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抑郁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抑郁患者50例,将其作为试验组;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溴甲酚绿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进行测定,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来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Alb、TF以及PA水平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Alb、TF、PA呈负相关。结论:对于抑郁急性期反应患者来讲,部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存在异常,所以临床中在诊断和治疗抑郁患者时,应对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指标进行及时检测,进而对抑郁患者病情发展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并准确判断临床疗效和预后。

  • 标签: 抑郁症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合并焦虑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况,评价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SSR)在FD合并焦虑治疗效果中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FD合并焦虑患者使用文拉法辛治疗前后进行电刺激SSR检查。结果:给予文拉法辛治疗12周后SSR潜伏期与波幅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FD合并焦虑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抗焦虑治疗后能缓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SSR是一种无创,能评价FD合并焦虑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神经电生理检查。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症 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 自主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障碍(DD)和广泛性焦虑(GAD)患者非匹配负波(MMN)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69例DD组、41例GAD组和58名正常人(NC组)MMN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与此,GAD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DD一致。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一种补充手段,MMN和300联合应用可作为DD和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抑郁障碍 广泛性焦虑 非匹配负波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及伪刺激治疗组,共接受20次rTMS治疗。治疗开始及疗程结束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Anderson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真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52.38±14.48%,伪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1.84±3.34%,两组阴性症状改善状况差异明显(P〈0.01)。治疗前后,rTMS真刺激组PANSS总分和N分减分率也明显高于伪刺激组(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合并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阴性症状有效。

  • 标签: RTMS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后常见症状临床特征及在癫痫发作鉴别诊断中作用。方法:选择癫痫患者50例,非癫痫性发作患者30例,分析发作后症状及脑电图表现。结果:38例癫痫患者和4例非癫痫患者发作后头痛、疲劳、嗜睡;脑电图(EEG)第一次检查异常38例,第二次异常44例,非癫痫发作后EEG异常8例。结论:癫痫患者有发作后症状,对癫痫诊断有非常重要价值。

  • 标签: 癫痫 发作后症状 脑电图
  • 简介:女性,15岁.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9月余入院.9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声音嘶哑轻微饮水呛咳,饮水多口后呛咳加重,咯痰费力不净.无明显晨轻暮重现象,吞咽无困难,咀嚼也无疲劳现象.逐渐加重,但2月后不再进展.查体见双侧闭目力弱,双侧软腭上抬稍差,咽反射迟钝.

  • 标签: 双侧 声音嘶哑 喉麻痹 咽喉 饮水呛咳 重症肌无力
  • 简介:目的:探讨头痛、头痛型癫痫与脑电图(EEG)相关性。方法:对22例发作性头痛患儿,在头痛间期进行了常规EEG及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并对其临床与EEG改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痫发作或癫痫家族史,若EEG有典型癫痫样放电、抗癫痫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诊断为头痛型癫痫;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痫发作或癫痫家族史,尽管EEG有典型癫痫样放电,但一般药物治疗有效,应诊断为偏头痛或血管性头痛更为合适。结论:EEG检查可为头痛与头痛型癫痫筛选、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头痛 头痛型癫痫 脑电图
  • 简介:患者女性,47岁,94年3月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一年”为主诉入院。体检:体温36℃,血压13.3/8.0Kpd,曾查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临床诊断:功血。即日活动后感心悸,气短,心脏听诊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心电图可见提早出现宽大畸形QPS—T波群,每一早搏后T波前可见一逆行P波,与窦性心博交替出现。

