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蛙肠系膜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网和微动脉分支中的血流摆动现象以及微静脉中的血流变化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在局部应用微量的肾上腺素和组织胺,初步分析了血流摆动现象的机制。

  • 标签: 微循环 血流摆动 血管运动
  • 简介:目的:观察舒乳通口服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肠系膜微循环有无影响,以了解其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大鼠口服该药(大、中、小剂量组)5天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肾上腺素所致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观察.结果:本品能明显改善血流变学和微循环,且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舒乳通口服液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 标签: 舒乳通口服液 血流变学 微循环 实验研究 中药
  • 简介:人清醒时的意识清晰水平是由正常的大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昏迷的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和闭锁综合症.昏迷是指急性脑损伤早期的不睁眼、无睡眠一觉醒周期之昏迷,一般在一个月内出现自动的无目标的周期性睁眼,脑电图见睡眠-觉醒周期(开始极不规则,以后则逐渐接近正常的昼夜规律).觉醒时病人无任何自我认知的表现,这种睁眼昏迷称之为植物状态.昏迷和植物状态多数表现为广泛性大慢波,一般波幅甚高,其慢波周期长短与意识程度相关:即意识障碍越重,慢波周期越长,且波幅下降,甚至成为平坦波型.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睡眠一觉醒周期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1993年
  • 简介:人清醒时的意识清晰水平由正常的大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昏迷的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和闭锁综合征。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闭锁综合征 大脑皮质
  • 简介: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急性毒性:小鼠和大鼠口服LD50大于5000mg/kg。小鼠静注和肌注给药的LD50分别为223.88mg/kg和大于1000mg/kg。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环丙沙星3个剂量组(100、250和500mg/kg/天)和溶剂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口服一次,共给药2月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组的给药初期摄水量均高于对照组,雄鼠250和500mg/kg组体重增长

  • 标签: 亚急性毒性 肌注给药 大鼠 溶剂对照组 抗菌药物 酮酸
  • 简介:(上接年2011年第4期250页)病及脑脂质沉着症也可出现GRST。(四)广泛性周期性三相波(GFFW)三相尖波呈周期性再现,分布广泛且以两额为主。许多有意识障碍的代谢性脑病病人均发现有广泛性周期性三相波。有人观察了8例脑电图出现GPTW的病人,有肝昏迷(2例)﹑肾衰及尿毒症(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及Laennecs肝硬变(1例)﹑呼吸机能不全所致缺氧性脑病(2例),其中有6例记录到GPTW,10天后死亡,提示广泛性周期性三相波常见于不可逆的代谢性脑病病人。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脑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代谢性脑病 呼吸机能不全
  • 简介:目的:探讨抽动障碍患儿临床与脑电图的特征。方法:对135例抽动障碍患儿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儿抽动症状以面部及头颈部抽动为主,短暂性抽动症、慢性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分别为25.3%、44.1%、50.0%,短暂性抽动症异常脑电图出现率低于慢性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动症患儿脑电图的异常与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脑电图可做为评估病变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之一。

  • 标签: 抽动障碍 脑电图 临床
  • 简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是研究听觉神经通路的一条新途径,反映的是听神经及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电生理机能,正常的BAEP的产生有赖于听神经及脑干通路的完整和功能正常。目前认为BAEP中Ⅰ~Ⅴ波发生源与椎基底动脉(后循环)系统供血区域相吻合^[1],对研究后循环缺血有独特的价值。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后循环缺血 听觉传导通路 神经通路 BAEP 椎基底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时脑电图的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13例患者中正常范围内脑电图1例,轻度异常脑电图2例,均为轻度中毒患者。这2例患者的脑电图在一周后复查时恢复正常范围。5例中度异常脑电图均为中度中毒患者,在一周后复查时4例脑波恢复仪波,但仍有较多量的0波,复型慢波及阵发性尖波消失。另1例为6—7Hz的0波,并仍有少量的复型慢波及阵发性尖波。5例重度异常脑电图其中4例为重度中毒患者,1例为中度中毒患者。第一次复查时脑波虽有改善但仍可见复型慢波及阵发性高幅尖波。这10例中一重度异常脑电图的患者在3月后第二次复查时,其中8例脑电图恢复正常范围,另2例脑波虽恢复到8—9Hz的仅波,但仍有较多量的θ波及少量的复型慢波,阵发性尖波消失。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中毒程度及临床症状相一致。其动态变化可反映病情的转归。提示脑电图检查可反映脑损害的程度,可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脑电图 毒鼠强 急性中毒
  • 简介:目的:研究和比较电刺激后颅窝后对不同病因所致的意识障碍改善状况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CVFT-%M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上海仁和公司研究,经皮电刺激后颅窝评价患者的意识清晰度,进行Glasgow评分和脑电图监测。结果:治疗后患者意识障碍明显改善,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意识障碍时缺血、缺氧的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意识障碍 后颅窝 电刺激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患者 治疗后
  • 简介:目的: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随着老年化的进程而逐年上升,且病情复杂,并发症多见,预后险恶。由于老年肾脏结构功能的退行性变及其机体整体功能的下降,致使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结构功能 血液净化
  • 简介:本文报导了30例急性丘脑卒中患者在脑电地形图的定位研究,其中28例出现异常改变。BEAM显示:28例患者表现为病变部位δ频带呈不同程度的功率增高;在定位分析上,丘脑血管病变多累及BEAM的中央区,其次表现为颞区受累。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丘脑卒中 定位研究
  • 简介:急性脑卒中患者,约半数以上伴有异常心电图改变。其中以ST—T变化,心律失常及心率改变多见。但伴以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少见。笔者遇到一例,介绍如下。男性,66岁。住院号:6332。因患肺癌在住院期间,突然出现短暂意识表现,并持续伴有语言不利,左侧肢体偏瘫及右下肢瘫痪,二便失禁,因病情重,家属拒绝CT检查,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心电图改变 异常心电图 损伤型 抗心律失常 急性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司法机关鉴定为癫痫性精神障碍者的脑电图特点及案件类型与精神障碍者的关系。方法:对113例司法机关提供的癫痫性精神障碍者的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40例,异常率为35.4%。有34例表现为广泛异常,6例为局限性异常,经临床医学诊断为人格改变和智力障碍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且大部分为广泛异常,经司法机关鉴定为伤害罪、纵火罪和杀人罪的异常率较其他犯罪类型高。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者的脑电图有其特征性改变,与精神障碍的类型有关,与案件类型无关。

