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现状的认知现状,探讨龋病发生区域差异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区域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相关疾病和家长观点调查,并对两组患龋率进行比较,结果患龋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我国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龋病和牙周疾病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2.家长对于乳牙保护意识的缺失。3.家长们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儿童口腔护理的科学知识,更正长久以来的一些错误认知,能够更好地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 区域 龋病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100例学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施以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小儿口腔保健知识评分及牙菌斑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小儿口腔保健知识评分为(82.62±6.72)分,显著高于干预前(42.48±5.29)分;小儿牙菌斑指数为(1.61±0.41)%,显著低于干预前(3.05±0.48)%(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对降低小儿菌斑指数、提高小儿口腔保健能力、促进小儿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口腔保健 学龄儿童 系统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遂宁市8~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行为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市1200例8~12岁儿童调查其含糖食物食用情况、口腔保健态度、刷牙习惯以及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分析其日常饮食中含糖食物食用频率、口腔保健态度是否正确(十分赞同+赞同)、刷牙习惯是否良好以及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度。结果我市8~12岁儿童含糖食物食用频率较高,其中食用频率最高的为新鲜水果,84.83%的儿童食用频率≥2次/周;其次为甜牛奶和甜点心,分别为50.00%、46.83%的儿童食用频率≥2次/周。我市8~12岁儿童口腔保健态度良好,口腔保健知识正确认识率较高。我市8~12岁儿童刷牙习惯不佳,女孩保持良好刷牙习惯率、使用含氟牙膏率和使用牙线率均明显高于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儿童保持良好刷牙习惯率、使用含氟牙膏率和使用牙线率均明显高于郊区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市8~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不佳,男孩和女孩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儿童对“细菌是导致牙龈发炎的重要原因”、“刷牙时牙龈出血是不正常的”、“吃糖是引起龋齿的主要原因”、“牙面上细菌也是引起龋齿的原因之一”的认知率明显高于郊区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8~12岁儿童含糖食物食用频率较高,口腔健康知识普及效果差,儿童刷牙习惯不佳,口腔健康状况堪忧,需进一步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

  • 标签: 儿童 口腔健康状况 健康知识 刷牙习惯
  • 简介: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口腔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关注.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对人们进行宣传、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以达到建立增强青少年口腔保健医师的目的.而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的发展、一些常见和严重口腔疾病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口腔健康 青少年口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妇女口腔健教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产妇528例,以是否参与口腔保健课程或书面宣教分3组,比较3组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及健康情况。结果参与课程组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及健康情况优于其他两组,书面宣教组优于未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元化的健教模式对围产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能提高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促进产妇口腔健康

  • 标签: 健康教育模式 产妇 口腔保健 口腔卫生 口腔保健知信行
  • 简介:目的比较痉挛型脑瘫儿童与普通儿童口腔共鸣的差异,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KI腔共鸣异常的特征。方法以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5例为实验对象,采用实时言语测量仪采集提取两组儿童/a/、/i/、/u/发音平稳段的第一、二共振峰(F1、F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儿童/a/F1、/a/F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F,有显著性差异(P〈0.05);/i/F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u/F1无显著性差异(P〉0.05);/u/F2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易出现口腔共鸣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后位聚焦;/i/F2、/u/F2值可为脑瘫患儿口腔共鸣障碍的评估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痉挛型脑瘫儿童 口腔共鸣
  • 简介:摘要目的将8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探讨疾病分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8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儿,针对发病年龄、病种及各病种的构成特点、变化趋势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患儿根尖周病、龋病、牙髓病、牙周疾病是常见疾病,且年龄集中在4-6岁。结论根尖周病、龋病、牙周炎、牙髓炎是儿童口腔内科的主要疾病;临床要重视,并做好相应诊治工作。

  • 标签: 儿童口腔内科疾病 龋病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4例儿童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为72.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疱疹性口腔炎 炎琥宁 利巴韦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炎喷剂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治疗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腔炎喷剂。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口腔止痛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上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腔炎喷剂可以缩短患儿口腔止痛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炎喷剂 儿童手足口病 口腔溃疡 口腔止痛时间 口腔溃疡愈合时间
  • 简介:在第66个“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们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期策划——儿童成长“健康锦囊”从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方面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罗列解决,让您在遇到一些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时能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例如,儿童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有哪些措施要做;想要生二胎,“大”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处理。

  • 标签: 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意外伤害 儿童成长 现场急救 心理方面 儿童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干预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口腔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儿童龋齿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龋齿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口腔综合保健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刷牙时间为(3.0±0.5)min,对照组刷牙时间为(2.9±0.3)mi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度、龋齿发生率、饭后漱口比例、刷牙2次以上比例、正确刷牙比例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龋齿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口腔综合保健干预,有助于其健康牙齿保健习惯的养成,以及龋齿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口腔综合保健 干预预防 儿童龋齿 临床效果
  • 简介:60年前,一群有着强烈事业心、勇于奉献青春与热血的上海第一医学院专家们,响应党中央号召,溯江而上,扎根重庆,以'一切为了儿童健康'为理念,与重庆市的医务人员并肩创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从此结束重庆市无儿科专科医院的历史。历代儿院人始终秉承'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院训,以'科技和关爱'推动儿科事业发展。60年风雨兼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集医

  • 标签: 儿童健康
  • 简介:目的:评估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从而为临床口腔修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和科学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街道尚善口腔门诊部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口腔基础检查的方法对患者牙齿健康状况(龋损、充填和牙齿缺失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6-36岁组龋齿受损率较高,60-85岁组口腔修复率较高。患龋率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者患龋风险远低于健康状况为良或以下者。发病与年龄、牙齿部位、补牙、牙齿缺失和修复情况呈正相关。结论:大多数口腔修复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进行修复前进行科学的口腔健康检查和评估有利于掌握患者的基本状况,为制定科学的治疗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口腔修复 口腔健康 调查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