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马凡综合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合并张力环植入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悬吊两种手术方法探讨和分析.方法对3例(3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脱位范围<1/2象限)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合并张力环植入术;对10例(11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脱位范围>1/2象限)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术,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结果随访3-24个月,13例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及葡萄膜炎等并发.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合并张力环植入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术是进行马凡综合晶状体半脱位治疗有效手术方式,临床应根据晶状体脱位情况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 标签: 马凡综合症 晶状体半脱位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张力环植入 人工晶体悬吊
  • 简介:本科行不气管切开喉部分切除术2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我科行不气管切开喉部分切除病例2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

  • 标签: 喉部分切除术 气管切开 2009年
  • 简介:空蝶鞍综合征系因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压力冲击下突人鞍内,致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一系列占位性症状及内分泌改变一组综合征。我们报告1例空蝶鞍综合征出现眼部症状病例,供眼科同道临床工作中借鉴参考。

  • 标签: 空蝶鞍综合征 症状分析 眼部症状 临床工作 脑脊液压力 蛛网膜下腔
  • 简介:目的:评价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治疗近视老视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43例82眼35岁及以上近视屈光不正患者行激光角膜手术,采用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随访3a。观察术后1、2、3a时裸眼远、近视力和屈光度变化、视觉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l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81眼(99%),裸眼近视力在0.66以上者75眼(91%),等效球镜平均为-0.64±0.63D,总体满意率为91%;术后2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79眼(96%),裸眼近视力在0.66以上者69眼(84%),等效球镜平均为-0.62土0.59D,总体满意率为86%;术后3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77眼(94%),裸眼近视力在0.66以上者62眼(76%),等效球镜平均为-0.55±0.56D,总体满意率为81%。所有人选病例均未出现术中或术后严重并发,1眼等效球镜为-10.00D患者la后出现-1.75D回退,尊重患者意愿为患者进行二次补矫。结论: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治疗近视老视患者远期疗效安全稳定,患者满意度较高,随时间延长部分患者视近能力逐渐减弱,术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 标签: 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 近视伴老视 激光角膜手术 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单眼严重白内障合并外斜视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03/2012-12单眼严重白内障合并外斜视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资料45例。术前44例较差眼视力均〈0.05,1例2岁患儿无法配合视力检查。随诊观察术后6mo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斜视度、双眼单视功能及复视情况。结果: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例中有1例患儿2岁,无法配合视力及复视检查,眼底正常;另1例患儿术后无同时知觉,无复视。5例不明原因中青年单眼白内障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视力〉0.6,眼底正常,术后眼位正,有双眼单视;2例患者术后视力为指数,眼底有异常,术后斜视度与术前无变化,无同时知觉,无复视。3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有31例患者术后有双眼单视;3例患者术后斜视度与术前无差异,无同时知觉,无复视;3例患者术后斜视度与术前无差异,有复视,6mo内复视均自行消除;1例患者外斜10o,术后出现复视,且6mo内无改善,可用12?矫正,建议戴镜治疗。结论:单眼严重视力障碍合并外斜视成年患者多数术后可自行纠正眼位,获得一定双眼单视功能。

  • 标签: 白内障 外斜视 双眼单视 复视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2000年完成随访62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手术进行临床分析.其中Ⅱ型508例:1期107例,2期304例,3期97例;Ⅲ型11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治愈率Ⅱ型:1期95.3%,2期84.9%,3期75.3%;Ⅲ型61.4%.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并发发生率2.9%.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疗法,疗效与临床分型分期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窥镜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白内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手术方式适应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拟订手术适应,对白内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1例(36眼),进行手术处理,复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Trab+IOL)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比较不同适应下两种手术方式初步临床疗效,包括对比术前、术后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眼压变化及并发情况。随访10个月~12个月,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术后在随访期内均能将眼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P值均〈0.05,前房深度两组术后明显较术前加深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房角两组明显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二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结论不同手术方式适合不同病人情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具有相对加深前房和视力提高等优势可考虑作为白内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选择性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适应选择。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 简介:<正>角膜软化是缺乏维生素A为主高度营养障碍性疾病,目前在我国城市已为少见,成人角膜软化则为罕见。我科共遇见二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袁某,女,36岁。精神病患者。拒食,仅以喝糖水为生6个月。诉双眼晚间不能看清物体

