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DSE)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性。方法30例经超声检查存在左室壁阶段性运动障碍的冠心病患者,行基础状态下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Dob)负荷状态下的心肌声学造影。将此30例患者行99Tc-MIBISPECT心肌核素显像,并将此结果作为判断存活心肌的标准。采用QLAB软件对MCE图像微泡充盈曲线行定量分析,求各段的A值、β值和A×β值。结果负荷前后灌注指标比较,灌注增强A值负荷前后分别为8.207±3.823,9.817±4.256、β值负荷前后分别为0.361±0.216,0.415±0.217、A×β值分别为1.741±0.748,2.601±1.237。在本研究条件下,负荷后各节段A值以3.68、β值以0.36和A×β值以1.34为截点,判定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83.3%、77.6%和85.8%、79.7%及77.6%、87.5%。结论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DSE)心肌声学造影(MCE)法即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心肌声学造影法(DSE+MCE)可无创性的较为准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的存活心肌

  • 标签: 心肌声学造影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 存活心肌
  • 简介:目的在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上应用心肌声学造影视觉评估方法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节段的血流灌注状况。方法将20只清洁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A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组)。采集术前及术后10、45min心电图,并在术前及术后20min、2h、6h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综合评估分析兔急性心肌梗死后造模节段血流灌注情况。实验结束后取出造模节段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均表明缺血后不同时间点造模节段运动幅度显著改变,心肌组织学有显著改变,表明成功建立了日本大耳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同时心肌声学造影视觉评估表明A组造模节段心肌血容量及灌注速度均显著低于非梗死节段及S组对应节段,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心肌声学造影的视觉评估能够准确判定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心肌节段的血流灌注的状况,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

  • 标签: 心肌声学造影 视觉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肌声学造影对于微血管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干四病房拟诊冠心病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该组病患视为病例组。另外选择30例体检者为对比组,受试者接受MCE检查,分析结果。结果:两组的造影剂峰值密度(A)无明显差异,P>0.05。但和对比组相较而言,病例组心肌血流容积MBF、心肌血流速率β更低,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来讲,实施心肌声学造影检查能取得满意成效。这一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 标签: []心肌声学造影 微血管 心绞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肌声学造影对于微血管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干四病房拟诊冠心病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该组病患视为病例组。另外选择30例体检者为对比组,受试者接受MCE检查,分析结果。结果:两组的造影剂峰值密度(A)无明显差异,P>0.05。但和对比组相较而言,病例组心肌血流容积MBF、心肌血流速率β更低,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来讲,实施心肌声学造影检查能取得满意成效。这一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 标签: []心肌声学造影 微血管 心绞痛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灌注声学造影(MyocardialContrastEchocardiography,MCE)技术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经皮导管肥厚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e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PTSM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9例HOCM患者在PTSMA术中向拟订靶血管远端注入声学造影剂后即刻观察造影剂显影范围,选择靶血管,判断预后效果,以及制定治疗方案。结果109例HOCM患者于PTSMA术中全部施行MCE检查,101例MCE技术判断适于PTSMA术,术后无并发症,左室流血道压力阶差(Leftventrieularoutcometractpressuregradients,LVOTPG)由术前78.0±30.7mmHg降至术后即刻37.4±30.0mmHg(p〈0.001)、术后6月随访进一步下降至33.3±23.4mmHg(p〈0.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8例患者压力阶差下降不明显,症状无改善,于术后或直接行外科Morrow手术。结论MCE技术可在PTSMA术中判断远期疗效,判定正确的靶血管,避免严重的并发症、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等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导管消融术 心肌灌注声学造影
  • 简介:目的:应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研究心肌梗死前心绞痛与心肌微循环、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前1周内有无发生心绞痛分成心绞痛组(A组,共17例)与无心绞痛组(B组,共12例).采用PhilipsSonos5500超声诊断仪和S4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显像.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管重建术,并于术后第5周复查二维超声.结果:①A组出现术后无再流现象的患者为3/17(17.6%)明显低于B组(8/12,66.7%),P<0.001.②A、B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在术后第1周差异无显著性.A组为52.2mm,B组为55.0mm,P>0.05,而在第5周A组的EDD(47.4mm)明显小于B组(55.5mm)(P>0.05).A组的EDD逐渐减小(P<0.05),而B组的EDD无明显变化(P>0.05).③A组的心脏射血分数(EF)显著改善,而B组的EF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有利于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微循环和左室重构的改善,有助于左室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声学造影 评价 心肌梗死 心绞痛 与心肌微循环 心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冠脉脉血流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心可舒片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并分析心肌声学造影应用于患者治疗评估中的作用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在开展时,研究人员将我院中收入的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资料收集有效的60名存在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入院时间段,将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各设置30名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研究人员采用复方丹参片作为治疗药物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采用心可舒片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医务人员针对所有患者采用超声声学造影对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改善状况进行判断,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针对患者治疗完成后的各项心肌声学造影指标进行判断,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在针对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将心可舒片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在针对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时,将心肌声学造影应用于其中,能够给予患者一种无创且有效的病情评估方法,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的监控。

