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心脏介入手术的成熟,诸多冠心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尽管如此,研究表明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存在典型心绞痛结合实验室检查存在动态演变的患者,经冠脉造影显示无明显冠脉狭窄或病变,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症状反复、无明显减轻的患者多数为冠脉微循环障碍。冠脉微循环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微循环 微循环 冠状动脉 CMD
  • 简介:血浆中主要血脂成份有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及游离脂肪酸和微量的类固醇激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体内脂类物质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脂类物质对微循环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我们用多功能显微镜诊断仪,对高血脂病人的活细胞进行了观察分析,仅就细胞形态学的角度来说明如下。

  • 标签: 脂类物质 微循环 血浆 高血脂 细胞形态学
  • 简介:消风散是临床治疗皮肤病的经典处方。笔者自1998-05~1999-10,用消风散治疗慢性湿疹患者32例,并对其甲襞微循环情况作了治疗前、后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 标签: 消风散 慢性湿疹 微循环
  • 简介:摘要:探讨前列地尔脂质乳剂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大鼠制作MIRI 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前列地尔组及对照组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以及大鼠血sICAM-1,sVCAM-1, 白细胞黏附分子CD_(11b),CD_(18)水平进行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1.前列地尔组与对照组比较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增加最多,镜下可见大量的复流现象,且毛细血管管径变粗,治疗效果最佳,p < 0.05。2.前列地尔组及对照组比较血sICAM-1,sVCAM-1, 白细胞黏附分子CD_(11b),CD_(18)水平进行降低,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明显增加心肌缺血部位毛细血管灌流数,改善急性缺血微循环障碍,显著下调细胞粘附因子sICAM-1、sVCAM-1、CD11b以及CD18的表达水平,可以改善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

  • 标签: 前列地尔 缺血再灌注 微循环
  • 简介: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及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对照组应用706代血浆和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1)。提示山莨菪碱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及周围血管病变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山莨菪碱 糖尿病 周围神经炎 周围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双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与甲襞微循环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微循环彩色电脑测量系统,观察经双甲软肝片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情况,用田氏甲襞微循环定量评分法进行微循环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双甲软肝片治疗后,随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逐渐改善,镜下观察患者甲襞微循环的管襻数明显增加、血管畸形减少、血流明显加速,其甲襞微循环积分发生了根本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双甲软肝片有显著的改善肝脏微循环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双甲软肝片 甲襞微循环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的干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急性应激障碍维和女军人患者实施安全干预措施、寻求社会支持干预、药物治疗干预、行为治疗干预及认知治疗干预.结果实施干预治疗13d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通过近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痊愈.结论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程度的评估是保证疗效的基础步骤,积极寻求有效的社会(部队)支持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关注军事心理应激障碍的焦虑、抑郁障碍是提高患者康复质量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军事人员 应激障碍 创伤后 危机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下瘀血汤中大黄生熟互换对热结血瘀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ig热性中药结合sc盐酸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热结血瘀大鼠模型。大鼠ig热性中药28d,第22天起sc盐酸肾上腺素,并ig相应的药物。第29天,眼眶取血检测检测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含生大黄(复方A)和熟大黄(复方B)下瘀血汤均具有改善热结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微循环的作用;与复方A相比,复方B各剂量组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ET、NO、PGI2、vWF因子水平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0.01)。结论含熟大黄下瘀血汤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强,可能是通过调节ET、NO、PGI2、vWF因子水平而实现的。

  • 标签: 下瘀血汤 生/熟大黄 热结血瘀模型 ET NO PGI2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病患者急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明确其在老年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回顾病历资料,分析老年病患者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并且分析在老年患者中各种原因致急性精神障碍在各年龄段出现的频率、年龄段与所患疾病种类间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精神障碍的直接病因为感染、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肺性脑病、肝性脑病、心衰、脑血管意外、内分泌及代谢异常、药物不良反应。随年龄增长,上述各原因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且所患疾病的种类增多,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常以急性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出现精神障碍的病因多为发生了并发症或出现脏器功能衰竭,并且随年龄增长发作有增多趋势。年龄越大所患疾病的种类越多。

  • 标签: 急性精神障碍 老年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联合组实施肝素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单药组实施单一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时间段APTT、PLT、INR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单药组,Barthel指数高于单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干预前单药组与联合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LT、INR指标对比差异不大,治疗后均改善,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急性循环脑梗死治疗期间,肝素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方案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改善不同时间段对相关指标,以此确保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素 拜阿司匹林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有关预防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本院收入治疗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69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另外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4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然后分析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现象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性别等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以及房颤等因素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以α=0.05水平为界限,糖尿病、受教育年限、颈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以及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浓度等五项指标的标准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糖尿病、受教育年限、颈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以及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浓度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可以从健康教育、饮食习惯以及康复锻炼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以预防疾病。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救治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的疗效。方法选择中毒至治疗时间不超过24h的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2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注或静滴,观察各种意识障碍直至清醒的有效率。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的神志转清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清醒的药物。

  • 标签: 纳洛酮:急性中毒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康复护理的运用,对其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n=40),遵循计算机表法的原则分组,分为了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各20例)。实验组施行康复护理模式,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实验组参照组的上下肢功能评分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上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均可见显著差异性(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脑血管病与焦虑和抑郁性障碍的关系,研究发生率和治疗效果。方法:在100例脑中卒患者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治疗用苯二氮类、氟西汀类药物。结果:①急性脑血管病后焦虑和抑郁性障碍是临床比较常见并发症;②100例患者中,焦虑、抑郁性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2%、38%,治疗后好转率分别为90.48%、84.21%。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焦虑、抑郁性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而常规疗法加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恢复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纳入样本均来自于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对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患者筛选后纳入患者46例。开展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临床病情以及护理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以此来对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开展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抗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代谢功能、消化道出血、胰腺脑病、肝功能等监护服务,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展饮食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等护理服务。在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之下,46例患者中治愈患者共27例,明显好转患者共计16例,无患者出现死亡问题。结论:临床上开展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时,在为患者开展病情观察、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以较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死亡等不良预后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对器官功能障碍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64例,均为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在护理前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6%(80/82)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05%(64/8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临床有效性
  • 简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能障碍,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MODS是急性脑血管病(ACVD)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11%~21%,一旦发生MODS,预后差,病死率高,发生MODS的病死率为41%~87.1%,已成为ACVD最直接、最重要的死亡原因。我科ICU病房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ACVD合并MODS的患者42例,本文对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找到防治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脑血管病 临床分析 MODS ACVD 临床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卫生科护理人员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公共卫生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心理弹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归纳影响护理人员应激障碍相关因素以及多元线式回归分析。结果: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与SASRQ总分及各维度成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 SASRQ总分及各维度成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ASD与消极应对和心理弹性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卫生科护理人员存在较为明显的急性应激障碍,多与心理弹性以及应对方式有关,应重点关注。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公共卫生科护理人员 急性应激障碍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