  • 标签: 角膜软化症 维生素 营养障碍性疾病 成人 精神病患者 溃疡
  • 简介:每一名眼外科医生都会碰到白内障手术并发,这些并发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打击术者信心,它们也是视觉2020行动内容之一。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术后并发症 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瞬目BUT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15例患者均排除全身疾患,检查角膜、结膜、屈光不正等,着重检查BUT,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不良生活习惯等,治疗上停用含有防腐剂及激素类滴眼液,避免及纠正不良卫生及生活习惯,心理治疗,合理用眼,矫正屈光不正,给予不含防腐剂滴眼液点眼,如3g/L艾丽滴眼液3次/d点眼,需用抗生素给予可乐必妥滴眼液3~4次/d点眼,酌情给予抗病毒及维生素类药物。结果:215例患者BUT小于10s者197例(91.6%)326眼,其中5S以下123例224眼。本组215例病例中经过7~28d治疗,173例(80.5%)治愈,37例(17.2%)好转,5例(2.3%)无效,均未患眼部疾病,且不配合治疗,仍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2h以上。经治疗BUT正常者192例(89.3%),好转19例(8.8%)无效者4例(1.9%)。随访1~6mo,复发31例,均为长期看电视、玩电脑、习惯揉眼者,BUT检查再次异常者,重复治疗后治愈或好转。结论:泪膜保持并发挥其生理功能与瞬目动作休息相关,我们认为泪膜稳定性差是瞬目另一重要因素,BUT检查在诊治儿童瞬目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正确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简单易行,无痛苦,儿童易接受。我们建议BUT可作为儿童瞬目常规检查。

  • 标签: BUT 儿童瞬目症 检查
  • 简介:结膜松弛是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常见眼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患者日趋增多。下睑缘张力高、睑板腺功能障碍及结膜淋巴流动阻塞可能是结膜松弛诱发因子之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结膜松弛发病率高。结膜松弛患者球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并有形态及超微结构异常表现。结膜松弛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中黏蛋白减少,出现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质和防御素。细胞凋亡和炎症可能是结膜松弛发病原因。结膜松弛发病机制认为是泪液中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增加,使结膜成纤维细胞中MMP-1,3,9过度表达,使得MMPs与TIMPs之间失去平衡,可能使胶原纤维融解,弹力纤维变性减少,导致球结膜基质和Tenon囊过度降解,引起眼表泪液异常病理循环,而发生结膜松弛。纤维蛋白胶应用于结膜松弛手术中,电凝治疗结膜松弛及开展上方结膜松弛手术治疗。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手术方法 病理学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关键。

  • 标签: 艾滋病 眼部并发症 赞比亚卡布韦
  • 简介:硅油填充术作为目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主流术式,已被广泛应用。由于硅油本身特性,可引起一系列并发如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乳化、晶状体混浊等,因此对硅油填充后眼部并发应重视并积极防治,以提高玻璃体手术效果。

  • 标签: 硅油填充 眼部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 简介:<正>骨纤维异常增殖好发于上颌骨,而发生于颞骨者甚少见,本科1984年至1998年共收治颌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27例,其中仅1例发生于颞骨,现予报道。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以自幼左耳后肿块渐进增大,加剧2年,左耳聋、耳鸣1年于1994年1月4日入院。耳鸣为低音调,无耳流脓史。查体:全身情况正常,颌面无畸形;左耳后乳突区明显隆起畸形,可触及8cm×6cm半球状骨性肿块,质硬,无压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外耳道狭窄 病例报告 耳鸣 骨性 颞骨
  • 简介:目的对睑球粘连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方法30例睑球粘连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分离睑球粘连,创面行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观察羊膜溶解及上皮修复情况。结果随访3-6月,2眼(6.7%)翼状胬肉复发,1眼(3.3%)睑球粘连复发。结论采用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复发性翼状胬肉,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 标签: 球结膜瓣移植 羊膜移植 睑球粘连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目的探讨耳源性颅内并发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我科收治21例耳源性颅内并发患者临床资料,病例包括脑脓肿9例、脑膜炎5例、静脉窦血栓性静脉炎4例、硬膜外脓肿3例,继发于胆脂瘤型中耳炎14例、骨疡型中耳炎3例、隐蔽性中耳炎2例、Modini畸形2例。21例均行耳部及头颅cT平扫检查,其中6例未发现颅内病变,经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后确诊。分别行单纯乳突根治术8例、乳突根治术+脑脓肿穿刺引流6例、乳突根治术+颅钻孔脑脓肿引流1例、乳突根治术+脑脓肿切除术1例、乳突根治术+静脉窦切开脓肿清除及血栓取出2例、外淋巴漏修补术2例。结果随访1-2年,1例死亡,其余20例治愈,其中19例干耳,1例术腔仍有少量分泌物。全部患者颅内并发无复发。结论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仍是耳源性颅内并发最常见病因,应提倡对这两种危险性中耳炎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并发,CT平扫阴性病例,需行MRI检查。乳突切除进路显微微创手术有效,无需开颅。

  • 标签: 中耳炎 脑脓肿 颅内并发症 耳源性
  • 简介:目的随访观察经巩膜固定结膜治疗结膜松弛手术效果。方法手术治疗20例40眼,术后裂隙灯下脱察结膜松弛情况,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术后临床治愈36眼(90%),BUT≥10秒者28眼(70%),泪河连续完整者38眼(95%),自觉症状治愈或改善者37眼(92.5%),随访6-12月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并发发生。结论经巩膜固定结膜治疗结膜松弛,效果良好稳定,操作简便,无并发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经巩膜固定结膜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