  • 标签: 心肌声学造影 心可舒片 微冠脉循环障碍 预防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肌声学造影(MCE)技术定量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Liwen术式)治疗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变,为全面评价Liwen术式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远期预后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行Liwen术式治疗的HOCM患者45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MCE检查,采用QLab 10.8脱机软件行时间-强度灌注曲线分析,获取心肌血容量(A值)、心肌血流速度(β值)和心肌血流量(A×β值)等心肌微循环灌注定量参数,比较术前与术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厚度显著减低,左室流出道压差明显减小,二尖瓣反流减少,SAM征严重程度显著减轻(均P<0.001);LVEF值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560),E/e′值术后显著降低(P=0.015)。与术前比较,术后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A值无显著改变(P>0.05),β值及A×β值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HOCM患者行Liwen术式治疗后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心肌微循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显著增加,提示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显著改善。MCE为Liwen术式治疗HOCM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变提供了无创定量评价参数。

  • 标签: 超声造影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微循环 心肌血流灌注 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值(NC/C)在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超声疑诊LVNC患者35例,分别应用常规超声(2DE)和左心声学造影(LVO),于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测量NC/C,以收缩末期NC/C值>2.0、舒张末期NC/C值>2.3为阳性节段(NC节段),记录NC/C值、分层心肌节段数、NC节段数和诊断结果,并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结果对照。结果在2DE基础上联合LVO,与2DE相比,收缩末期观察节段显示数增多(P<0.001),但分层节段数、NC节段数无明显提高(P>0.006),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末期观察3种节段数明显增多(均P<0.001),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2DE+LVO于舒张末期观察分层节段、NC节段显示数与c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6),诊断的敏感性(88.9%)和准确性(85.7%)最高,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5)。结论在2DE基础上,联合应用LVO能够显著提高对NC节段的显示,且应用舒张末期NC/C值诊断LVNC的准确性高于收缩末期。

  • 标签: 左心声学造影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动周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80例到我院接受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分组采用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展开,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实验组,n=40)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40)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负性情绪和抑郁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的受检者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受检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右心声学造影 护理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在医学诊断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医生提供了更多更精准的工具,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其中,心脏声学造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心血管影像学方法,正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应用。“小气泡,大发现”—右心声学造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崭露头角的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利用微小气泡作为造影剂,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右心腔内的血流动态,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心脏功能、检测心脏疾病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标签: 右心声学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双氧水声学造影在诊治输卵管炎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输卵管通液术操作常规,使用1.5%双氧水进行宫腔注射,在阴道超声下严密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同时了解子宫、卵巢形态及盆腔情况。结果87例不孕症患者行输卵管双氧水声学造影后,其中47例因不同原因另行腹腔镜检查,对于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检查结果,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双氧水声学造影可初步了解输卵管通畅性、有无形态异常(输卵管积水)和周围组织粘连情况,有助于不孕患者明确腹腔镜指征,从而协助临床诊治。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而且还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输卵管 双氧水 声学造影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检查在输卵管源性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98例(194条输卵管)患者中,94条输卵管通畅,72条通而不畅,28条不通畅,术后6个月有36例患者受孕,受孕率为36.73%。结论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对输卵管源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微气泡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过程的护理配合及对策。 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200例患者,均是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的患者。对患者的造影过程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其中主动脉窦留破裂入右房为4例、房间隔缺损疑诊合并三房心为4例、卵圆孔未闭为5例、房间隔缺损合并永存左上腔为7例。顺利通过率为100%、不良反应率为0.5%。结论 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过程的充足准备及护理配合,可提高其安全性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还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经静脉 右心声学造影 护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腔声学造影评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重构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69例STEMI患者并采集非造影造影模式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切面连续动态图像。按非造影模式心内膜显示情况将患者分为图像质量佳组(23例)及图像质量不佳组(46例)。比较两组间非造影造影模式心内膜节段显示率、附壁血栓诊断率,并评价图像质量不佳组造影模式左室整体图像质量及左室心尖部显示的改善情况。测量非造影造影模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并比较两组间不同模式测量参数的差异及可重复性,评估造影模式测量GLS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结果①不论非造影模式图像质量如何,造影模式心内膜节段显示率高于非造影模式(均P<0.05)。②对于图像质量不佳组,造影模式左室整体图像质量及左室心尖部显示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③对于图像质量不佳组,造影模式LVESV测值高于非造影模式,LVEF及GLS低于非造影模式(均P<0.05)。④图像质量佳组造影及非造影模式测量GLS的相关性为0.912,两种模式测值大部分均在一致性界值内;对于图像质量不佳组,与非造影模式相比,造影模式GLS与LVEF的相关性更高(0.731对0.709)。⑤对于图像质量佳者,造影模式大部分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稍增加,尤其对于观察者间;对于图像质量不佳者,造影模式测量左室重构参数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均较非造影模式显著增加。结论心腔声学造影可以更清晰地显示STEMI患者左室细微解剖结构并获取重复性更好的左室重构参数如LVEDV、LVESV、LVEF、GLS,尤其对于图像质量不佳者。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左 超声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