  • 标签: 司法鉴定 癫痫性精神障碍 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障碍(DD)和广泛性焦虑(GAD)患者非匹配负波(MMN)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69例DD组、41例GAD组和58名正常人(NC组)的MMN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与此,GAD组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DD一致。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MMN和300联合应用可作为DD和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抑郁障碍 广泛性焦虑 非匹配负波
  • 简介:目的:探讨异常睡眠纺锤波与婴幼儿智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利用动态脑电图仪对100例智力测验低于70的婴幼儿(试验组)进行24小时脑电图监测,同时与100例智力测验大于70的婴幼儿(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试验组中睡眠纺锤波形成不良且量少59例(59%);睡眠纺锤波缺失9例(9%),其中,单侧缺失6例(67%),双侧缺失3例(33%);极度纺锤波28例(28%);睡眠纺锤波正常4例,异常率96%。对照组中极度纺锤波2例,异常率2%,明显低于试验组。结论:异常睡眠纺锤波与婴幼儿智能障碍密切相关。

  • 标签: 异常睡眠纺锤波 婴幼儿 智能障碍 动态脑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动员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2017年4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入院并行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83例,根据有无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即置入冠脉支架分为两组:PCI组患者66例,于冠脉造影后即刻以及球囊扩张后第1、3、5、7、24h各取外周血2mL。单纯行CAG检查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于CAG后0、7、24h以同样方法各抽取外周血2mL,所得标本由同一实验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KDR+细胞数量。结果:对照组CD34+/KDR+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CI组CD34+/KDR+细胞数量在球囊扩张术后24h出现升高,较0h升高61%(43.50±29.59vs27.28±13.61,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CD34+/KDR+细胞数量变化幅度与PCI术中冠脉损伤程度显著相关(P〈0.001)。结论:PCI发起EPC的时间依赖性动员,PCI术后24hEPC的最大动员幅度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循环内皮祖细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了解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症状特点,探讨轻度认知障碍的记忆损伤及脑CT改变。方法:于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从医院附近家属宿舍区近200名53-79岁的老年人中筛查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2例为患者组。选择同期记忆、认知检查等均正常的健康者25人为健康对照组,均自愿配合检查和量表评估。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主编的临床记忆量表。用CT检测海马回钩间距、大脑横径及颞角宽度,计算海马指数(海马回钩间距/大脑横径)。结果: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2例和健康者2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组记忆等值量表评分结果及记忆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CT的结果显示,患者组海马指数和颞角宽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记忆损伤及脑CT变化,为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指标。

  • 标签: 认知障碍 记忆力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经颅多普勒(TCD)的变化并作对照分析。方法:对78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进行BAEP和TCD的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AEP异常的有59例,异常率为76.0%。其中表现为脑干型35例(59.3%),混合型18例(30.5%)和内耳型6例(10.1%)。在TCD异常的55例,异常率为70.5%。主要表现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减慢或增快;血流频谱改变及PI值增高。结论:BAEP能敏感地检出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听通道神经功能的异常,而TCD则可了解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异常情况,联合应用BAEP和TCD检测对后循环缺血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后循环缺血(PCI)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经颅多普勒(T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