  • 标签: 室房传导 室性早搏 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 例分析 心电图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南充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肿瘤相关性抑郁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47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自行设计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抑郁情绪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并进行卫生统计学分析。结果:收回有效调查表434份,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为47.0%。其中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分别为52.9%、30.0%、16.6%。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慢性疼痛、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化疗方案种类、治疗相关副作用、文化程度、收入满意度、费用支付方式、知情情况相关(P〈0.05),但是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与肿瘤患病部位、家族史、居住地无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相关性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提高警惕,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及早防治。在治疗、护理躯体疾病同时应给予积极心理支持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相关性抑郁 抑郁自评量表 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例1,男,13岁。发作性眩晕1年,每次发作先嗅到一种怪味,开始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历时1—2分钟。间歇期正常。发作间隔1周1次,有时1日3—4次。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两颞中高幅尖波,棘波散在。每日服卡马西平300毫克,发作性眩晕消尖,脑电图恢夏正常。例2,女,15岁。93年9月一天突发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站立不稳而跌倒,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发作性眩晕 临床脑电图 卡马西平 嗅觉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强迫患者Quisi特征。方法:应用德国Quisi仪,对40例强迫(OCD)Quisi进行全夜监测,并与35名正常人对照(NC)。结果:与NC组比较,OCD组Quisi为REM睡眠潜伏期前移,REM活动度,REN强度,REM密度和第1阶段睡眠均增加及睡眠潜伏期延迟和睡眠效率降低。结论:Quisi中REM变化可能是强迫患者脑电生理学特点。

  • 标签: QUISI 快速眼运动 强迫症
  • 简介: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以反复言语不清为主要症状MS少见,易与脑内血管性疾病相混淆,导致漏诊。为提高MS诊断率,现将我院1例以反复言语不清为主要症状MS报告如下。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临床症状 言语不清 反复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本文研究了磺胺嘧啶锌抗绿脓杆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该药对绿脓杆菌MIC为50mg/L,对小白鼠绿脓杆菌感染保护作用ED50为818.5mg/kg。对大鼠皮肤烫伤后绿脓杆菌感染有明显作用,降低了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磺胺嘧啶锌 最低抑菌浓度 半数有效量 抗菌作用 绿脓杆菌
  • 简介:目的:观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伴有高血压与不高血压者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对我院1989年至2006年155例诊断扩张性心肌病住院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后血压高于140/90mm者占30%。(2)高血压扩张性心肌病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重量(LVMW)等各指标高于无高血压组。(3)治疗后伴有高血压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结论:(1)利用血压水平作为排除高血压所引起心脏损害标准有一定局限性。(2)少部分高血压扩张性心肌病可能由于高血压病史不详而属于高血压引起心脏损害范畴。

  • 标签: 扩张性心肌病 高血压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婴儿痉挛诊断和判断病情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确诊为婴儿痉挛临床资料和脑电图,头颅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26例(100%),16例符合典型高峰失律,3例符合变异型高峰失律,7例为异常脑电图表现。16例脑CT异常,4例头颅MRI异常,6例隐源性IS脑CT和MRI检查均正常。结论:脑电图可作为婴儿痉挛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预后重要依据。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脑电图 高峰失律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痉挛脑电图(EEG)及临床发作特点,以及对临床诊断指导价值。方法:对53例婴儿痉挛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测观察。结果:EEG典型高度失律77%,不典型高度失律23%,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高波幅、不同步棘波、多棘尖—慢综合波群不规则混合间断或持续爆发—抑制反复出现,3~6周/秒无规律发放。结论:临床以短暂急剧强烈多发性肌强直性收缩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智能缺损和脑电图高度失律为特征,可以肯定脑电图是诊断婴儿痉挛唯一可靠检测依据。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脑电图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了解神经患者脑电图改变。方法:对78例神经患者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78例神经患者脑电图轻度异常18例,中度异常4例。结论:各型神经以及男、女性患者脑电图表现无显著差异,脑电图改变说明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同时存在兴奋与抑制失调。

  • 标签: 神经症 脑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洋地黄中毒在临床工作中仍可遇见,其心脏毒性作用包括冲动形成和或传导异常所致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但引起心房纤颤少见。我们最近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7岁,入院前10小时服地弋辛100片。确诊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3年,近8年反复出现心功能不全,既往为持续窦性心律,无任何心律失常记录,此次服用大量地戈辛后反复晕厥5次。入院后地戈辛放免浓度为6μg/ml,心电图示房颤心律,高Ⅱ°房室房室传导阻滞,血电解质、肾功正常。据此诊断:洋地黄中毒。入院后安置心

  • 标签: 洋地黄中毒 心房纤颤 Ⅱ°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地戈辛 二尖瓣狭窄