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4月收治的学龄前牙病儿童若干,按照电脑随机抽取法,选出其中乡镇生活的儿童病例 85例,作为对照组,选用城市居住儿童 85例作为实验组。收集病例基本资料,对比患儿的疾病影响因素以及患儿的口轻健康问题。结果:以上数据研究分析可知,实验组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城市小儿的生活质量,家长的病史以及家长的文化也会小儿患病有一定影响。结论:综上所述,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小儿的饮食习惯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对小儿的健康生活有影响,建议家长重视学龄前儿童健康护牙,让其养成好的习惯,减少牙病。

  • 标签: 学龄前儿 童口腔健康影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卫生及龋齿的干预作用。方法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龋齿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儿童口腔卫生干预中是否行健康教育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未行健康教育)与实验组(32例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继发性龋齿发生率(3.12%)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儿临床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龋齿患儿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干预。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口腔卫生 龋齿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卫生及龋齿的干预作用。方法:我院2018年5月-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儿童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口腔正畸的儿童100例(收集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将其依据随机抽样法作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口腔正畸儿童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口腔正畸儿童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比两组儿童治疗依从率、按时复诊率、矫治装置维持良好率、口腔卫生保持率。结果观察组进行口腔正畸的儿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后,其治疗依从率、按时复诊率、矫治装置维持良好率、口腔卫生保持率分别为94.00%、50.00%、96.00%、96.00%,与对照组口腔正畸儿童的治疗依从率(70.00%)、复诊率(68.00%)、维持率(74.00%)、卫生保持率(80.00%)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儿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升儿童口腔正畸效果,保持其口腔卫生,延长矫治装置的使用时限,以达到最佳正畸状态。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表 儿童口腔正畸 治疗依从率 口腔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大众的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阐述了牙菌斑形成过程及其诱发牙龈炎的机制,以及我国口腔卫生现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结果证明防蛀牙膏(即含氟牙膏)具有较好的抑制牙菌斑和减轻牙龈炎的功效,但仍未达到基本控制牙菌斑的目的。

  • 标签: 防蛀牙膏(fluoride toothpaste) 含氟牙膏 牙菌斑(dental plaque) 牙龈炎(gingivitis),口腔卫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口腔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9%>77.78%)、口腔保健知识掌握程度(93.15±3.54)分>(79.63±4.73)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91.82±4.06)分>(80.49±4.38)分相对更高(P<0.05),而疾病复发率(5.56%<14.81%)、并发症发生率(3.70%<16.67%)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15±2.42)分<(51.39±3.08)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口腔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纠正其不良生活行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提升口腔疾病的防治效果。

  • 标签: 口腔临床护理 健康教育 疾病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分布情况,以预防儿童口腔内科疾病。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岁以下儿童口腔内科疾病患者68例,对其年龄分布、疾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68例儿童口腔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1,其中4-7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2-4岁21例,占30.88%;4-7岁36例,占52.94%;7-12岁11例,占1.47%。疾病类型主要为根尖周病、龋病、牙髓病、牙周病,其中根尖周病发生率最高,占44.12%;龋病占29.41%;牙髓病占19.12%;牙周病占7.35%。结论儿童口腔健康情况较差,需医院与家长配合防治,共同维护儿童口腔健康,医院需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家长需监督儿童饮食,引导儿童正确刷牙,定期带儿童到医院做口腔检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降低儿童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儿童口腔内科疾病 疾病类型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对 80例儿童口腔内科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 。方法:将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在我院治疗的 8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当时这些孩子在治疗时候确定病情的标准是什么,还有进行治疗的方法是什么。结果: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这 80例里面男孩子的占比例很大,在四岁到七岁之间的孩子是口腔疾病患者里头最常见,疾病类型主要是根尖周病、髓病、牙周病还有龋病等疾病。结论:在孩子小时候特别容易出现牙齿等口腔疾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坏处多多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用心看好孩子的饮食,每个月固定一个时间去给孩子做一次检查,让小孩子养成一种规范的口腔卫生的习惯跟观念,医生、家长一起努力尽量减少孩子口腔疾病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儿童 口腔内科 分析
  • 简介:摘要良好的分诊工作能够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医疗安全性及工作效率。而儿童口腔科因就诊人群的特殊性,更加提高了护士对分诊质量的要求,提高人文关怀,改善患者的体验与感受。

  • 标签: 儿童 口腔 分诊 护士
  • 简介:摘要儿童口腔科门诊具有候诊群体年龄低、差异大等特点,分诊护士能否合理分诊,确保诊室内治疗工作高效进行显得尤为重要。分诊是患者到口腔专科医院进行诊治的第一个环节,分诊工作是护理工作中一项细致而繁杂、艺术性很强的服务性工作,是儿童口腔门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分诊工作的护士需根据患者到诊室的先后时间,特殊需要等情况,引导患者有序地进入诊室进行诊治,同时需给患者提供咨询,预约,口腔健康宣传教育等服务;需与患者平等相处,互相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确保诊室工作的井然有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

  • 标签: 儿童 口腔 门诊医疗 分诊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溃疡患者在护理口腔时结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为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减少患者口腔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溃疡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采取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护理前、后溃疡部位的疼痛程度和口腔异味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口腔异味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口腔异味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有效的改善口腔问题,对口腔溃疡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口腔护理 健康教育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参加科普讲座的人群中,随机选取46例作为观察组,以未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期间,于本院口腔科就诊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口腔保健行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因知识(95.84±2.14)分、预防知识(96.82±1.70)分、治疗知识(93.10±3.18)分、刷牙依从性100%、牙线使用依从性97.83%、饮食依从性91.30%、口腔健康检查依从性91.30%。对照组病因知识(82.30±3.20)分、预防知识(81.79±2.40)分、治疗知识(80.34±3.74)分、刷牙依从性86.96%、牙线使用依从性82.61%、饮食依从性69.57%、口腔健康检查依从性67.39%。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其口腔保健的依从性,降低口腔疾病发病率。

  • 标签: 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 健康知识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