临床治愈率为10(90.90)%,则较参照组获得的临床治愈率的6(54.55)%更胜一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8.623,P<0.05);1年后随访显示,治疗组复发率为0(0)%,则明显低于参照组复发率的2(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9.724,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乳头内陷牵引术用于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复发率低,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 简介:摘要目的对米司酮治疗绝经过渡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绝经过渡功血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米司酮联合妇康片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妇康片治疗),均为29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性激素血清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90%、性激素血清睾酮为(2.89±1.13)pmol/L、黄体生成素为(3.91±1.05)U/L,与对照组患者的58.62%、24.14%、(3.58±1.24)pmol/L和(4.52±1.31)U/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绝经过渡功血临床上米司酮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绝经过渡期功血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侵入干预措施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产程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17年2-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采用镇痛术后观察、干预产程的方法,研究组产妇采用个体化侵入干预措施减痛。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母婴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试产中转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道检查干预、缩宫素静滴引产率、产后出血低于对照组;产后新生儿自然寻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满意度调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程活跃采用个体化侵入干预措施管理产程,遵循分娩的自然规律,减少了产程中的干预措施,降低了中转剖宫产发生率,有利于母婴早期建立亲子关系及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 标签: 陪伴 音乐 疼痛 母婴结局
  • 简介:山羊传染性疱又称羊口疮,具有流行性、传染性,会导致羊采食困难,身体状况日益低下,严重的则直接威胁生命。本文针对于山羊传染性疱病的临床症状、诊断防治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对养殖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羊舍卫生和定期消毒等预防措施。

  • 标签: 山羊 传染性脓疱 临床症状 诊治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细胞,除了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外,还参与炎症、免疫等多种作用,毒症是重症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特点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异常,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血小板在毒症病理生理学中的贡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血小板在毒症中的作用,有利于加深毒症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为寻找毒症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血小板在毒症期间的作用做一简单综述。

  • 标签: 血小板 脓毒症
  • 简介:G-菌感染引发的内毒素释放及肠源性内毒素易位进入血循环中是启动毒症的主要毒素,  4.2.6 大量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和IL10可以减少或消除内毒素诱发的TNFα及IL1的生成,IL4及IL10有抑制或减少TNFα及IL1分泌的作用

  • 标签: 感染性预防 脓毒症感染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与肾替代治疗运用在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92例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间歇性血液透析,而观察组则运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存率和肾功能恢复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血肌酐、APACHEⅡ评分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毒症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改善肾功能。

  • 标签: 脓毒症 肾替代 血液净化
  • 简介: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盛行的当今美国社会,能够揭示美国黑人传统和文化根基的AfricanAmerican成为学术界普遍采用的种族称呼。但在中国学术界,目前该词存在三种不同的译文——“美国裔”“裔美国人”“裔美国黑人”。这种分歧不仅存在不同学者之间,而且存在同一学者的不同论著中。鉴于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汉语表达特点、汉语中“裔”的约定俗成意义,相比较而言“美国裔”是最合适的说法。但如果考虑到该词的本义以及汉语“裔”的外延,那么“美国非洲人”或许是一种更加准确的说法。

  • 标签: AFRICAN AMERICAN 汉语译文 分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毒症患者细胞免疫状态与预后。方法选取80例毒症患者,研究时间2017年5月—2018年12月,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别对各组患者在入组后第1天、第4天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4天,存活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第1天(P<0.05),且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毒症患者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能评估疾病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T淋巴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希望通过对瓦勒里欧·奥加提建筑项目的解读,从建筑师的实际项目出发,分析和解读“参照建筑”的含义,从而更好的认知“参照建筑”的实际意义。

  • 标签: 非参照建筑 瓦勒里欧· 奥加提 建筑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NT—proBNP对毒症心肌损害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 EICU住院的毒症患者 83例,根据出现心肌损害将其分为毒症心肌损害组和毒症心肌损害组,心肌损害定义为采用 PATHFAS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的血清肌钙蛋白 I高于正常值 (cTnI≥0.04ng/ml)。根据 28 天内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 NT—proBNP及各指标对毒症心肌损害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心肌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 N端 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死亡率均更高。 ROC曲线分析示 NT-proBN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10。结论:毒症容易并发心肌损害,增加死亡率, NT-proBNP能够更好地评估毒症心肌损害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